中西文化的本体论比较与国学知识体系模型建构(上)

编者按:《中西文化的本体论比较与国学知识体系模型建构》一文首发于学术集刊《自然国学评论》第三号(2019年,275-291页),是贾旭东教授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比较,基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哲学框架,首次提出“中华学术范式”,撕掉了国学诸多领域长期以来被错误贴上的唯心主义标签,构建了与“中华学术范式”相适应的国学知识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了人类知识体系“中体西用”模型,实现了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国学”和以“科学”为代表的西方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特分三期连载,以飨读者。

摘要: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本体论比较,可发现“国学”与“西学”的最大差异在于本体论不同,从而引出了完全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基于此框架,本文提出了“中华学术范式”的概念及基本框架并与以科学为代表的“西学”范式进行了比较。进而构建了由三维球体全息模型和二维平面圆模型共同构成的国学知识结构体系模型,阐释了国学中不同学科间的异同、相互关系及学习国学的正确路径。同时,本文认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学”与“西学”共同的目标,基于此认识及国学“体用”思想框架,构建了一个整合“国学”与“西学”的人类知识体系“中体西用”模型。

关键词:中西文化 本体论 范式 国学 知识体系 国学知识体系模型

▲学术集刊《自然国学评论》第三号

▲学术集刊《自然国学评论》第三号

▲学术集刊《自然国学评论》第三号

▲《自然国学评论》刊登贾旭东教授论文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一里程碑式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式成为国家意志,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进一步推动了近年来从民间自发兴起的“国学热”。

但迄今为止,政界、学界与社会各界对如何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并未达成一致共识,其根本原因是,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巨大分歧,这从学术界围绕“国学”这一概念的争论就可见一斑(㊟:围绕“国学”这一概念颇多争论,暂不就此做深入探讨,本文对“国学”的定义为:中国的“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分歧和争论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明确认识到“国学”与“西学”(㊟:与本文的“国学”概念相对应,这里的“西学”泛指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本体论差异及由此带来的认识论、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差异,以致长期采用“西学”的范式进行“国学”研究,由此产生诸多误解。因此,本文尝试从本体论出发,对“国学”与“西学”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

一、“国学”与“西学”的不同范式

1.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哲学框架

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科学。当然,科学是当今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知识和方法体系。但科学研究方法(Method)有很多,不同学科方法不同,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那么我们采用哪种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又是什么决定的呢?从哲学上来讲,指导人类如何运用特定的科学方法去认识世界的理论是“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是一个方法体系,不同的方法论包含着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当我们采用某种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认识世界时,指导我们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是该方法背后的方法论。那么,又是谁来指导方法论呢?或者,方法论很多,我们该用哪一种来进行研究呢?决定方法论的是“认识论(Epistemology)”,而比认识论更高、进而指导认识论的,就是人类哲学最根本、最本源的理论:“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论要回答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人类开始探索宇宙真相之前必须做出的一个基本假设:宇宙的本源是怎样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否可分?基于特定的本体论,衍生出了与其相应的认识论,认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类是否能够认识世界?应该如何去认识世界?继而,在认识论基础上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即:我们怎样用一个方法体系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最后,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派生出具体的研究方法,人类开始运用这些研究方法,踏上认识宇宙真相的漫漫长途。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关系如图1所示:

▲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研究方法及其关系

不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共同的追求都是认识宇宙真相,也都要通过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才能到达方法层面,衍生出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开始对宇宙真相的研究和探索。而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遗憾和悲剧是,中国近代以来从西方引进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工具和技术,却忽视了追本溯源地探求这些科学方法与技术背后的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并与自身的学术即“国学”相比较,找到二者之间的异同,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国学”最大的误解便由此而生!

2.“国学”与“西学”的本体论差异

基于不同的本体论,人类生发出不同的文明,“国学”与“西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大体系。二者根本的差异来自其本体论的不同,继而因本体论的不同而使得其认识论、方法论乃至研究方法都完全不同,形成了迥异的学术和思想体系。

“国学”的本体论是“心物一元”,即认为“心”(精神)与“物”(物质)二者是合一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立转化的,表达这一思想最形象的图形就是太极图。在太极图中,阴(代表精神)和阳(代表物质)混合在一起,成为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还能够相互转化。

“西学”的本体论是“心物二元”,就是假定宇宙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部分构成,“心”(精神)和“物”(物质)是分割的、对立的,表达这一思想最形象的图形就是十字架,在十字架的图形中,上、下、左、右分得很清楚,代表着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不能融合与转化。

▲ 中西方文化本体论差异:太极图与十字架的比较

以前我们经常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学说是唯心论,比如道家、佛家、阳明心学等,这些批判是没有认识到中西文化的本体论差异而产生的历史性误读,亟需纠正。唯心论、唯物论这两个概念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要首先将世界分成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才能讨论物质和精神哪个第一位哪个第二位。所以在划分唯物和唯心、提出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其本体论已经进入了心物二元的体系——只有先把世界分成物质和精神,才存在哪个决定哪个、哪个第一哪个第二的问题。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精神和物质根本就不可分、不能分、是一不是二。王阳明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所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都是对心物一元本体论的准确表达。道家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不二法门”,认为“万法唯识”,而这个“识”是精神和物质合一而非分离的状态。

所以,道家、佛家、阳明心学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它们根本没法用“唯物论”“唯心论”这样的二元论概念来定义!“国学”里所谓的“心”和“物”与西方文化里的“物质”和“精神”根本是两个不同知识体系里的不同概念,其内涵完全不同,既不能简单套用,更无法简单比较。但近代以来,中国全盘接受了西方基于二元论的整个“西学”学术体系,然后用这个体系来研究和评判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误读。

3.“国学”与“西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差异

“国学”与“西学”的本体论迥异,决定了其认识论的不同。“国学”的认识论是“整体论(holism)、系统论(system theory)”;“西学”的认识论是“化约论、还原论(reductionism)”。所谓“整体论、系统论”,就是儒家和道家都在讲的“天人合一”,这是心物一元的本体论决定的。既然心和物不可分,精神和物质不可分,那么我们就只能去整体地认识它。而西学的“化约论、还原论”是:既然已经在本体论那里把物质和精神分开了,那么就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继续进行细分,细分到我们可以认识的水平后,逐一来进行研究,最后再把它整合到一起来认知完整的世界。所以,“西学”的认识论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解构还原,就是类似盲人摸象一样,先分工研究大象的不同部位,最后再把大家的认识综合到一起来认识完整的大象,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国学是完全不同的。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认识论不同,方法论自然也不同。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的方法论可以总结为“反求诸己”,而西学的方法论可以总结为“逻辑外求”。国学为什么要反求诸己?因为心和物不可分,即我们内部的世界和外部的世界不可分,那我们只要回头研究自己内心的世界,就一样可以认识外部的世界。所以中国人研究宇宙的真相是从研究自身开始的,是内求的。但“西学”不同,因为在本体论那里就已经心物二分了,所以只能向外求,分别研究不同领域的规律——研究物质世界的科学家专门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即物理学;研究精神世界的科学家专门研究精神运动的规律,即心理学。以科学为代表的“西学”还特别强调建构一套基于某一逻辑起点的理论体系,去认识和描述所谓的“客观真理”(在心物一元的哲学体系中是不存在所谓“客观真理”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主客观的对立和差别,主客观是合一的)。

方法论决定研究方法,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都不同,“国学”与“西学”的研究方法当然差异很大。“西学”的方法论,是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而向外研究,所以发明了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通过运用外界的工具来研究世界,甚至连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即心理学的研究也都大量运用物质的仪器和设备,本文将其总结为“物化实证”四个字,即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或者说采用物质化的手段、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世界。但在中国文化中,“心物一元”的本体论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天人合一的返观内照来认识这个精神与物质不可分的、一元的世界,其研究方法就是:“禅定直观”,即通过禅定的方法(㊟:这里的“禅定”泛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武、医各家所修炼的各种指向内在探索的心性功夫,非狭义的、佛家所谓的禅定。),把人自己的身心当作研究工具,向着人自身的内在世界去探索,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完整的世界。

4.“国学”与“西学”的范式比较

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他对范式的定义是:一个科学家集团所普遍接受的共同信念,一种得到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它包括科学概念、规律、形而上学理论、解题模型、范例、应用及工具等等在内。本文引入范式的概念,将其内涵拓展为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在内的、某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与一系列基本假设的总和。

贾利军等基于国学中易文化的视角,创造性地提出了“东方科研范式”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方法论等进行了深入讨论(贾利军、徐韵,2012)。笔者高度认同其观点,但认为“东方科研范式”的提法应稍作修正。首先,“东方”没有准确地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空间范围,印度、日本亦可称“东方”;其次,“科研”一词源自西方科学话语体系,虽然容易让习惯了这一话语体系的读者理解,却无法体现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研究世界的方式与源自西方的科学不同。基于此,也基于本文认为“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术知识体系这一认识,本文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由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构成的这一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和有别于西方科学范式的学术系统称为“中华学术范式”,简称“国学范式”(㊟:本文采用了源于西方哲学体系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方法”这一框架,是为了便于将国学放到一个与西学同等的哲学框架中进行比较,类似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固定一个变量而进行另一变量比较的做法,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基本哲学框架应为“体”、“相”、“用”,因其与西方哲学框架完全不同,难以用其对国学和西学进行直观的比较,故本文暂未采用此框架,特此说明)。

基于此定义,综合上文分析,我们对国学与西学进行范式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每个层面上都完全不同。

国学范式

西学范式

本体论

心物一元

心物二元

认识论

天人合一

解构还原

方法论

反求诸己

逻辑外求

研究方法

禅定直观

物化实证

▲ “国学”与“西学”的范式比较

因此,“国学”与“西学”是人类在探索宇宙真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完全不同的学术和知识体系,虽终极目标相同,最终也必将殊途同归,但研究假设、路径和方法,即研究范式完全不同,我们不能用其中一个体系的概念和理论来简单评论另一个体系。

(后文待续)

(0)

相关推荐

  • 会议纪要 | 研究方法背后的认识论范式

    2020年5月24日9时,"研究方法背后:认识论范式的碰撞与交汇"专题讨论会如期举行,这也是比较历史分析系列线上活动的第二期.本期的两位主讲人分别是浙江大学文科"百人计划 ...

  • 专业哲学需要通过本体论创新自证清白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认为,正因为人类的集体逻辑天花板未破,所以在一致性无法终极自圆其说状态之下,人类文明在进步中同时衍生了种类繁多的专业壁垒待解,因此透过一切文明局限与人的自圆其说水平相关联的直接性,我 ...

  • 闭合哲学开放性的机缘(连载之二十三)

    从主客观一致性的角度,如今的人类文明,因为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所能享受的与物质文明配套的物理自由已经远超精神文明所能提供的思想自由,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已然发展到即将走向终极主观成熟的变局的关键临界时刻, ...

  • 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之间的整体一致性

    最近对自下而上地建构终极自圆其说理论体系有些厌倦了,耗费心血不说,心中的想法总是不能通过文字得到全然清晰表达,加之相关内容在现实生活和自媒体上的反馈总不尽如人意,不免心灰意冷. 可转念又想,既然整个人 ...

  •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

    石头兄弟希望我们可以从复杂性的视角看一下微服务,但迟迟未能动笔.因为本着"澄清概念,判定标准,构建系统"的一般原则,虽然微服务已经有了很多的文字描述,那么复杂性到底是什么呢?只是编 ...

  • 诱变终极哲学所必须的一致性认知标准体系

    正因为在客观视角下,人和任何生物的生存状态都有与意识相关的知行合一性,但西方哲学却从不特别关注这一点,所以在逻辑认知架构上,西方哲学因为比中国传统理认知架构更缺少明确的一致性认知基准,所以即便有宗教信 ...

  • 没人真懂本体论的后果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正常切入哲学的常识化普及工作,经过新视角下对哲学的反复梳理,上一讲,我概括地介绍了自己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只做了一件事儿,也即,我只证明了旧哲学盲目追求真理是错误的,是世 ...

  • 书法学科视阈下的书法批评史的叙述与研究

    [摘 要]书法学的身份危机.学科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学科间难以对话的尴尬处境产生了"陈振濂之问".书法学研究无法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原因主要在于:统一学科范式的缺乏.过于强调接受&quo ...

  • 终极哲学将为科学打开终极创新空间

    最近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比关系上找到了驾轻就熟的感觉,细想之下,相对于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可能的终极性突破,旧哲学的可知论之所以一直束手无策于与不可知论的终极对抗,原因都出在没有一个可知论思想体系能够代 ...

  • 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自上而下的理论视角下,我已经常识化地向大家介绍了人类在旧哲学领域不能终极自圆其说的原因,希望您已经常识化地认识到,正是因为旧哲学界对逻辑这样重要的哲学基础概念,竟然集体无知到骑驴找驴的灯下黑的程 ...

  • 哲学常识化转向的终极性内因(连载之二)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之所以敢自诩终极,就是因为经过系统分析和论证,我发现,建构终极本体论,既是建构终极认识论的逻辑前提,又是建构终极方法论的前提,只有建构起终极本体论,人类的认识论才算完满,而这种完满 ...

  • 关于终极自圆其说——一个终极方法论命题

    随着<通过哲学的常识化转向诱变终极哲学>的收尾,我自主建构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已经完成了预期的终极自圆其说目标. 这里所谓的终极自圆其说,是一个与终极哲学相关的终极方法论命题,是指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