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的“瓷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误区,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赤峰地区是一个不能制瓷的地方。其实,恰恰相反,赤峰不但能够生产瓷器,还曾经是北方的“瓷都”……
草原瓷都
多少年以前的那个夏天,有一个小男孩儿光着小脚丫,匆匆忙忙地淌趟过故乡村后的小河,朝着学校跑去。他只是想第一个赶到学校,可小河底却满是硌脚的碎瓷片,黑花,、微黄,、扎脚,、烦人!彼时彼刻,这个小男孩儿哪里知道,那些扎脚的烦人瓷片竟然是一种早已逝去的文明。或许,当时,大人们也都还不知道吧!
如今,这个小男孩儿已经成长为本地区的知名学者,叫宋英达,致力于赤峰市的文化建设与普及工作。他告诉记者,他就出生在“缸瓦窑”遗址附近的那个小村子,很近。
在赤峰市中心城区西南约60多公里处,有一个叫“缸瓦窑”的小小村落。在那个小小村落的北面,是一处狭长的山谷地带,东西走向,林木茂密,季节性河流乌台图河蜿蜒穿过。那里原本是一处十分普通的北方乡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直到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然治区人民政府也于2001年6月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缸瓦窑”的名气才越来越大,至少在古陶瓷研究界是这样的。因为,在这块不算高大的石碑上赫然铭刻了如下内容:
缸瓦窑遗址位于松山区城子乡瓦房村缸瓦窑自然村,是辽、金、元三代在北方草原地区设立的重要制瓷遗址。遗址中分布着大量的马蹄形窑和一座龙窑,地下埋藏丰富,被誉为“草原瓷都”。总面积约69万平方米。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保护范围:东至瓦房村黄土坑自然村西,南至南山边缘(龙窑至龙窑南线),西至瓦房村水泉自然村东,北至山丘半坡。
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保护范围四至边线为基线,向东、南、西、北各外延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原来,如此偏僻的一隅,竟然曾经是一处延续了四个多世纪辉煌的古代制瓷基地,相当于现在的景德镇啊!有资料显示,缸瓦窑遗址的窑场主要分布在缸瓦窑自然村及周围地段,呈东西布局,临河冲刷出来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4米,最薄处也有1米左右。又据说,有人还在这个遗址内发现了比较原始的绳纹陶器,说明此处的陶瓷烧造史上限应当比辽代还要久远。至于那里的窑火到底是什么时候燃起的,只有等待以后的研究成果了。
在这里,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缸瓦窑遗址中还曾出土过带“官”字款的匣钵和“官”、“新官”款的窑柱。此外,在赤峰出土的一座辽应历九年(959年)的驸马墓中,有带“官”字的铭文白瓷盘碗,从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上看,应当是“缸瓦窑”的产品。
五京七都
我们都知道,千年以前的大辽契丹时代,曾设有“五京”!
当时,凡京畿之地必设有官、民两用的窑场,以特供皇宫和周边地区的用度。如是,便形成了著名的“五京七窑”,分别是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林东镇)的“上京窑”、“南山窑”和“白音戈勒窑”;中京大定府(治所在大明镇)的“缸瓦窑”;东京辽阳府(治所今辽阳市)的“冮官屯窑”;南京析津府(治所今北京市)的“北京龙泉务窑”;西京大同府(治所今大同市)的“大同青瓷窑”。
在这“五京七窑”当中,又以“缸瓦窑”的规模最大!
“缸瓦窑”遗址,也称“赤峰窑”遗址或“赤峰缸瓦窑”遗址,现已发现了20多座马蹄窑和1一座龙窑。根据查找到的资料,所谓的“马蹄窑”是用耐火砖砌成,由火膛、窑床、烟囱组成。每根烟囱有两个长方形的烟孔,窑门呈八字形,朝向东北,窑床为长方形,南北长1.74米,东西宽2.34米,各窑大小相若。“龙窑”则是外用石块、内用耐火砖砌成,南高北低,沿山坡顺势而下,烟囱在窑的南端,窑北开八字形窑门。窑具有线轴形、三爪形和三岔形三种支钉,不规则饼状和球状垫具,圆环形支圈和研磨工具。除此而外,还有瓷胎和粗渣胎二种,瓷胎窑具有碗形带孔、钵状和筒形三种匣钵;粗渣胎窑具有垫饼、垫球、窑柱和研磨工具等。
从发现的碎瓷片和少量的实物来看,“缸瓦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白瓷为主,粗白瓷尤多,还有三彩器、仿磁州窑的瓷器和大量的缸胎茶末釉、黑釉瓷器。其中,白瓷、单色、三彩釉陶和仿磁州窑瓷器及各色品种的小玩具等主要出自马蹄窑。龙窑则主要烧制黑釉和茶末釉等大型粗缸胎容器。白瓷以杯、碗、盘、瓶、罐、壶类居多,也有少量的玩具,还有粗、精之分,以粗白瓷为大宗。粗白瓷,胎多灰白或黄白色,胎质较粗涩坚硬,颗粒较大,常含黑或灰色的杂质,均施白色化妆土,多罩半釉,釉色有粉白、牙白、黄白、灰白等色,常有流釉现象,积釉厚处或泛青或泛黄,且有小开片,多素面无纹,仅少数刻划画粗犷豪放的花卉。盘、碗类圆器采用装匣内的叠法烧造,故其产品器内底和圈足常留有渣垫痕。精白瓷胎质细白坚硬,瓷化程度很高,釉面洁白光润,器形规整,制作精工,可与定窑白瓷媲美,可能采用一件一匣钵的方法烧造。盘、碗类圆器也有用垫环在匣钵内覆烧或挂烧的。装饰多采用雕、刻、划、印等技法饰以转轮菊、牡丹、朵莲莲瓣、飞凤等花纹。
据专家考证,辽瓷的分布很广,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都有发现。而且,尽管辽瓷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但其制作工艺与唐代和北宋中原地区基本相同,属同一系统,是一种传承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鲜卑的后裔,晋末始称契丹。南北朝以后,契丹人开始在西拉沐沦河一带游牧,与中原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大唐王朝时曾在其地设置松漠都督府,任契丹首领为都督,以利管理。到了大唐王朝的后期,契丹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尤其是到了唐末,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民族政权,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至此,契丹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由游牧转为定居生活,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手工业中,陶瓷制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纵观契丹人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大辽契丹的手工业各部门主要是由战争中俘获来的汉人和渤海人发展起来的。那么,契丹人为什么要不断地向中原地区发动掠夺战争呢?一个字,穷!
大辽契丹的国土虽然不小,但与中原相比,可谓是要资源没资源,要技术没技术,只能四处去抢夺。比如当他们看到定窑的人首鱼龙壶时,非常的眼红,得过去拿点儿,所以契丹人多次进犯北宋。北宋重要的北方窑口定窑,在定州这个地方,在宋跟辽的拉锯战中五易其手。辽人看到那里的雪白的白瓷,当然会垂涎三尺。于是,天显三年((公元928年)),辽兵又一次攻下定州,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足足有八个多月。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契丹人是不会闲下来的,会把这个地方的经济以及生产情况了解透彻。辽国还急需那里的人才,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把其中的一些人才带走了。后来,大辽契丹也生产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瓷器叫“辽白瓷”,非常白,与定窑白瓷非常像,不是专业人员,几乎不能区分。
基于此,契丹人在未立国以前,烧造的陶瓷器品系与工艺也大体与北方瓷系(白瓷、颜色釉瓷、三彩等)基本相同。但由于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以及材料的地域性,辽瓷显示了其器物造型的特异和工艺、装饰的独特性。
草原情调
隋唐至五代以来,在我国北方的陶瓷制造业,以邢(邢州)、磁(磁州)、定(定州)为主要代表的窑场已日趋发达。据《辽史》记载,从太祖到世宗这一时期,辽对定州进行过多次掠夺,而定窑窑场所在地在曲阳县,故契丹大辽时期的陶瓷工匠,大多来自磁窑镇和定州曲阳。因此,辽瓷的造型,也就分为中原式和契丹式了。其中,属于中原式的有:盘、碗、碟、杯、盆、瓶、壶、瓮、及各种玩具;属于契丹式的有:凤首壶、背带壶、鸡冠壶、马蹬镫壶、海棠盘、方碟等。此类造型都具有契丹民族传统的独特风格,主要有白釉、黄釉、绿釉、三彩釉。
在那些辽代独有的瓷器中,最典型的是鸡冠壶。这种壶上面有一块像鸡冠子,非常形象,有黑的、黄的、绿的。鸡冠壶由皮囊壶演化而来,模仿皮囊的样子。它的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冠壶完全模仿皮襄囊壶,皮革缝制的痕迹很逼真,甚至还会堆出皮绳、皮扣等纹饰。还有就是鸡腿瓶,也是辽国非常盛行的,一直延续到金、元时期。鸡腿瓶的造型细长,可以插在挂在马屁股上的兜子里面。瓶上一棱一棱的,是为了防滑。有的鸡腿瓶上面还写着“葡萄酒”,说明是装酒用的器皿。摩羯鱼,反映的是鱼化龙的瞬间,脑袋已经变成龙头,身子还是鱼尾巴。佛家认为它有护法的作用,能驱凶辟邪。摩羯鱼壶是辽代瓷器中极为特殊的一种,过去都说它价值连城。北京故宫有一件,被定为一级文物。
一般来说,日用器皿与宋代汉族地区的定窑、磁州窑类型没有区别,尤其是山西浑源地区的瓷窑,几乎全由汉人工匠操作,工艺传统和审美情趣也纯属磁州窑风格。而在东北地区的各瓷窑则生产了许多带有浓郁北方草原民族特点的器皿,如穿带壶、皮囊壶、筒式壶、鸡腿壶、海棠式长盘、长颈瓶、暖盘、三角形碟等。海棠式长盘、多边形暖盘、方碟则具有北方草原民族银器的特点。
辽代陶瓷还受唐三彩釉陶工艺的影响,生产大量精美的铅釉陶器。其中,三彩凤首壶是辽代特有的器型。它将生动形象的凤首与器型巧妙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盘口瓶单调呆板的造型,取得了变化优美的艺术效果,主要特征是花式杯口,旋纹长颈,溜肩收足,底足外撇,口下塑一睁目衔珠的凤首,有的以花式杯口做凤冠型,有的长颈做竹节式,也有饰几道旋纹。当然了,三彩器也是辽瓷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与华丽细腻的唐三彩、明净素雅的元明青花相比,它显得纯古朴浑厚。这种仿唐代和渤海三彩、工丽艺精致、意蕴独特的辽瓷,是辽中期严禁以金银器随葬后发展起来的。其黄、绿、赭三色的巧妙搭配,显得色彩绚丽,斑驳灿烂,有如五彩云锦一般迷人。尤其难能可贵贵的是,它将唐代用作丧葬用途的冥器改变了功能,主要用于现实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辽瓷之妙,妙在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