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太监
后宫之中,太监是个特殊的群体。太监必须仰皇帝的鼻息生存,而皇帝与太监又朝夕相处,有时比后妃亲近得多。太监专权对皇权统治是个威胁,在汉、唐和明朝三个朝代比较严重,而清朝则对防止太监专权这方面很有办法。
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
满清未入关之前,虽然在宫中及贝勒府中开始使用阉人,但并未正式建立太监制度。入关后,清室接手了前明遗留下来的太监,逐步确立太监制度。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在内务府下设立敬事房,并亲自题写了匾额。敬事房掌管内务府文书,管理宫内事物,收核外库钱粮并甄别调补宦官。敬事房设有总管、副总管,由宦官充任。雍正元年(1723),定总管为四品,副总管为六品。乾隆时期又特意重申,太监官职最高只能到四品,不得加至三品、二品乃至一品。将太监的最高品级限定在四品,就是为了防止太监擅权而加以防范。
清代以内务府统领敬事房,将太监置于内务府大臣管理之下,“将前明宦寺擅权,征求外省之弊,革除净尽,实为千古善政。”(《曾文正公奏稿》卷三十四)内务府大臣平日对太监管理甚严,要求他们牢记身份,如吃酒赌博、当差懒惰、口出怨言、混乱行走、言语高声等行为在太监来说也都是禁止的。乾隆时还严禁太监与外廷官员、王公大臣的来往。
在年龄上,清代太监入宫一般都在16岁以下。年纪轻,没有沾染太多恶习,而且还比较容易控制。在地域上,以直隶人为主,尤以河间府居多。之所以多选择直隶一带的人,主要是考虑入宫之后能很快适应北京口音,使唤起来比较方便。对太监的招募,清廷控制也比较严格。清代早期,所有想当太监的都必须到礼部报名登记,然后由内务府大臣审核。到了乾隆朝后期,才逐步简化了相应程序,改为只有内务府一个部门负责招募了。
太监入宫之前,内务府大臣要查明该太监的年龄和籍贯。内务府通常都会行文给太监籍贯所在地,查询其家庭出身、品行,再由地方官出具担保。对于地方管来说,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太监表现好还好说,一旦出了事,还要承担责任,故而地方官对此差事基本都不愿意太过参与。
影视剧中的太监
清初太监并无定额。顺治朝时,太监不过千人。雍正朝时,将各处太监名额审定为2400人,每月发给钱粮自二两至八两不等。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下旨将太监人数限制在3300人,此后清室太监再未超过此数。嘉庆年间定下王公府中可使用太监的数量:亲王准用七品首领一名,太监四十名;郡王准用八品首领一名,太监三十名;贝勒准用二十名;贝子准用十名;入八分公准用八名;一品以上文武大臣准用四名;公主额驸准用十名,民公(非宗室封公爵者)准用六名;不入八分公及二品以下民爵侯以下,都不准私用太监。
入宫充当太监以供驱使,生活单调清苦,并无多少快乐可言。太监年老之后,基本上都会被驱逐出宫,有些积蓄的还可租屋度日,贫苦者则大多栖身于寺庙之中。毕竟太监不男不女,家族、社会都很能接受,出宫后的太监大都只能苟且偷安,孤寂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