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 -- 经典的活血化瘀方
原文: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桂枝茯苓丸,其癥不去,则血必不守,血不守,则胎终不安,故曰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下癥之力颇轻且缓,盖恐峻厉之药,将并伤其胎气也。”尤在泾认为桂枝茯苓丸的核心便是轻缓去癥,尤适用于怀娠妇人。
名词解释:
癥(zhēng),通症,思是腹中结硬块的病症。指腹内结块,坚硬不能移动者。
《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癥者, 由寒温失节, 致府藏之气虚弱, 而食饮不消, 聚结在内渐生长块段, 盘牢不移动者, 是癥也, 言其形状, 可徵验也。若积引岁月, 人即柴瘦, 腹转大, 遂致死。”
瘕(jia)
《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
《金匮要略》则对积聚进行了发挥并提出癥瘕。积聚与癥瘕相当于现代西方医学提出的发生在五脏六腑的恶性肿瘤。一般讲症与积同,瘕与聚同。
癥瘕即气血之凝淤也。血积为癥 特点固定不移;气积为瘕 特点推之而动,按之而走。
《金匮要略》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五脏主藏精血,脏病则精血凝涩;六腑主传化物,腑病则气机不行。因此,积证侧重在血分,聚证侧重在气分。然血凝则气必滞,气滞则血亦凝,气滞和血凝互相影响。
方证:
妇人癥病,舌黯,有瘀斑,舌下静脉怒张,嘴唇暗紫暗红甚至黑、肌肤甲错,皮肤红血丝,复诊按压有力、痛;
1、面部特证:
“桂枝茯苓丸人”的脸色一般是发红或者是暗红,当然也有发青的,鼻子或者红或者是暗红的,或者是鼻翼上的毛细血管扩张;
2、舌诊:
舌头紫暗、有瘀斑、舌头翘起来,舌底静脉往往是显见的,有的甚至是怒张的,
3、双腿:
下肢皮肤非常粗糙干燥,秋、冬天是最明显。
4、腹部:
腹部有炎症的,或者盆腔瘀血的,或者有慢性阑尾炎的,或者附件炎的,按下腹部的时候,往往有压痛,特别是左少腹。就是没有压痛,少腹部也是充实有力的,绝不会像有些人肚子那样软软的。
5、精神心理症状
脾气急,容易失眠,容易头痛,容易烦燥,这个就是张仲景所讲的“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瘀血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精神症状,那就是“如狂”,还有就是“善忘”。“桂枝茯苓丸人”容易记忆力下降,容易思维迟钝,容易语言艰涩,讲着讲着就不流畅了。
适用证:
子宫肌瘤、脸部痤疮
男人前列腺肥大、痔疮、肛裂, 包括一些腰部的疾病,如腰痛、椎间盘突出等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治疗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等;合大柴胡汤也能用于支气管哮喘,还能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等
等符合桂枝茯苓丸方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