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丨我们的这片心,要有所寄托
昨天
《平生一片心》,是我给果果一年级暑假所选的诗歌读本。
寒假我也选了一本,叫《青青河边草》。
《平生一片心》取自诗集中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青青河边草》这个名称提示我们留意身边的景,《平生一片心》则提示我们要有自己的心。
有人说,人活一口气;
其实人活着,还有一片心。
佛家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可能还没修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有所住而生其心还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这片心,要有所寄托。
人的心为什么非得有所寄托呢?
没有寄托就不行么?
还真不行。
你看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抑郁了,动不动就想自杀,走极端。
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心无寄托,他的心没有跟这个世界链接起来,他就是他,孤家寡人一个,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匹夫”。
何谓“匹夫”,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跟外界没有链接。
人是群居动物,要依靠群体,并对群体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还要跟大自然链接,实现“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人合一”。
一旦成为匹夫,就被孤立起来了,只知道妄自尊大,却没有价值可言。
而且,孤立就会无援,一旦失去收入来源,就会一步步陷入深渊。
这样一来,不抑郁才怪,不极端才怪!
那么,如何才能让心有寄托呢?
这就是如何建立自己跟外界的链接的问题。
古人用诗歌给我们做了生动的示范:
【建立与他人的链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是《诗经·秦风·蒹葭》。
我更建议孩子们在情窦未开的时候读这首诗,这样就不会把它的意思理解得太窄,觉得这就是一首情诗。
我就是在很小的时候读这首诗的,当时就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一个人,离我很远,但值得我去爱慕,去想念,去追随,这种感觉很好。
以至于以后在遇到很多良师益友的时候,我心里都会升起这种感觉。
我甚至觉得,这首诗就是写给一位好老师的。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
颜渊对待孔夫子的这种心情,不就是这样的吗?
正是以这样的心情对待我的每一位老师,所以,我从小学一直到现在年过不惑,都一直遇到非常好的老师,对我教益良多。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这是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走了,我去送他,临别之际,忽然想到得送点什么,于是就把身上佩戴的千金之宝剑解下来,送给他。
不为别的,就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
宝剑虽贵,情义更贵,自己的这片心更贵。
如果吝惜财物,觉得可送可不送,就不送了,那你跟他人的链接就没有那么快捷和通畅。
这也是一片心,一片赤诚之心。
总之,有这片心,跟他人就能很好地链接。
【建立跟家族的链接】
古人很注重家族的荣誉和利益。
家族,不仅包括在世的人,还包括已经逝去的祖先,和还未出生的后代。
所以,读书做官可以“光宗耀祖”,积德行善可以“福荫子孙”。
这些观念现在多受人嘲笑,其实,这又有何不可呢?
仔细想想,还真没什么害处,而且符合人性的需求,也能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成为努力奋斗、奉公守法的动力。
我们每年都要回乡过年、祭祖,拜访家族前辈,其实都是在加强与家族的连接。
家族,是我们的精神后盾。
只是,当今,这种家族观念正在变得淡薄。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唱道: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
大致意思就是,你就像山中最美的风景,最好的树木,你是家族的依靠,家族的荣光,我们都希望你长命百岁。
这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
试着代入一下,你会发现,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
【建立跟历史和古人的链接】
比家族更大是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根基。
所以,出去旅游,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喜欢寻访一些名胜古迹,而不仅仅是找景点去看风景。
因为有了古迹,也就是古人留下的事迹,这个地方就会出名,成为名胜。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是骆宾王的《易水送别》。
一说到易水,我们就会想起荆轲刺秦王,临行之际,高渐离于易水送别,击筑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骆宾王到了易水之上,想起这段历史,于是有了这首诗。
如果没有这段历史,面前也不过是一条河而已,就没有这些意趣了。
还有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谢将军是东晋的谢尚,他镇守牛渚。
也是在这样一个月明天青的秋夜,谢尚泛舟江上,忽听有人吟诵诗文,就邀其相见,并重用了此人。
如今,李白也在此吟咏,但已经没有谢将军能听见了,他明天只能继续往前赶路。
微茫的希望和沉重的失落交织在一起。
但再微茫的希望也是希望,像黑夜的星光,不允许扼杀。
就像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的雨巷,他希望遇到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遇到没有呢?
没有。
但这种微茫的希望,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诗意。
如果没有跟古人的这些链接,相信李白只是一路埋头赶路而已。
【让心灵更容易被触动】
此外,还有跟大自然的链接,所以古人喜欢寄情山水,容易见景生情。
这些诗歌比比皆是,无需多举。
总之,这样就把自己跟外界的事物链接起来了。
只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你就更容易跟外界一切东西产生链接,因为它们都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弦。
这里选了两首因被笛声触动的诗。
一首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另一首是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此外,依依的杨柳也经常是触动人心的意象。
不仅仅是被触动,人跟杨柳还能互动,甚至会抱怨杨柳,这里选了两首。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韦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不要受制于任何链接】
在有了这些链接的前提下,又不能受制于这些链接,还要学会摆脱,这就叫旷达,叫超然。
说到超然旷达,那就非苏东坡莫属了。
我选了他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还有黄庭坚的《绣带子·张宽夫园赏梅》,也有超然之趣。
此外,心灵宜柔软,但也要有刚硬的时候。
所以我选了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终不还。”
还有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自号摩诘,佛教徒,按说是有慧根的人,为什么会写打猎的诗呢?
其实这里写的是将军猎渭城的英姿,动物保护主义者可以绕行,免得带偏节奏。
当然也有几点需要说明:
一,有人说,你总是说古人多么好,古人真的那么好吗?
其实未必。
古人之中何尝不是败类诸多?
只是,诗文事迹能至今传为佳话的,也是古人中的佼佼者了。
他们值得我们用来作为谈资,用于反思当今,反思自己。
只不过,国外我们可以去,但是去了之后发现也还是有各种问题和不足;
妙就妙在,古代我们是回不去的,以古为参照,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二,上面的这些道理,我们是不一定会直接跟孩子讲的。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有些东西,一讲破,就索然寡味,甚至面目可憎了。
我只是说说我选诗的目的和依据,剩下的,要靠孩子在诗歌里接受熏陶,自己体会。
何况,我讲的也并非这些诗歌意义的全部,相信孩子独特的视角,会从中领悟出更多的东西。
三,我是一个中医,应该潜心治病,但在治病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的病,都源于心理。
他们的心灵过于单调,过于枯燥,以至于无法面对逆境,无法排遣情绪,终日多忧愁思虑而少宁静喜悦,多大喜大悲而无清欢。
这样,就会神魂不宁,气血哪能顺畅周流,各种疾病由此而生。
何以调神?
有香,有诗。
这就是我坚持不懈地做各种药香的原因,也是我坚持每年寒暑假给孩子选编诗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