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本章是全书的最后一章,苏东坡也走向永生。
两个层次:归途、浩然之气。
1100年,宋哲宗驾崩,因为没有子嗣,他的弟弟宋徽宗上台。国事糜烂暴政依旧。司马光欧阳修等有个性有才华有正义之气的人不会短时间内培养出来,一个辉煌的时代过去了。元祐年间辉煌的人物依旧流放老病甚至被杀。即便是有谁能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不可能扭转腐化的政治生活。
不过,又一个太后摄政给苏轼带来好运气。神宗太后就像她的婆婆仁宗太后一样,有基本的善恶辨别能力,她一直庇护元祐大臣,所以那年大赦天下让元祐大臣全部获救。
苏轼收到特赦令开始踏上归途。他本来想和弟弟住在一起,尽享天伦,但是太后驾崩让他感觉到朝中政治气息的不详,于是远离京城,打算还是归隐常州太湖他的农庄。这个决定其实一直在摇摆,直到他病重不起才最终定下。
归途一路走来,到处有人招待他,欢迎他,到处有人请他题字写诗看病。他渡过长江去镇江,大诗人从海外归来的消息传开,几千人站在河岸,一睹大文豪的风采。当然,如果苏轼没有生病,大家认为他一定会重回中枢,也许成为下一任宰相。
这期间有一件事,因为苏轼从热带返回来反而得了热毒病,就不得不推掉很多访客。有很多人想见他而不得。其中就有章惇的儿子章援,他曾经被担任主考官时候的苏轼录取为第一名,也算苏轼的门生。他知道父亲对苏轼兄弟的迫害,于是写了一封长信试探苏轼的态度。他以为复仇在所难免。但是他大错特错,看看苏轼的回信:
我和丞相交往四十多年,虽然中间有些磕绊,但交情没有增减。听说他以年老之躯被贬海边,我很理解。往事说它又有何益?只需要看未来。……
这就是苏轼,面对曾经要置于死地的恶意满满,回报的开阔宽容的豁达人道!
回程后一年多,苏轼恢复的希望破灭,冷静坦然地面对死亡,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吩咐后事。老友杭州的惟琳方丈一直陪伴左右,建议他念佛,他笑笑说:
鸠摩罗什难逃一死。
最后的时刻方丈在耳边对他说:
你试一试想想来生吧!
他笑笑说:
试就不对了!
这就是苏轼的哲学,一切顺其自然,不知善而善。苏轼的浩然之气终于用尽,他却留给我们万古不朽的宝藏。
请享受属于你的读书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