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长江三角洲

江轮顺流而下,出三峡以前,一路上总少不了连绵的山岭。从宜昌到镇江,绝大部分的行程中,两岸青山仍是时近时远,若即若离。过了镇江,除了一些残存的低丘外,大江南北尽是一望无边的原野。这就是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了。


“浊泥所湮”

长江三角洲西以镇江为顶点,北以通扬运河为界,南到杭州湾,东面直达海边。范围包括江苏、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整个上海市。

“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九百多年前,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这样科学地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一样,也是千千万万年以来“浊泥所湮”形成的冲积平原。根据近年来的钻探资料研究,覆盖在古老岩石基底上的冲积层厚度,苏北江都一带为一百五十米,上海附近则达到三百米。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今天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

地质史上最近的一次冰期(距今约十二万到一万年)时,全世界的海平面比现在低一百二、三十米,当时的长江口远在今岸外二百多公里,三角洲的前沿伸到现在的东海外缘,和台湾省东北的日本宫古列岛遥遥相对。这次冰期结束后,世界洋面回升,海水吞没了大片陆地。大约在六千年前,长江口内缩到今镇江和扬州之间,汹涌的波涛还可直扑现在的扬州城南和今三角洲西侧的山麓,以东则成了一片浅海,只有一些山丘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可是,由于长江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在江流和海浪的作用下,便在江口外堆成了南北两条沙嘴。其中南岸的沙嘴伸展较快,最后和杭州湾北岸的沙嘴合拢。于是,原为海湾的今太湖及其周围地区就和大海隔开,成了泻湖①。到了三、四千年前,这一泻湖的大部分已淤成为陆地,只留下湖底较深的部分,演化成太湖等大小淡水湖泊。

在古泻湖葑淤成陆的过程同时和以后,长江的冲积作用始终不停地进行着。那么长江三角洲的推进速度有多快?这可从冈身和海塘的位置来推算,但又因时因地而异。

什么叫冈身?我们知道,海浪的作用,促使近海的泥沙和介壳动物的残骸堆积在沙嘴外侧的高潮线附近,形成了岸堤。由于它高出附近地面,后人就称它为冈身。因此,冈身的位置,代表了古海岸线的位置。在上海地区,共有三到五条冈身,最西面的一条最迟形成在五千年前,最东面的一条在四世纪时,附近不远仍是海岸线。整个冈身地带宽度为一公里半到八公里,依此推算,平均每五百多年乃至三千年陆地才伸涨一公里。那时,长江流域森林茂密,泥沙冲到江里的不多,带到海边沉积的更少,所以海岸伸展缓慢。

随后,长江流域人口迅速增多,人类生产活动扩大,森林大量破坏,长江的含沙量增加了,江口的沉积速度也大大加快。海塘的修筑,又迫使长江的泥沙全部堆积在塘外,更加速了陆地的扩展。五世纪到十二世纪的大约八百年间,海岸线从冈身东侧推向里护塘,共达三十余公里,成陆速度加快几十倍到几百倍。

可是从十二世纪七十年代修筑里护塘至今的又一个八百年中,虽然长江的输沙量不会比前期少,但因它的主泓道经常偏于南岸,泥沙主要沉积在北岸或江心,所以上海东部的陆地伸涨速度大为放慢,平均还不到前期的四分之一。在这八百年中,劳动人民与海争地,在里护塘以东的新涨土地上,又先后修筑了钦公塘、老圩塘、人民塘等几条海塘,对于成陆起了助长作用。

由此可见,目前的长江三角洲,是在水下古三角洲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现在长江每年输送入海的泥沙平均大约四亿五千万吨,“移山填海”的力量是很巨大的,所以长江三角洲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面十分坦荡,海拔多在十米以下,只有一些孤立的小山点缀着。如果展开地形图,可以看到整个三角洲象一只以太湖为中心的大盘碟。太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景色旷阔、秀丽。太湖周围,还有大小湖泊不下二百五十多个,阳澄湖、淀山湖都很著名。这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就象放在绿色原野上的一面面明镜。太湖容纳了它西、南面丘陵的来水,由黄浦江、吴淞江(俗称苏州河)和娄江(即浏河)分泄入长江,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水量通过黄浦江。三角洲上浦、塘、港、汉息息相通,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村庄、城镇多沿河而建。因此,船多、桥多、渡口多,成了当地的重要地理特色。

水乡泽国的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无论江南、江北,到处可以看到连片的稻田。沿江两岸,棉田分布比较广。太湖周围,是我国重要的桑蚕产区。“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实际上又何止太湖,这里的每一个湖荡,每一条港汊,都盛产鱼虾。阳澄湖的河蟹,个大、肉嫩、味鲜,更是闻名全国。广阔的水面,除了发展淡水养鱼外,还可栽培水生植物。处处有一池池的青莲、一塘塘的红菱、一方方的荸荠和茭白、一片片的苇丛,近年来还大量发展了水浮莲、水花生等饲料植物。

长江三角洲是多么富饶!但它并不是大自然赐给的。它的西部虽然开发较早,但是太湖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经常遭受“江流泛涨,海潮侵灌”的卑湿之地,土质瘠薄,人烟稀少。历代劳动人民一面筑堤围田,建设圩田;一面在充分利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挖人工河渠,逐步形成沟沟相连、渠渠相通的河网,从而既降低了地下水位,改良了土壤,又能排能灌,并且发展养鱼事业。正是全凭劳动人民一双手,绣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社会主义解放了被旧的生产关系束缚的巨大生产力。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蓬勃发展。江苏省的苏州地区大抓农田基本建设,先后以圩区的防洪排涝和实现园田化为主攻方向,促进高产更高产。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七年,全地区稻麦亩产平均保持了一千二百多斤的高产稳产水平。现在,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吨粮田”的运动。而在解放前,这里虽然素称“鱼米之乡”,实际全年粮食亩产不过四百斤左右。

位于长江边上的江阴县,境内有些地方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这个县的华西大队,原来是个有名的穷队。解放后,组织起来十多年,粮食平均亩产上了《纲要》(八百斤)。但是,单一的粮食生产,缓慢的发展速度,他们始终摆脱不了贫困的处境。后来,他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天地。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吨。一九七八年,更高达二千七百二十斤。现在,集体经济壮大了,社员生活富裕了,参观过这里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这样的社会主义,社员群众哪个不爱!”


狼山和南通

在长江三角洲的广阔原野上,点缀着一些孤立的小丘,为水乡泽国增添秀丽的景色。其中临江而立的,以南通东南郊的狼山最著名。狼山在长江北岸,从江上远远望去,山顶的宋代古塔象航标一样首先迎面出现。船到近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左右两侧原来还各有两座小山头因此它们合称狼五山。狼山居中,也最高,可是海拔不过一百米。它和对岸的常熟福山遥遥相对,组成了寥廓江天的长江口的第一道大门。提起狼山,就会想到远近闻名的狼山鸡。狼山鸡古称岔河大鸡,是苏北沿江地区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出来的一种卵、肉兼用良种鸡,具有体肥蛋大、肉质鲜美、抗病和觅食等适应性强的优点。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从狼山附近劫走一批鸡种,并用它繁衍培育了黑色奥品敦和澳洲黑等良种鸡,从此狼山鸡在国外也出了名。但在解放前,鸡种逐年退化,已濒于绝种境地。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家禽养殖事业的发展,在狼山脚下建立了种鸡场,依靠群众开展狼山鸡的培育研究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狼山鸡的各项性能指标已大为提高:母鸡成熟开产期提前了五十天,平均产蛋率增加了一倍,母鸡和公鸡的个体重量分别由原来的三市斤和五市斤各增加二斤多。仅这个种鸡场,每年春夏都要孵化几十万羽雏鸡,运往全国各地。如今天南地北,都可看到狼山鸡矫健的身影。

狼山西北的南通市,是江苏以至全国有名的纺织城。南通市及其东面的县份,明朝时就已开始种棉花。清朝时,手工纺织的“南通土布”远销国内外。这里近代棉纺织工业兴起也较早;而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兴起,又反过来使棉田面积迅速扩大。所以,南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棉”字。

现在,南通依然保持“纺织城”的特色。过去,它只有单一的棉纺织工业,而且由于纺纱能力大于织布能力,所产棉纱只有一部分能在当地纺织,其余有的运到上海,有的售给农村织成土布,再由资本家收购后销往外地。解放后经过改造和扩建,现在它已建成拥有包括化纤、棉纺织、印染、针织、毛纺和纺织机器等部门的完整纺织工业体系。此外,化学、机器、电子等新的工业部门也从无到有建立了起来。南通的工业原来集中在离市区八公里的唐闸,现在不仅市内工业有很大发展,昔日是芦苇荒滩的沿江一带,也办起了一大批工厂。

南通有运河(通扬运河和通吕运河)和公路联系苏北农村,江轮直达上海、南京和武汉,海轮也可停靠,水陆联运、江河联运和江海联运都很方便。但在过去,客轮没有码头停靠,旅客上下要用舢板接送;货物装卸则在城西十余公里的天生港,港口作业全靠肩挑人抬。在五十年代,市区南面的荒滩上建起一座海、江、河、陆联运的新型港口,这就是目前的南通港。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万吨远洋货轮“红明”号首次直驶南通港,为南通港写下了新的一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