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药大战肿瘤君之蟋蟀!利水消肿抗癌,中药加它1月后水肿消退
临床曾接诊的一个白血病移植后的患者,来就诊时,除了乏力,气短,食欲差外,还表现为腰以下水肿,由于水肿,行动困难,查看病人后,考虑主要为脾肾亏虚为主,扶正药基础上加用了蟋蟀,两周后,水肿减轻,1月后,全部消退。
我们在临床上常将蟋蟀与蝼蛄合用,治疗癌性胸水和腹水有效。 两者合用也可治疗其他疾病导致的水肿。章次公先生用蟋蟀、蝼蛄(去头、足、翼)各30只,共研细末,分作30包,每日l包,分3次服;并以黄芪30克煎汤送服治疗慢性肾炎的水肿。阳虚甚者,加熟附片、仙灵脾各12克同服。寓攻于补,相辅相成,收效满意。
还有的学者将蟋蟀还可用于晚期肝硬化腹水、阳痿等。凡肾阳不振引起之阳事痿而不举者,用蟋蟀一对,熟地黄、仙灵脾各12克,锁阳、淡苁蓉各9克,紫河车、甘草各5克,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6克,1日2次,亦佳。
用量一般汤剂每日用1~2对,研细末吞服,每次1~1.6克,日2次,其效较胜。
蟋蟀与蝼蛄均属虫类利水消肿药,相比而言,蟋蟀性温而力缓,宜于气虚体弱者,蝼蛄性寒而力猛,适于体质壮实者;如两者并施,其效益宏。蝼蛄不仅能利小便,且能通大便,故脾虚便溏者不易使用。
蟋蟀,中医又名将军虫,性微温,味辛成。本品不仅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对膀胱麻痹之尿闭及慢性肾炎之尿少均有效。因其能对抗因碱性药和水分输入引起的液体潴留,所以对尿毒症亦有助益。
远在汉代《尔雅》、晋代崔豹《古今注》中已有记载,但入药很晚。约于清代才作为药用。蟋蟀飞翔能力很高,有趋光特性,夜间能群集迁移。每年8~9月份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即可,以身于、完整、色黑、腿壮、无泥无蛀者为佳。古今运用蟋蟀的功效,归纳为四:通小便、解难产、发痘疹、治阳痿。
《任城日积》曾记载:促织可治水蛊,昔有人患水蛊,百治不效,一日偶饮开水,水中有促织一对在内,其人仓促一并吞之,越数日其病渐消,究其因,方知促织可治此证,后传此方数人,无不验者。
蟋蟀不仅有利尿作用,却又可用于小儿遗尿之证,《慈航活人书》云:“治小儿遗尿:蟋蟀一个,焙,末,滚水下,照岁数服。如儿十一岁,每次服一个,服至十一个为止。”
我们大家知道,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蟋蟀临床中主要针对阴水,阴水的治疗方法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我们认为阴水属虚,所以,治疗以扶正为主。如果患者不仅有正虚,还有邪实的问题,就要扶正与祛邪一起使用。临床上,大多数肿瘤患者就是这样,既有体质虚弱的一面,又有癌瘤存在一面,所以,治疗应两者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