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听你的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01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个姑娘。交集多了,有次一起吃饭,就聊起生活上事。
本是随意问起,结果却变成了她的吐槽大会。从父母逼婚,到价值观差异,到纠结于是否该顺从父母的意愿...好吧,这是一个标准的中龄剩女。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对八卦毫无兴趣。所以对她讲的内容,刚开始我还应和着听听,但逐渐的,对话场景就变成了这样:
她:“我觉得单身没有错,人生就是不该将就,我找的是我未来孩子的父亲,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
我:“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不将就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只要...”。
我还没说完...
她马上抢过去:“我就很奇怪,为什么别人都说我是不将就,我不是不将就,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将就这个词,早在我20岁的时候,我就觉得人生,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等她充分的讲完“人生只要开心就好”的论述后,我就顺着她的意思说:“是的,自己的开心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只要你觉得开心...”
然而她再一次的打断我,“为什么你们都觉得只要开心就好,人生的意义在于...”
...
后来再聊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无论她说了什么,我认可与否都遭到反驳,哪怕是她之前说过的观点。
后来,我几次试图转移话题,但都没有成功,她就像一个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一样,豪言壮语的说完她的观点,一顿饭吃了三个小时,我感觉很累。
回忆起来,看似她充实的生活和言论背后,透着她生活的空虚和落寞。
当她一次次的担任“正反”两方后,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我眼里,她已经分成两个“她”,然后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进行内在矛盾的斗争和辩论,而我在一旁尴尬的像一根电线杆子。
02
我还有个朋友,暂且叫她丽吧,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
有一天,她神色凝重的和我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就因为前几天,她遇到了很久不见的大学同学,在交谈中,这位大学同学就丽的育儿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小丽是个失败的母亲。
不仅如此,这位大学同学还给她了一套全新的育儿模式,并且极力要求小丽在以后的亲子关系中去实施。这让小丽非常懊恼,为什么自己觉得已经很努力了,最后却这么失败?
我听后,先和她了解了几个问题:
“这位大学同学是个宝妈吗?”
“不是,还没有结婚。”
“这个人是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吗?”
“没有,毫不相关。”
“那这个同学是不是喜欢和孩子玩呢?”
“没看出来,那天聚会去了几个孩子,没见她和哪个小孩打招呼呢。”
我就问她:“那你为什么会对她的话深信不疑,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她想了半天,恍然大悟,说:“当她在和我讲述的过程中,理论非常充分,而且一套一套的,就像个专家学者,我就像被人洗脑,觉得心悦诚服,但是跳出这个思维模式一看,又觉得她说的非常空洞,根本不值得采信。”
生活中就会有这样的人,看似非常热心而真诚,给你指出错误,并告诉你改进的方法,然而!她并是真的在关心你,而是在享受指点江山的快感,甚至是贬低你的心理满足感。
在这种交流中,你会产生内疚自责,甚至让生活失去平衡。一旦真被她说中了,下次和别人吹逼,你就成了她拿出来开涮的例子了。
这种“伪”交流,非但没有真正的帮到你,反而让你感到不舒服,让你深陷其中,茫然无措。
03
回想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也快十年了。端午节回了趟老家,遇到了几个儿时的伙伴,多年未见,大家非常高兴,果断约了酒,点了串,准备好好吹吹牛逼。
伙伴A开始谈起离别十多年她的生活状态,刚说了一两句,伙伴B就说:“我觉得你过得还真精彩,不像我,我读完高中后...”然后开始讲起她的故事。
起初,几个人的谈话还很活跃,但是半小时之后,就只有伙伴B讲她的故事,我们三人听。因为无论谁说话,伙伴B都用“你们不像我,我是这样的……”又开始讲她那丧逼失败且无趣的前半生。
本以为会喝到半夜的酒,晚上九点就散场了。看得出,除了B,大家都不怎么愉快。当时建的群聊,这才两天就已经没人说话了。
自以为是,强行以自己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感受,要求他人迎合自己的交流方式,一样是一种“伪”交流。
看似是聚会,实则她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故事和经历,她在乎的是“倾诉”或者说“发泄”,而不是“互动”。
类似的案例,在我们生活中无数次重复上演。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主观视角”在作祟。
就像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在1917年所赋予“小便池”全新的视角一样,它不再是生活中普通的物件,而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泉》,被视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作品。
其实,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是没有必要强行融在一起的。和人争个面红耳赤,也不过是想获得一种自我的认同感罢了。
明明脑回路不同的两个人,谁能说服得了谁啊?不是一路人,就尽早散了吧。
毕竟一辈子说长也不长,八字不合的俩人,是无法在老了以后,一起愉快的跳广场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