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六字箴言需牢记
记得驾照考试科目三(路考)时,如果想变道,需要提前打开转向灯,并且,坐在副驾驶的监考官需要看到驾驶人有非常明显的摆头看反光镜动作,并且根据反光镜中的情况做出相应判断,转还是不转,如果后面有同向疾驰的车辆,不可转,左转如果前方有逆向而来的车辆,也不可超车。如果没有看反光镜,就转向,可能就会出事故了。所以要先提前观察情况后并做好相应准备。
兵法有云: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实力悬殊可用36计之走为上
,详见文末)
无独有偶,在中医治病方面,清代医者陈修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病原则“保胃气,存津液”,这是他精研《伤寒论》后总结出的结论。
这条原则太重要了。
可以说遵循了这一原则,即使病治不好,也不会出人命问题。
这就相当于治病时,不要只看到症状,只想消除掉症状,更要看到症状后面的病机,机理,并在这个基础上,顾护好本有的正气后,再考虑怎么驱邪。
可千万不能像下面这位专治驼背的庸医: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
人口渴了,津液有缺,就要慎用燥类药比如半夏二活(羌活独活)啥的燥上加燥了,壮热了,就要考虑再用干姜附子麻黄桂枝啥的会不会伤津液,受了寒邪,可千万不要再用双花板蓝根去伤胃气了……
比如《伤寒论》中就列举了数种不可发汗的情形:咽、淋、疮、衄、血、汗、寒……
而《伤寒论》中大多方子用了炙甘草,很大程度就是保胃气的;用姜草枣,是存津液。
其实很多时候病了不用药,比找庸医用药,强百倍(36计走为上,判断对方为庸医后赶快跑
,因为明医治病,庸医要钱还要命
)。
“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人身有了;也生在中国;《伤寒论》,现成的,正法也遇到了。为嘛不好好学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