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保护「北大韦神」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丨布呐呐
01
这两天,一位北大男子接受采访的视频火了。
视频里,他拿着一个秃噜皮的矿泉水瓶,
手里还提溜着三个馒头。
头发凌乱,眼神羞涩,
衣着简朴,语气憨憨的,
放在人堆里,
可能都不会多看他一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后来人们才发现,
他居然是一个神。
他就是韦东奕,
北京大学毕业生、
现任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
他被网友称为北大“扫地僧”,
数学天才、陈景润接班人、
五百年才出一个的传奇人物。
人称韦神。
我试图通过寻找大量资料,
来还原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了解到他的经历越多,
就越觉的震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2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天才?
一个最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智商。
有一个智商等级表:
80-90 迟钝偶为低能
90-110 普通智力
110-120 智力较高
120-140 智力优异
140以上 天才或近于天才。
据说,
韦东奕的智商高达160+,
这么一对比,
我又再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韦神到底有多强?
这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
韦东奕91年出生,
他的父母都是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
父亲韦忠礼还是一位数学教授。
但遗憾的是,
几年前,韦忠礼老师去世了。
曾经,父子两人闲来无事时,
便会打趣说道:
“来,我们做道数学题。”
还在上小学一年级时,
韦东奕无意间读到了一本叫《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
这本书也成了他的数学启蒙。
后来接受采访时,韦东奕说,
“其实这本书并没有特别之处,
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
但自己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
体会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一位博主@学术状态帝分享了一件韦东奕小学的轶事:
他读小学时,
老师要求写周记,
于是他写出了下面这段话——
“ 周末闲来无事,
站在家中阳台上向下望去,
看见一只青蛙在那里一蹦一蹦,
看那青蛙的运动轨迹多么的像双曲螺旋线。
引理1、2、3、4……
证明:xxxx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时候,大概谁也没想到,
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孩,
有一天会让数学界颤抖。
03
初中的时候,
韦东奕加入山师附中奥数训练队。
他的伯乐老师张永华老说:
“一看确实厉害,
那解题方法路子不是初中高中水平,
远远超越我的预期。”
高一,韦东奕经过层层选拔,
进入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
要知道,
能进入国家集训队训练的,
那可都是顶级的数学天才。
国家集训队的题目可是非常难,
一共要经历8场大考,
每次考4小时,解3题,
共经历24道题的考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时同时参加集训,
并曾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的张一甲曾回忆道:
“那时我常有在4小时内只完成2道甚至1道的情况,
依然不惭愧。
而韦东奕创造了24道题完成23道半的记录,
(唯一没解出的那半道其他队员更是全军覆没),
连国家队最厉害的教练都叹为观止。”
而且,
韦东奕的解题速度非常惊人。
做完题之后,
他便进入了自己的冥想时间。
“他自顾自地原地进入另一个世界中。
左手握一支钢笔,
右手握一支铅笔,
双臂高悬于空中,
带动两支笔缓慢地曲线交错穿行着,
身体随着前仰后合、上下起伏,
彷佛模拟着自己心中的另一个平行世界或高维空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韦东奕到底有多神,
我再举一些例子让大家感受下。
他考试不用草稿纸,
试卷上画的都是中文字符。
他的心算非常强大,
据说可以几秒内心算5位数乘5位数。
他的许多解题方法都是自创的,
甚至比标准解答更简洁,
被称为“韦方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4
2008年,
还在读高一的韦东奕代表国家队出战,
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并一举拿下满分。
据说那一年,
全世界仅三个满分,韦东奕是其中之一。
第二年,
他又继续参加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又获得了满分。
也是今是国家队历史上唯一一个满分。
一位与韦东奕相识十余年的朋友说道:
“据传当年的国家队副领队
用时三小时才解韦神的证明,
他的读后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整个国家集训队教练组无人不惊叹于韦神的数学天賦,
冷岗松教授曾用"力拔山兮气盖世”,
来形容韦神解题宛如战场上勇冠三军的英雄。”
据说,这个是当年韦东奕的封神收官之题。
就是这道题,
连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陶哲轩都做了7个小时,
而韦东奕1个小时就解出来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时至今日,
每年在济南的高中生中,
都会流传着“韦神”的英勇传说。
05
由于超强的数学能力和天赋,
韦东奕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在这个汇聚着中国顶尖人才的地方,
韦东奕又再一次成为众人膜拜的大神。
大学期间,
他在第四届丘成桐数学竞赛中,
在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的五项科目考试中,
一个人获得其中四项(除代数外)金奖并获得个人全能金奖。
这是什么概念?
据一位知情的同学说,
“邱赛考纲五个方向加起来58本书,
内容是清华北大数学系教材的三倍,
每一本都不是一般的难。
一位北大数院前三的同学曾表示,
这本书即使开卷考书上原题也很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因为韦东奕是在太强大,
他还被赐另一个封号:韦教主。
据说,
习题课有一次是韦东奕讲课,
后来老师问大家,都听懂了吧。
数院的学生回答,“老师,您还是再讲一遍吧。”
老师微微一笑说,“不行,我也没听懂。”
北大数院2014届本科生毕业合影时,
数院每个毕业生都要拉着韦神合影一张,
每个人都以能和韦神合影为荣,
比老师还抢手。
因为实在在强了,
韦东奕被美国好几所名校的考官相中,
其中包括哈佛和麻省理工,
为了求韦东奕去他们那里读书,
甚至承诺不用考英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过,这些名校都被韦东奕拒绝了,
他选择一直在北大读书,
成为北大副校长田刚院士的弟子。
这里插一个小故事。
看到一个网友发微博说,
田刚院士的老师叫丘成桐,
丘成桐的老师叫陈省身,
陈省身193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时拿到硕士学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数学硕士学位,
更是华人领域的数学巅峰。
突然有一种薪火相传的感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6
坊间流传着太多关于韦神的传说。
一年四季,
他都会拿着一个1.5L的矿泉水瓶。
瓶子里接的是学校的温开水。
他说这样环保。
有一天,北大数学中心的一个老师看不下去了,
就送给他一个保温杯。
过几天,老师再看见韦东弈,
发现他并没有用那个保温杯,
他解释说,
保温杯看着很贵重,舍不得用。
他的奖学金一年可以超10万,
但他几乎不怎么花钱,
1个月的生活费甚至不超过300块钱。
别人经常看到他在食堂吃馒头,
并且永远配着着一两个简单的小青菜。
不过他有时候也会经常忘记吃饭,
有一次三天没有吃饭。
他从来不吃肉,
他认为杀生是不对的。
他觉得电很宝贵,
开灯、开空调是一种浪费。
晚上旁边的宿舍都开着灯学习,
只有他不开灯,
在黑夜中冥想问题。
他平时他不看电视,也不用微信,
但是爱听收音机。
喜欢听着广播去一个个宿舍拜访,
把同学的书全都看过一遍,
确定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才离开。
他很高,
走路时步伐迈的很大,
声音轰天响。
听见声音就知道他来了。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7
当一个人被奉上神坛后,
各种质疑、攻击的声音也会扑面而来。
因为有人就热衷于在天才身上找些微小的缺点,
来证明自己比天才强一些。
有人说他高傲,
但他身边的同学却说:
“韦神是我见过最谦虚可爱的一个人,
他本人从未表露过对自己数学水平的高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呕心沥血才能看懂的证明,
在他眼里都是平凡显见的事实”。
他不太与人交流,
有人说他“不正常”,
他的同学庄子梓铨说,
“韦神这个人真没什么不正常的,
除了他的数学太强了。”
其实,当你真正去了解他,
你会发现,
他是一个强大、努力、善良、
可爱、质朴、谦虚的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每当别人夸赞他,
他总是笑眯眯,谦虚地说,
“我也没那么厉害啦。”
别人问他问题,
不管是难的,还是简单的,
他都很耐心的给别人讲解。
从来不生气,不发脾气。
他很正直,
就连玩狼人杀这样的游戏,
他也从不撒谎。
他不仅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天赋,
同时又有别人无法达到的努力,
他基本每天保证12个小时以上的研究,
完全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今,
韦东奕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他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
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正如在《山东商报》记者的采访中,
张永华老师说,
“不了解他的人,
肯定不能理解他,
但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
都会觉得他是个天才。
要是让他静下心来搞研究,
我敢肯定不出五六年的时间,
他一定可以震惊世界。”
08
有一句话说——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来形容韦东奕这样的人再合适不过。
坊间流传,
韦东奕说过一句话:
“孤单的路上,只有影子陪伴我。”
一箪食,一瓢饮,痴迷于数学,
沉浸在自己浩瀚的精神世界。
看到一个评论:
看到他拿的水,忽然觉得,
他眼睛里除了数学,大概没有别的,
他的心思太纯粹了,
这世间所有的奇迹,
大概都是留给这种心思纯碎的天才去突破的。
这让我想起了陈景润先生,
他屈居于6平米的小屋,
衣服永远是黑色,
口袋里永远永远装着一支笔和几张纸,
一有空就在上面写写画画。
但他创造了奇迹,
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能拥有这样的人,
何其有幸。
因为他们不为名利,不为钱财,
只为了追求真理,
只为在科研的道路前行,
只为在有生之年为人类文明做些贡献。
我们除了钦佩,
更应该尊敬。
这个时代不缺明星、网红、流量,
缺的是安心做学问的人。
也许未来,
韦东奕像曾经的华罗庚、陈景润一样,
为人类攻克一个个数学难题。
为国人争光。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不再打扰他,一起保护他,
让他自由朝着自己的星辰大海奔赴。
参考资料:
韩京俊:《天才之外——教主韦东奕小传》
张一甲:《天才少年时间》
博客:《北大数院的神牛们!!》
博客:《北大数院韦东奕教主的故事》
大众日报:《数学大神韦东奕是山东小伙,他的世界里只有数学》
澎湃新闻:《“北大扫地僧”韦东奕: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和父亲以做题为乐》
山东商报:《北大数学系“大神”是济南人 他高中数学老师:了解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