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戴墨镜的县太爷,耳大面方的贵妇,太监相貌一言难尽

清末衙门审案子的场景,真如影视剧里那样,县太爷,师爷,文书,还有衙役,犯人在地上跪着。县太爷戴着墨镜威风凛凛,实际上这只是一张摆拍的照片,只凭这几个人是无法维持一个县的运转的。一个七品县令,下有佐贰,六房三班等。长随是知县的跟班,师爷是知县的幕友,清代有“无幕不成衙”之说。师爷可以来去自由,不受节制。至于“公平公正”,廉洁的官吏又有几何?

阜城门,一商贩赶着驴车出门,城门口人来来往往。老北京城,城有九门,各有各的用途。走“龙车”的正阳门,“囚车”的宣武门,“水车”的西直门等等。这阜城门就是运煤进城的重要通道,因为京西的门头沟和房山盛产煤炭。

容貌像马云的旗人女子,不知道的以为穿越了。旗装女子很好辩识,旗头,不用缠足,身材也很魁梧。她身后是壮观的城墙,可惜新中国成立后,拆得只能在老照片中一睹风采了!

坐在洋车上的贵妇人面容娇美,头戴抹额,妥妥的大家闺秀。当时穷苦百姓也就用个独轮车,马车,洋车只有乡绅权贵才用得着。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没见过世面的人总是充满好奇。纷纷爬上墙头张望。

一位街头的补锅匠,上色后的老照片,表情分毫毕现。一般人家,一口锅就用一辈子,锅漏了就找人修补,叮叮当当,花不了多少钱。如今这门手艺已经消失了。

耳大面方的贵妇人,国字脸,一看就有旺夫相。宝贝儿子戴着长命锁,依偎在母亲身边。身边站着的是陪侍丫环,也就是常说的通房丫头。虽然比小妾地位低,却对妇人言听计从,对老爷也是悉心照顾。

四位戴着木枷的犯人,个头不高,对着镜头神态自若。木枷在清朝并不在“五刑”之内,却很折磨人。枷的大小,沉重都与犯人的罪行挂钩。时间也是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有的一辈子都戴着着。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没,左二的犯人像不像当今的一位明星?

长脸驼背的隆裕,光绪帝的皇后,除了高挑外颜值一般。若不是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怎么可能入主东宫,母仪天下。可惜光绪帝对她一点感情都没有,从未临幸过她,让她守了一辈子活寡!

捯饬花草的和尚,体型肥硕,扇子很俗,手里的佛珠也许是老的。和尚戴着眼镜倒也少见,从院里的花草看,他也是一位淡雅之人,不像是酒肉和尚,只能说寺院香火旺盛。

清末皇宫外的一名太监,不知他是出来办事还是离宫了。他脸上皱纹可见,一道一道见证了宫里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与电视剧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哪有“小鲜肉”的影子,这长相是一言难尽,说多了都是泪,难为皇帝还有后妃了。但凡生活好一点,没人净身去宫里当太监。

留着辫子的北洋新军在演练,使用的武器还是马克沁重机枪。清末新政后,清政府也想励精图治,打造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继续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采用西式训练,除了脑后的辫子,其余都已经近代化。无论是着装还是军备都是先进的,清一色的洋枪洋炮。可这支军队并没有保住大清的江山,最终成了它的终结者,真是“时也,命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