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帖——清代欧体名家曹鸿勋的《重修玉清宫碑铭》
曹鸿勋的《重修玉清宫碑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帖,曹鸿勋(1848-1910),字仲铭,号兰生,山东省潍县西南关新巷子人。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得中一甲一名,官至陕西巡抚。宣统二年(1910)九月初九,病逝京华,享年六十二岁。曹鸿勋长于书法,专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兼工汉隶,偶作墨竹亦善。立于潍县城北玉清宫内的《重修玉清宫碑铭》,为曹鸿勋欧体书法的代表作。这个帖,民间称其为《四面碑》。因其碑铭长达三千余字,曹书立面四幅,刻碑四面,成为方碑,故称。曹书此碑时,四十八岁,正当盛年,雄姿英发。
至于《重修玉清宫碑铭》的立碑背景,早在清乾隆间,知县郑板桥与邑人韩亮德捐资倡修潍县玉清宫时,就请好友胡征君撰写了《重修玉清宫碑铭》,可是没等到上石,郑板桥就去官南归,立碑之事只得搁浅。清光绪二十二年,潍邑名士郭熏之、高鸿裁、丁毓庚等二十人缅怀前贤,收集佚闻,大倡立碑,他们找到了当时正在京师詹事府任左春坊赞善的曹鸿勋,请其书写胡征君的《重修玉清宫碑铭》并为之记。完成后,人们便选石、摹勒、刻字,立在玉清宫玉皇殿侧。
曹鸿勋在书写四面碑时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四面碑正文为欧体,共2500余字,字字苍劲俊秀,实为潍邑书法一绝,一时间潍人争相摹写,到玉清宫拓碑者四时不绝。千百年来,玉清宫几经兴衰,到解放前已是末世光景。潍县战役前,国民党军占领玉清宫,动用民夫,大兴土木,玉清宫内一片颓然,往景不复,但四面碑犹存。1959年,玉清宫原址建为潍坊市聋哑学校。及至文革期间,四面碑终被毁于一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