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纠结自由意志,先认识你自己 |《很高兴认识“我”》

发布时间:2021-03-16 
文:三三
来源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别纠结自由意志啦,先认识你自己吧 | 《很高兴认识“我”》

秀才:慢着,杀我可以,不过得先说明了,我到底死在谁的手里?

姬无命:废话,我呀。

秀才:我……是……谁……

秀才: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姬无命:我杀了你!

秀才: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姬无命:是我杀了我?

秀才:回答正确!动手吧

想必所有无论是否看过《武林外传》的小伙伴,对这一段“我杀了我”的名场面可谓印象深刻。但玩笑之余,也许都不禁会想,我是谁?

心理学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定义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因此“我”就是一个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的集合体[1]:

·物质我(material self):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比如高矮胖瘦。

·社会我(social self):是指被他人看待和承认的我,也就是别人眼中的我,比如一个友善的人。

·心理我(spiritual self):是指个体感知到的内部心理品质,即我心里自己的形象,比如,一个高尚的人。

经典的自由意志幻觉实验

为什么要认识“我”呢?认识“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信念,适应环境、预测我们的行为,更好地支配自己的人生。

只是,我们真的有自由决定并支配自己的能力吗?换句话说,自由意志(free will)真的存在吗?

恐怕,美国神经学家本杰明·李贝特要给我们当头一棒了。

他在1983年使用脑成像(EEG)进行的一项经典实验发现,大脑在个体报告发出动作意向的几百毫秒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相应动作的脑活动[2],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感知到自己的决定前,大脑的活动就已经发生了。

2008年,Chin Siong Soon等人对这项实验进行了优化,采用脑成像技术(fMRI)扫描我们的大脑,发现决策的结果可以在进入意识之前长达10秒的时间内在额叶和顶叶皮层内进行编码[3],这佐证了李贝特的实验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以为是自我在支配着我们做出选择,但实际上它只是大脑的传声筒,那些在头脑中飘过的“心声”只不过是大脑给出的指示。

这听上去颇有决定论的意味,就好像我们和西部世界里的接待员没什么区别,早已被看不见的手写好了脚本,DNA、神经元、微生物就如同电流脉冲般操纵着我们,使我们能够稳定的运行。

唉,不禁想仰天长啸,“原来我真的只是螺丝钉”。

自由意志的另一个角度

但是,那又如何呢?没必要为此感到灰心。我们的大脑拥有超过100万亿个神经连接,比银河系的星星数还要多1000倍,这些神经连接多到可以使我们思考、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去思考哲学上关于“我”的三个经典问题,再带着问题去接近并认识真正的“我”。

与此同时,我们也并非被动的等着大脑的安排,我们也有自由拒绝的能力。比如,晚上,去撸串还是涮火锅,虽然是大脑替我们筛选出的结果,但我们可以自由地拒绝其中一个选项,或者全盘否定。

不管自由意志还是自由拒绝,事实就是:生命不需要大脑,但是大脑使生命值得[4]。


与其苦苦思索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对我才是最有意义的,倒不如主动探寻“我不想要什么”。在大脑给出的有限选择下,主动发挥自由拒绝的功能,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比如,尽管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喜欢心理学,但因为我讨厌一陈不变,而心理学可以使我无法停止思考,这可以带我逃离一陈不变。

跳出来,换一种方式认识“我”

比如,基因学、微生物学

认识我的口味

为什么有人恨透了香菜的味道,而有的人却爱惨了它?为什么有的人那么钟爱臭豆腐、螺狮粉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认识我的食欲

你有没有过,肝完文章、结束例会,总是不受控制的走进麦当劳?明知道奶制品和糖会爆痘,依然无法抗拒甜甜的诱惑?甚至于,明知道吃的太多会发胖,依然无法停止更多热量的摄入?

认识我的成瘾

这是第几次戒咖啡失败,为什么我总是戒不掉咖啡?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无法停止酗酒?

认识我的伴侣

母胎solo至今只是因为渴望“灵魂伴侣”?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灵魂伴侣,有的只是肤浅的吸引?为什么恋爱的味道是酸臭的?某种物质或可解决伴侣出轨的烦恼?

...

关于决定论和环境论、基因和后天,到底哪个才是人类的答案,心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是,一切争论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

当我们重新深入地认识自己时,一定会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想法,从而找到更快乐、更从容、更健康的全新自我[4]。

《很高兴认识“我”》,从遗传学、微生物学、脑科学、心理学角度,为你揭开关于“我”的许多谜团,帮助我们在换一个角度认识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接纳自己。

——END——

参考文献
[1]章志光 & 金盛华. (2008). 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Libet. B. (1983). Time of conscious intention to act in relation to onset of cerebral activity (readiness-potential). The unconscious initiation of a freely voluntary act. Brain : a journal of neurology, 106 (3). 623-42.
[3] Soon Chun Siong et al. (2008). Un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free decisions in the human brain. Nature neuroscience, 11(5). 543-5.
[4] 王相丽. (2020). 很高兴认识“我”. 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三三,本文来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