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080罗马帝国晚期经济(上)

罗马帝国晚期经济(上)

3世纪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奴隶制度,使罗马帝国进入了垂死阶段。284 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被拥立为皇帝,开始了晚期罗马帝国的历史。晚期帝国,变化显著。经济上,特别是帝国西部奴隶制达到高度发展的地区,隶农制的发展、商业贸易的衰落、城市的荒凉和自然经济关系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深刻危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封建化进程的因素。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为了挽救罗马奴隶制帝国的衰落,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他们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罗马奴隶制社会制度并没有得到巩固,罗马帝国依然向封建化道路上发展。从公元4 世纪开始的大规模的人民革命和外族入侵的联合进攻,最终推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1.奴隶制经济的衰落

(1)经济的衰落

30多年(公元235-268 年)的政治败坏和混战,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和乡村。蛮族的进攻和波斯的不断入侵,切断了帝国东方各主要工商业中心之间的一切主要商路。创造和维持高级经济生活方式的城市逐渐凋零了,并由于居民的大批离散和逃亡而荒凉起来,其中大多数城市几乎不再存在于地球上了。依然残存着的只有少数城市,特别是那些曾经成为工商业大中心的城市。由于广大劳动群众的贫困化,消费者日益减少,市场越来越缩小,但帝国的横征暴敛却日益加重,居民需要的手工业产品,随着购买力的降低生产日益减少,一些工业只能靠国家订货来维持。但帝国政府规定的价格又极低,更使工业走向萎缩,大工业作坊逐渐绝迹了。随着商业和运输业的衰落,商人和船主的境遇也日益困窘。如果有人买了船只,经营商业,他就成为船主或商人行业组织的成员,他就必须纳税和给帝国政府服役和运货,然而所得报酬极为低微。城市工商业者除饱尝经济困难以外,还要遭受战争的灾害。

当时城市不仅是外族进攻的对象,而且也是皇帝军队的掠夺目标。人们追踪、搜捕城市中产阶级,对他们进行迫害、敲诈和虐待。自治市权贵们由于受到有计划的迫害而人数大减,由于一再遭遇抄家和被迫担负政府对人民施加掠夺的任务以致家业凋残。农业也经历了一个可怕的危机。因为工商业的不振剥夺了农业所需要的资金,而国家的苛政又掠走了农业中的劳动力和大量农产品。如果多生产一点儿,国家就会多拿走一点儿,最好生产仅足以维持自己的家庭,而不要枉费气力去改善自己的地位。战争、债务、徭役和繁重的捐税,使农村居民日益贫困破产。大量人口流浪各地,许多中小田庄破产。

在帝国晚期,政府向已经破产的劳动人民征税已经日益困难,但赋税和徭役仍在增加。繁重的捐税、徭役和债务的压榨已使广大居民无法生活下去;地方官、收税吏以及帝国军队的勒索,更达到使人不能忍受的地步。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流离失所,向各处逃亡。广大劳动群众的流离失所打乱了帝国全部税收和徭役制度。由于对劳动力的需要和维持帝国政府的收入,皇帝们把广大劳动群众强制性地牢固束缚在土地上和各种行业中。公元4 世纪时通过法律形式,将隶农束缚在土地上,世世代代耕种那块土地。商业和运输业也都成为一种不可逃避的世袭负担。帝国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把这些团体的成员固定在他们的职业上,并用强迫手段,增加新成员,以维持这些团体有足够的人数。工匠、手工业者也被束缚在自己的同业公会里;他们的职业也是世袭的,儿子必须从事父亲的职业。各种行业居民被迫组成的各种同业公会,必须为其成员担负税款,供应实物和负担徭役。农村的小农庄主和城市市议员也处于同样境遇。他们也被束缚于自己的土地和职业上。这时,各城市的自治权已丧失殆尽,市议员变成了帝国政府无报酬的代理人。他们负责收缴赋税,摊派加在城市及其管辖区内居民身上的各种徭役。随着奴隶制农庄的瓦解、工商业的萎缩和城市的衰落,市议员们已无力完成他们的义务。

但帝国政府却用各种手段胁迫市议员。从4 世纪中叶开始,所有居住在城市并拥有25犹格以上土地的土地所有者都被登记为市议员。如果某个城市的税款不能凑够足额,这个城市的市议员就要负担补足的责任。公元326 年又发布法令,禁止城市议员做教士,不许他们借此豁免纳税义务。到4 世纪末,遇有税款缺少或欠交时,甚至规定要在那个城市处死三个市议员。晚期帝国这架专门用来榨取臣民血汗的庞大机器,逼得市议员也纷纷逃散。这种" 以奴役耕地者和城市工匠为基础的税收制度既苛重又不公平,成了束缚了每一个人身的锁链,妨碍了经济生活的自由发展,使得经济生活停滞不前"。

(2)自然经济的增长

由于频繁的内外战争,行省与行省之间的商业联系中断;由于海盗猖獗,地中海的商业往来不可能进行。在这种形势下,商业萎缩了。当时各地区的商业往来都超不出地方城市的范围。首先衰落的是基本必需品的贸易,而基本必需品的贸易是商业部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的衰落带动了整个商业的衰落。在国家的掠夺政策下,商业和运输业成了一种无法躲避的世袭负担,商业阶级本身前途暗淡,因此,没有可能发展任何一种商业。商业的萧条,不仅因为海盗猖獗和战争破坏,主要是因为没有消费者。由于居民的普遍贫困,购买力不断下降。在极端贫困的情形下,城市生活几乎完全靠自给;农民也差不多完全回复到纯家庭经济,家家都设法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大土地所有者则由自己的庄园进行生产。余下的唯一消费者是一般官吏和军队,而他们的生活必需品(食品、被服和家具等)都由国家供应,他们从帝国仓库领取所需物品。正是,人民愈穷苦,帝国的经济生活就愈原始化。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城市让位于乡村,自然经济逐渐上升,并取得了统治地位。

2.晚期帝国的财政改革

(1)戴克里先的赋税改革和币制改革

戴克里先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权力,进行了行政改革和军事改革。这些改革需要巨大的开支。扩大军队和官僚机构,加上宫廷挥霍和大兴土木,使帝国的财政经济情况十分混乱。为此,戴克里先又实行一系列增加税收以缓和财政困难的改革措施。

早期帝国的赋税,形式多样,税制混乱,而且大部分属于间接税。征收这种间接税的基础是比较发达的商品生产和活跃的城市经济生活。在晚期帝国商品生产衰落和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它们已经失去了作为有效税收的意义。因此,必须实行新的赋税制度,而且必须以直接税以及土地税为主要征税形式。

按照戴克里先的赋税改革措施,帝国被分成若干个固定的税区,统一税制,赋税以实物为主。征税单位是以一定面积的可耕地为根据的,称为牛轭。在编制地籍时,不仅标明可耕地段的面积和数量,而且还记述在这些地段上种植作物的分配比例、劳动者人数和牲畜头数。每一个征税单位(包括人和地)征收确定的赋税,主要是谷物、油、毛、肉类等食物,不占有土地的城市居民则课以人头税。一般成年男子纳全税,妇女纳半税,但官吏、老兵、无产者、奴隶不纳税。人头税一般缴纳货币。这样,戴克里先就以直接税的形式统一了帝国的税制,以土地税和人头税为主要财政收入。

同时,为了保证这些税收的稳定,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禁止隶农和一切农业劳动者离开土地;不允许手工业者脱离所属同业公会;城市议员也固定在出生的城市,用他们自己的资财来担保城市应缴的税款;把农村征收正规赋税的责任委托给大庄园主,从而加强大庄园主对隶农的监督和奴役。

戴克里先的这些改革,使国家获得了必需数量的物质资源,大量的实物税保证了军队、宫廷、官吏等一切供应,暂时增加了收入。但它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又使自然经济的倾向在晚期帝国的社会经济中具有更大的意义。

由于货币流通的混乱,戴克里先又实行了币制改革。他于公元301 年铸造新的金币,其法定重量为1 /60罗马镑,仅相当于奥古斯都时期的2 /3 ;此外还发行银币和铜币。这项改革未能产生预期效果,因为政府并不拥有足够数量的黄金使全部金币的真正价值与其名义价值保持应有的联系。而且金币发行后,很快被人们收藏起来。商品的价格不仅没有平稳下来,反而继续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戴克里先为了同物价腾贵做斗争,又于公元301 年颁布" 价格敕令" ,企图用行政手段限定各种商品的最高价格和最高工资限额。当时物价飞腾不是4 倍8 倍,而是涨得令人难以置信。敕令附列了包括各类商品、首先是粮食和饲料的最高价格一览表,以及关于各种劳动报酬的最高工资标准的规定,从短工、石匠、细木匠到建筑师、教师和律师为止。敕令威吓人们:" 谁胆敢违抗这个命令,他就将冒丧失头颅的危险"。这些价格是立法者任意规定的,注定要失败。所以,敕令颁布以后,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经济混乱。后来,君士坦丁取消了它。罗马社会经济沿着自然化的道路下降。

(2)君士坦丁的社会财政改革

君士坦丁继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稳定税收。

公元316 年和公元325 年,君士坦丁相继颁布敕令,禁止城市居民的高级阶层离开他们出生的城市,他们不能以任何理由被免除城市的义务,也不能充任民政和军事职务,他们的义务成了一种世代相承的负担。

公元332 年,君士坦丁又发布敕令,禁止隶农从甲庄园逃到乙庄园,收容别人隶农的人,应将他交还原来的主人,此外还应支付逃亡隶农在其庄园上居留的全部时间所应交的赋税。敕令说:" 对这些逃跑的隶农,应给他们带上镣铐,就像对待奴隶一样,为的是用惩罚奴隶的方式迫使他们对有特权的自由人履行义务".君士坦丁也将手工业者进一步固定在他们所属的公会里,强制他们共同负担国家向公会分摊征课的赋税和徭役。

公元317 年的命令说:" 造币厂的工匠要一辈子处于现有的地位"。有些被固定在那些为供应宫廷和军队所需的皇帝作坊里的手工业者还被打上烙印以防逃跑。按照君士坦丁的法令,主人如果为了" 纠正" 不驯服的奴隶的不轨行为,而将他鞭挞致死,可不受起诉;对企图投奔蛮族的奴隶,捕后要把他们放逐到矿山里去,有的甚至被砍腿。君士坦丁还宣布,允许贫民出卖自己的子女为奴。他的法令还确认,奴隶主有权把所谓"无礼" 的被释奴隶连同其子女一起重新变为奴隶。由此可以看出,君士坦丁的一系列措施的社会后果是使社会各个阶层普遍被奴役。

(0)

相关推荐

  • 罗马帝国的没落 3 : 卡拉卡拉敕令

    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公元211年2月4日,皇帝塞维鲁在远征途中病逝于不列颠的罗马军团基地约克,享年64岁.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在继承皇位的时候干劲十足地想要闯出一番伟业.这位23岁的年轻皇帝的理想 ...

  • 罗马通史:迁都君士坦丁堡,短暂的复兴

    罗马通史:迁都君士坦丁堡,短暂的复兴 关键词:君士坦丁统一罗马.罗马帝国短暂复兴 前因:君士坦丁统一罗马 君士坦丁统一罗马,开始改革,为了避免反对势力的干扰决定另建新都. ▲君士坦丁一世(272年或2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01旧石器时代经济(上)

    广告 图说世界经济史(100余幅图理清经济全球化2000年历史脉络!世界经济变得如今这般休戚相关?) [浦睿文化出品] 作者:[韩]宋炳建 著,杨亚慧 彭哲 译 当当 旧石器时代经济(上) 1.旧石器 ...

  • 【人类经济万年史】中国商代经济(下)

    文明的历程(全5册套装):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 作者:李学勤 主编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共8册 (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套装) 作者:无 当当 中国商代经济(下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01旧石器时代经济(上)

    旧石器时代经济(上)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近百年来的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早在200 多万年前,人类已脱离了动物界,出现在世界的许多地区.非洲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为我们留下了人类最 ...

  • 「人类经济万年史」中国商代经济(下)

    中国商代经济(下) 4.商代的城市与商业 在商朝统治的广阔地域内,中国的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也有一些较大的城市疏落出现在长江两岸.黄河流域的著名城市有商.殷.亳.蕃.雇.霍.孟等.这些城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02旧石器时代经济(下)

    旧石器时代经济(下) 2.旧石器时代的经济特点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采集与狩猎.当时人们居住在山洞里或部分地居住在树上,晚期已学会搭盖简单地窝棚.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 ...

  • 【人类经济万年史—217】拉丁美洲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拉丁美洲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拉丁美洲各国经过反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的斗争,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获得独立后,又遭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大举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81罗马帝国晚期经济(下)

    罗马帝国晚期经济(下) 3.封建主义因素的成长 (1)大地产制的发展与庇护制的流行 随着城市的衰落和中.小农民的破产,大地产迅速发展起来.罗马帝国最大的地主是皇帝,皇田遍布各地,意大利.非洲.高卢.西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75罗马帝国早期城市和商业贸易(下)

    罗马帝国早期城市和商业贸易(下) 2.银行业的发展 早期罗马帝国时期商业贸易的发达,还体现在银行业的发展上.银行制度是从希腊以及东方的希腊化地区传到西方来的.银行业的兴旺,除了商业贸易发达之外,还有两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76罗马帝国早期经济政策(上)

    罗马帝国早期经济政策(上) 1.早期帝国经济政策 首先,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减少国家干预.早期罗马帝国时期,经济生活的进行,几乎很少受到国家政令的限制." 除了赋税而外,我们就简直找不出政府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