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难者弗避易者弗为
1064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难者弗避易者弗为
刘正平/文
在昨天的博文《天下三分明月夜;雨中一片古山秋》说漏了一个字,就是“古”。《说文》:“古,故也。”潘天寿契文立轴释为“天下三分明月夜;雨中一片故山秋”,就更贴近现代汉语的表达。潘天寿此集句联有一点不甚可取,前一句引用的是句名,后一句只能算狗尾续貂。“明月夜”何来“雨中秋”?上联与下联说的不是一回事,没有连贯性。
今天所介绍的马公愚款金文八言联“澄之不清扰之不浊;难者弗避易者弗为”,见于南京十竹斋拍卖有限公司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
题款:阳泉先生雅鉴,马公愚。钤印:马公愚印、以待知者看。无年款。
上联“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
《德行》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一章,记述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认为值得学习、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原文: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音 bēi ,即池塘),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下联“难者弗避易者弗为”出自《曾子》。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避,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没其身,可谓守业矣。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说说马联中的用字。
上联中“澄之不清”的“清”,石鼓文写作“瀞”,有三释,即净、清、静。此处根据此语出典应释作“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清,朖(即朗)也。澂水之皃。朖者、明也。澂而後明。故云澂水之皃(即貌)。引伸之、凡潔曰淸。凡人潔之亦曰淸。同瀞。
上联中比较难释的是“扰”。马联用了一个不太常见的字形。此字形出自大克鼎。但马联左边写的还是有点不同,见下图:
大克鼎“扰”
在金文中,即便是在同一个鼎的铭文中,同一个字也有缺笔和添笔的,这可能与实施铸造的工匠在制模中的操作有关。写字的人与负责铸造的工匠未必是一个人。像上面所说的“扰”字的左边部分“迺”(即乃,同廼,迺),“迺”中的“西”金文中多写作“卤”,大克鼎的写法就应该是有省笔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