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谭、刘二同学文章的质疑
文:黄显烨 聂传安
昨晚,10班黄显烨给我发来两篇文章。我一看,反驳文章啊!再一看,两个人一起反驳啊?心想年轻就是好,勇者无畏,有一个驳一个,有两个就驳一双。
且把文章录于下,至于观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得体,列位看官自行评判。
下午,老聂在班上让我们看了十八班谭同学的文章。我们看了以后,没有像他们看了周轶同学反驳他们的文章那样“群情激愤”,而是非常安静。有一句话说得好:“沉思者比愤怒的人思考的多。”在安静中我们看出了该文章的不少错误。(这个引用恰到好处。平时多积累一点,此时用起来既得心应手,又格外有力量)
首先,谭同学说:“刘勇琳同学不过在老师的鼓励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何错之有?”(亮起对方的观点。这就是驳论文中常说的“竖起靶子”)
但读完周轶文章的每一个标点,也没见她说“在老师的鼓励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行为错了吧。谭同学在对他人文章进行适当的批判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应该读完、读透他人文章?(反驳对方,说明对方是“无中生有”)
其次,课文下的注释就一定是考证吗?刘勇琳同学的考证与课文下的注释也不一定是同一回事。(竖起第二个“靶子”,即如何界定所谓的“考证”)
如果中国古代没有任何对古文的解释,那么就算语文工作者有通天之能,也不会知道几千年前的古人所写文章的意思。课文下的注释是语文工作者结合上一代乃至上上一代人的工作成果与现代的价值观所形成的,而不是谭同学所说的“考证”。(这是黄同学的原文,一字没易)
所以,谭同学的反驳没有深刻的了解周轶文章的主旨,虽然有针对性,虽然剑尖虽锋,但剑柄却出了问题。这正如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小小的纽扣一样。拿破仑大军的制服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这种纽扣在低于13.2摄氏度以下的寒冷天气就会变成灰色粉末,许多人在俄国的北风下被活活冻死。(例证,说明细节的重要)
细节决定成败。谭同学在反驳他人的时时,却没有考虑到自身文章的严谨性,于是自己的文章也容易成为别人反驳的对象。(点明谭同学文章的问题所在)
第二篇,对刘勇琳的探究的质疑。
刘同学对于“七根火柴”的考证,用心细,范围广。最重要的是,她这种勇于探究的精神十分值得钦佩,不愧是“勇琳”!(打击之前先夸几句,这些套路这些娃们已经轻车熟路了)
但是,她所查的证据,是否有用?对于故事的发展是否有影响?(一个“但是”,转入自家观点)
她的考证很多东西,但我认为至少有两个东西是“无益”的。
其一,火柴盒。
《七根火柴》的原文中说这样说:“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
可以看到,文章中并没有出现火柴盒,只有火柴。那么,刘同学搜索火柴盒样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考证,应该从文章出发,去搜索当时火柴的样式。而她搜索火柴盒而不去思考火柴本身的特点,显然是既“无用”又“劳神”了。(有关这段所涉及的内容,勇琳文章似乎有些说明:具体的火柴没有搜到)
其二,红军军服。
文章中对无名战士军服的描述只有一个描写:“湿漉漉的”。鉴于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没有什么速干、防水的材料,于是无论如何,就算你是什么有机高分子材料,衣服也是“众生平等”——湿的。所以,琳同学搜索到红军军服的样式,又有什么用呢?这同样对故事没有任何影响。(显烨思虑很细)
另外,刘同学考证的结果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吗?没有。如果考证后没有得出结论,就像一个满脑袋知识的人,纵使学富五车,却不懂得运用。这正如天文学家第谷,一辈子观测群星得到了大量数据,却没有总结自己所得到的结论,就好比拿到了真理的钥匙,却不会打开真理的大门。而开普勒只抓住火星的数据,反复研究,终于得出了开普勒一,二定律,对天文学有极大的作用。(正反对比证论证,说明“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由此又得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结论,那么刘同学“满满的获得感”又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留给18班同学回答吧?)
考证的这种精神自然可佩,但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搜寻无用之证,岂不是南辕北辙吗?就像你要证明一个圆的切线,不连接辅助线;又到这个圆的旁边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反比例函数——这根本没用啊!(类比。跟勇琳同学讲几何,相信更容易理解)
所以,刘同学应该在考证之前,先判断要考证的东西是否对文章有影响,然后才来搜索;否则就会像周轶文章所说的“一来劳神,二来无趣,三来无益”了。(反驳对方之时,不忘记支持一下队友。高明之极)
正是:
查求证据莫无边,证据还需律来穿。
纵使得瓜千百个,不如紧抓藤一端。
(天,这是黄同学原创的么?)
黄显烨同学在读了勇琳、周轶、谭凯元文章后,灵感突发,文字喷薄而出。抓住对方的漏洞,阐明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又充满气势。
前文说谭凯元很有辩论的基因,今日看了显烨文章,不由得说这孩子的辩论基因也是一样的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