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说书法不谈笔法?笔法尽是胡扯八道?你信吗?信了就错了
什么是书法?当然是有法度的书写。书法是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用一定的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成的富有美感的艺术品。自古至今,很多书法上有特长的人,也都留下了书论。
可是在《启功谈艺录——张志和学书笔记》中,张志和却说启功先生说笔法是胡扯八道。原文是这样的:“不要看书论之类的东西,什么笔法,尽是胡扯八道,康有为、包世臣、阮元都是胡扯。”
启功讲书法
看到这种论调,你是不是也很震惊啊?书法难道真的可以没有笔法?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只要把字的结构写得美观利于观看,笔法可以忽略不计吗?真是这样的话,后学可以不用古人墨迹帖,只要碑刻本就可以学好书法了!
可是,启功先生却是重墨迹的,他的《论书绝句》第九十七首是这么说的:“少谈汉魏怕徒劳,简牍摩挲未几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
启功论书绝句九十七
他觉得汉魏碑帖对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徒劳,简牍才是学书法的最好选择。康有为等人“尊碑卑唐”,而先生却是师法墨迹中的笔法而不师法碑帖中的刀法。
清朝的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过:“贫人不能学书,家无古迹也。然真迹只须数行,便可悟用笔,间架规模只看石刻亦可。”黄庭坚曾说古人《兰亭集序》、《孔子庙堂碑》的刻本都随带有淡墨本,可以见古人用笔、回腕余势。
冯承素摹兰亭集序 神农本
墨迹中藏着书法的笔法,碑刻中只有间架结构。一个半生只学墨迹,不学碑刻的人,说书法中的笔法是“胡扯八道”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啊?
好在这句话不是先生自己留下的,是别人的回忆。这就有很多疑点了,比如说理解的错位?我们看张志和的原文,启功先生在说书论是胡扯八道后,列举了三个人作为例子。康有为、包世臣和阮元。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局部
这几位都是主张学碑的,他们同被誉为“清代碑学运动的三大重镇”,这三位的书论自然也是崇碑的。碑帖虽然是书写后摹刻的,但是碑帖里没有笔法,只有刀法。
启功先生说“透过刀锋看笔锋”,这句话说明了碑帖里没有笔法,要在碑帖里得到笔法就要通过笔锋和刀锋的转换规律获得。既然要透过刀锋得到笔锋的运动规则,怎么能说启功先生只谈结构不谈用笔呢?
颜真卿 自书告身帖 局部 墨迹
有一个关于启功先生评论赵孟頫的视频,他说结构不比用笔简单,是书写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采取了把字的笔画拆分后重新组合的方法来说明结构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王羲之的“状如算子”。假使先生拿一组火柴棒,按照黄金分割的原则组成字形,还会有书法的韵味吗?恐怕只有美术字的视感了吧!
启功这样举例,并不是为了说明用笔不重要,只是侧重说明结字的重要性。不管是赵孟頫还是启功都没有否定用笔,也没有否定结字。赵孟頫“书法以用笔为上”的下一句是“结字亦须用工”,两个都要用功。施工用写好的笔画拼字,而不用火柴棒,也说明了结字、用笔都重要。
颜真卿 麻姑先坛记 碑帖
书法的用笔是使点画不会“状如算子”的关键,是书法神采的来源。学习书法,首先要学的就是用笔,用笔就是笔法。
毛笔是软的,不同于硬笔,也因此才产生了书法艺术的无限魅力。如果不讲笔法,书写起来象硬笔,甚至象美术字,就不会有几千年的书法传承。
启功作品
我们学书法,既不能迷信古人,也不要迷信大师。任何人的理论都要合乎法度。书法如果不讲究笔法了,那就错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