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宗之——罗星年谱
注释:搬螃蟹
司马迁笔下,“学者宗之”,唯孔子也(详见附一)。
綦江历史上,不愧“学者宗之”的,怕只有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恩科举人罗星(详见附二)。
綦走路上,沿着清《綦江县志》最主要编撰者罗星的足迹,已经收获颇多(详见附三)。
2021年3月28日,第314次綦走,深度探访永城花门,觅得清代綦江名儒罗星八旬寿辰“学者宗之”木匾一块。还在罗星五世孙罗家均(图中黑衣年长者)珍藏的家谱中,翻到了《春堂夫子年谱》(由罗星高徒,道光甲辰(1844年)恩科举人,先后任成都府学,井研、彭水训导的吴泽棠撰写)。再作简单注释,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了解,供研究罗星的爱好者参考。
因水平有限,不能甄别原稿。如有错愕,欢迎留言指出,我们共同订正。为留住綦江的这一珍贵文脉,作出可以有的小贡献。
春堂夫子年谱
先生罗氏讳星,号春堂,字稼崖,一字灿之,世居邑永里黄沙坎,太夫子畅斋先生,讳世茂,太孺人氏霍。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太夫子馆永城高滩,而(罗星)先生生焉。甲辰(1784年),七岁始发蒙于西禅寺(今永城高速路口附近)。庚戌(1790年),十三岁,五经朱注毕始,学为文凤流自喜。癸丑(1793年),十六岁,从读瀛山书院,见称于李鹄学师。秩,白孺人来归(娶妻白氏)。乙卯(1795年),受业于陈警堂太史(陈铭,綦江人,进士,先后任浙江新昌县、秀水县知县,封朝议大夫),一见惊为未易,才盖心相赏也。是年夏,霍太孺人下世。
嘉庆二年丁巳(1797年),二十,李沧云学使(时任四川学政)拔入县庠。戊午(1798年),作瀛山等赋,秋闱(乡试)有登同庆阁诗八首,伍燕堂先生(即綦江兄弟进士牌坊濬祥、辅祥、奎祥的父亲)以为有声有色,时方自粤东来,遂为知己,未食廪饩馆龙凤厢(首次参加乡试失利)。辛酉(1801年),二十四岁,陈钟溪学使(时任四川学政)拟登拔科,适担误深加惋惜(因故错过贡生选拔),秋闱留省著《皇城志略》。壬戌(1802年),肄业锦江书院,姜尔常先生(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礼部员外郎,时任锦江书院主讲)待以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湛公朴园(丰都人湛朴园,1813年乡试举人)于此订交后,湛公去世无子,母老在堂,先生寄赀存恤(寄钱慰抚),交道于斯为至。
癸亥(1803年),白孺人下世。读书瀛山,白云观有八景诸作,时李豸山(武官,綦江汛蓝翎把总)到府往来唱和,自谓诗境大进。
甲子(1804年),买太子庙对街任宅,题下曾为藻德堂,(开始设馆教学)从学者众。
丁卯(1807年),三十岁,胡观察观风丰年碑等作,陆离斑驳如读文选诸体。四月娶(续玄)孙孺人。戊辰(1808年),就馆环溪山房,应陈歧山聘也(到他人私馆任教)。孙儒人又不寿,悼亡三十首,字字酸心。己巳(1809年),三十二岁,十月,李孺人来归(续娶妻李氏)。
辛未(1811年),应芸浦学使(即时任四川学政赵佩湘,曾参加纂修《四川通志》),岁试诗歌等,脍炙人口。壬申(1812年),拨场云垂海立大放厥词,虽辜负苦心(仍然没有中举),然先生之名从此嗓于全蜀。
癸酉(1813年),仍还教藻德堂。甲戌春(1814年),生厌坐嚣,卜居巴界百花湾(淡泊名利,开始隐居),种竹莳花,此中乐不为外人道也。四月,胞兄辅亭先生卒,先生百韵诗哭之,声泪俱下。乙亥(1815年),应毛学使科考(时任四川学政毛谟,浙江归安人,嘉庆四年进士),一时名士如涪州石麟士(即石彦恬,嘉庆丙子科举人。道光壬辰恩科,石的考卷得到考官徐熙葊及总考官戴金溪赞赏,却名落孙山。徐熙葊对其遭遇感到十分惋惜,将他的考卷送给其他考官传阅。愤激不公的考官们将他的考卷刊刻印发,在北京城内广泛流传,但仍然也没有得到补录)、雷蕖浦,巴县邹小山、沈倬堂,合州彭凫江诸先生皆聚晤豪吟击钵极骚玄乐事(也没有中举)。丙子(1816年),卷出,沈监斋先生房场后,寄书慰藉,先生谢诗,可惜旧时桃李树花开空傍,沈尚书亦自伤遇合之难也(还是没有中举)。冬刻历朝诗选六卷。戊寅(1818年),筑九峰草堂(设馆教学)。巴綦接界向禁私盐巡丁苛虐不堪,先生拟积害十条嘱邻人请于上宪,盐虐除,乡人得安枕席,至今德之。己卯(1819年),神示梦戒食牛肉,作梦徽旋,刻《惜福编》,黔蜀感而化者甚夥。冬著读史拾要。
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四十四岁计。嘉庆戊午(1798年)以来,中间丁艰(遇母亲丧事)者,一凡十踏省闱,鄂荐七次坚不欲往(已经失去再参加乡试的信心),太夫子(其父罗世茂)手书促再一战,中第九名举人。
壬午(1822年),礼闱报罢(会试落第),旋有《北行纪事》二卷,哨园(罗星四弟)师中副车(乡试副榜贡生)。癸未(1823年),四方来学者益众广。九峰草堂辟嫏娘(月亮)书舍半松轩,东旭惜余,坦并巢云别有天地,非人间之室。著《禹贡·山水便览》一卷,《秋阁随抄》一卷。
乙酉(1825年),宋明府花城(时任知县宋灏,广东花城举人)聘修邑乘(县志),凡历四月成书十二卷。丙戌六月(1826年),登天台山,棠叔父昆山公(吴世樊)李亦人,先生从远望大江(长江)一泓如线,一宿而返。丁亥(1827年),门人饶履谦、彭登毅、霍会昌(咸丰己未科举人)皆案首(府、州或县学考试获得秀才第一名)入泮(成为生员)。作五十初度诗,和者多名,作付载诗集。
庚寅(1830年),太夫子气养其父罗世茂逝世),葬祭盖礼黄沙坎。山顶有观音岩,石屋为丐盗楼止,先生经过默念“不如拆去贴壁盖瓦,可免一切”。是夜,大雷雨,石屋折裂有声。先生大惊,捐资另修,旋刻“古得胜山”四字于壁。
辛卯(1831年),邓厚甫(时任知县邓仁堃)先生 治延主讲书院辞,其实前任屡有关聘均未就也(之前已有多次拒聘)。门人伍濬祥,中北闱举人。壬辰(1832年),邓公大修城垣,为作城工记,因求办童试义卷及乡试宾兴皆允行。
癸巳(1833年),五十六岁,再作《城工长古百五十韵》,邓公后栖入都林殿撰勿村书付石刻,摹塌行于海内。九月成《珍珠航》四卷,《书差福海》一卷,付剡劂(刻印)。更请邓公培学宫后脉,修刘观堂墓,立尹珍汉儒故里碑,建古州坊,移古南坪坊于赶水。非邓公无此大力,非先生莫为赞成。瀛山僰水焕然一新。
甲午(1834年),劝姻戚廖春云弟兄捐资海棠义渡,凡费万四千金。杨慰农明府(时任巴县县令)虚心商酌,一应条款笔墨皆先生应付,勒石海棠溪岸,行人利赖无穷。门人伍辅祥、张文思(巴县人)中式(中举人),先生有“竞道老夫衣钵好,五魁(科举乡试中的前五名)分半在门墙”句实也。十二月,为邓公作宾兴记劝拨义卷,百金助北上孝廉,单寒士自小试至春闱皆分润焉。作《家训》二卷。
乙未(1835年),邓明府增修邑志,门人伍辅祥中进士官,工部。八月罗氏族谱成。时宋公花城位江津(宋灏任江津县令),先生劝立宾兴,从之。丙申(1836年),胞弟仪斋公作古,贫甚,先生为治葬具挥泪不禁。门人伍浚祥中进士官,户部。丁酉(1837年),作《禁宰劝善编》,毛觉生(时任綦江县令毛辉凤),先生促付梓。门人伍奎祥中试(中举人),先生大旬(60大寿)捧觞,四十余人未入泮者,不与作自寿诗,和者众多,毛公对联:“瀛山风雅斯文翼,蜀国人伦大老尊”,先生当之无愧。戊戌(1838年)九月,仁怀尊笏逆叛(仁怀县方家沟逆匪案),人情大骇,先生处以静镇,无远移者,有戊戌纪略付载邑志,旋著《山丝辑览》。
己亥(1839年),哨园师作古,先生痛念手足,自顾 然,形容顿减。
五月,登瀛山相公岭大刻“天际真人想”五字于石壁,棠与叔父昆山(吴世樊)、丹泉(吴世禧)两公皆从,丹泉公为画“瀛山远眺图”游寄京师,名辈最咏者多。
六月,刻《九峰文集》。
毛觉生明府因盗案,给各场照票每牛一只,买卖各出钱若干,存公欲以除弊而弊转甚,先生寄书立除之。
十月,明府作旌善亭首书(罗星排名第一),先生“明经修行,清德自高,复留心当世之务”。
庚子(1840年),再正邑志,节抄元史辽金志多卷。辛丑(1841年),六十四岁,《九峰制艺》四卷成。七月,移住花门(原为陈家产业,再之前为冉家祖业。罗星此时买入),读者仍从。癸卯(1843年),门人卿廷梁中试(中举人),一贫如洗,先生曲成之,终身感泣。甲辰(1844年),渝州新府志成(即道光癸卯年篡修的《重庆府志》,由时任重庆知府王梦庚修),出荣昌教谕寇宗手,先生叠函辨谬竟不改。是科(道光甲辰恩科乡试),棠中试(吴泽棠中举人)。
丙午(1846年),实倦于勤,从学者始息(69岁,不再收学生)。季鸾世兄入泮,手抄《流寇琐闻》《外夷传》《西洋事略》等卷。丁未(1847年),七十岁。二月,作五老会纪,以䪨语“五老游河太古春,香山洛社(指退隐者所居之处)事如新,花门我一称高会,四百三年五个人”。门人伍奎祥中进士,分发山右(江西),勉作清白吏。十二月,有自寿十二首,同门大会。戊申(1848年),补修金兰坝宋进士赵之才墓(宋进士,夫妻合葬今南桐镇金兰坝,邑进士、陕西按察史范器有墓志铭),并创修五里沟路(今后山河往永城方向)。巴县朱明府(时任巴县知县朱凤枟,浙江萧山进士,任上常微服视察各场镇,盗风顿息,老百姓取外号朱赶场)贴访沿修巴志,先生以心血不足辞。己酉(1849年),著《海疆戎务》一卷,盖西洋犯顺也。门人伍辅祥转员外为顺天同考官。庚戌(1850年),作行乐小像。三月,眼忽错,足软无力,从此不离药囊。
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七十四岁。五里沟路成,凡九百余丈,费百千,负虬人如出愁城。门人伍濬祥(和伍辅祥)兄弟同日记名御史,刻《九峰诗稿》《壬子诗集成》,并刻《律赋扎艺》及《沧海谈奇》。癸丑(1853年),宅外设义渡以便往来。门人张文思大挑(已经有举人身份但又没有官职的人的晋升考试)一等,改教补江安,棠得二等。甲寅(1854年),八月桐邑杨逆不靖(杨隆喜叛乱),先生避嚣瀛山。丙辰(1856年),七十九岁,咳甚痰多,精神益惫。重九日同人预祝八旬时,丹桂盛开,画《桂香宴图》䪨事也。门人伍辅祥转京,几道吏科给事中,棠(吴泽棠)署成都府学。
丁巳(1857年),八十岁,里磷祝匾曰“学者宗之”(该匾仍现存罗星五世孙(来孙)罗家均花门老宅基家中,落款为“族戚等顿首”)。
戊午(1858年),桐匪穆玉朋乱,正月二十四日夜,闻入川界,先生复避嚣于瀛山。二月二十四日因恙迎归,廿八日卯刻 养(咸丰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罗星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一岁)。同人咸集,三月六日葬先生于郑高山之钟秀园。
先生身体清瘦,音洪亮,济人利物,孜孜不倦,学博而惊,同人议请入乡贤祠(罗星于同治二年,即1863年,奉旨入祀),闻者咸以为无愧云。
附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附二:
罗星(公元1777年-1858年),号春堂,世茂子,綦江永城人,道光元年(1821年)辛巳恩科举人。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奉旨入祀乡贤祠。道光十九年,县令毛辉凤重修旌善亭,罗星列七人之首,旁注“明经修行,清德自高,复留心当世之务,足以誌其梗概”,又赠一联曰:“瀛山风雅斯文翼,蜀国人伦大老尊。”
少最颖悟,读书过目不忘。为文春华典丽,诗、歌、词、赋,色色工绝,得到四川学政赵佩湘,锦江山长姜锡嘏、陈太史铭等诸公赏识。家中藏书非常多,校勘注释写满页面。长年一编在手,至老不释,以故博通今古。听他谈辩,如“奴婢有三只耳朵”,无边无际,士人屈曲疲惫都不结束。
但科场不利,20岁才中秀才,24岁赴省城乡试起屡败屡考,直至44岁始中第九名举人。次年入京会试落榜,乃淡泊仕途,“林泉怡养,不履城市者四十年,历任邑侯求一见而不可得”。
居巴界百花湾筑九峰草堂授教著书却成绩斐然:受业者五百余人,御史伍辅祥、伍濬祥等进士,彭水训导吴泽棠,江安教谕巴邑张文思等举人都师从门下。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乡试放榜,学生伍辅祥、张文思两人中经魁举人(前五名),因此乐得手舞足蹈,出口成诗“竞道老夫衣钵好,五魁分半在门墙”。
还热心地方公义善举。遇禁私盐巡丁苛虐百姓,拟《积害十条》,力请上宪革除,乡民得以安宁。面对邑人私宰牛马现象严重,作《惜福》劝戒感化。引吴世宦兄弟捐银200两,改修监狱,使囚犯按罪行轻重分囚。邓仁堃任知县时,共同筹划创修城坦,砌金墉堤,立奎阁,及文庙、武庙、试院,建古南州坊,移古南平坊于赶水。建议邓公培修学宫后脉,置产备童试、义卷费,厚助到京会试举人。议修宋贤刘观堂、金兰坝进士赵之才墓,及劝进调知江津的宋灏设立宾兴等,皆获允行。更劝姻戚廖春溶捐一万四千两白银设置重庆海棠溪义渡,影响大而普惠远。晚年移居蒲河花门,捐修五里沟路900余丈,直接造福背煤苦力。
道光五年,县令宋灏创修县志,礼聘其专司编缉,“旁搜远攒,事必务实而砥厉廉隅”,仅用4个月即成12卷付梓,足见为文功底之深、速。
罗星著述较多,付印的有《诗选便读》6卷,《珍珠舫》4卷,《谈锋镜》1卷,《书差福海》1卷,《九峰制艺》4卷,《诗古文集》32卷,《沧海谈奇》1卷。手抄未刻的有《读史拾要》《海疆戎务》《流寇琐闻》《外夷传》《西洋事略》《蚕桑宝要》《家训》等不下百卷。
附三:
点击可跳转阅读
(一)跟着清代名儒走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