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字画艺术你了解多少?
徐悲鸿就是以奔马享名于世,代表作有《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八骏图》,好多地方都能看到。随着现在社会不断的发展,收藏已成为一种潮流。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 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 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
1933年起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此后重返南京,担任中 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 校校长,1950年任中 央美术学院院长。曾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 席。受西画训练,最擅长画马,栩栩如生。
徐悲鸿的中国画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山水、人物、鸟兽、花卉,无不落笔有神,刻划尽致。徐悲鸿在民族绘画传统的础上,吸取外来的艺术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坚持师法造化的写实传统。他提倡作画必须写实,画人做到“维妙维肖”。徐悲鸿的所谓“维妙维肖”,是指构成物象的精神本质,非表面形式之肖的自然描写。
悲鸿先生以画著世,学贯中西,尤以画马,堪称近代第 一。其书法以及诗文等诸技,相比就逊色一些,但也不弱,但书法称近代第 一,似乎很难得广泛认同。我书画同源,书法家和画家在用笔方面有相通的地方,好的画家和好的书法家,在“控笔”方面都有极深的功力;但画家和书法家的用笔,本质上还是有不少差别的,法度要求也不一样;徐悲鸿画名太盛,且不以书法见长,书法对于他而言,只是小技,所以徐悲鸿仅在魏碑上下过工夫,并不像专 业书法家那样在书法技法上过多投入,也不要求自己诸体兼善;徐悲鸿的书法水平,与鲁迅、郭沫若等相类似,大体都属于文人书法,不恪守书法法度,有独特个人风貌。
至于徐悲鸿的山水(风景)画创作实践,就相对较少。徐悲鸿倡导山水画的写实主义,具体实践是吸收西方水彩画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是“以墨当色”,他强调直接对大自然的写生,强调所画山水应体现当地的地貌特征,他的山水更像是写实的“彩墨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