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隶书到入国展只花了2年:最重要的是开始就选对了老师

问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学书法多久能入国展,斩获“兰亭”?

按照普遍的情况来算的话,少则五六年,多则三十年,甚至写了一辈子也入不了。

入国展斩获“兰亭”难吗?那些屡次被刷的书友应该觉得不容易吧。

不是故意要扎你心,而是想给你指条明路。

也许你会说:道理我都懂,可学起来哪有那么容易,自学起来总会“错路”走到底...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从学书小白到斩获兰亭奖

距离到底有多长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你的格局,藏着你的成与败。”

写书法就像做生意一样,如果没有格局,只欢呼于当前的小成就,那就姑且把书法当做个人爱好了。
有格局的人写书法当兴趣,却把作品写入国展,斩获“兰亭”。
他就是刘啸,说来你也许不信,从8岁开始“写着玩儿”,到斩获兰亭佳作奖,他“玩儿”了32年。
刘啸一直自嘲“自己是业余的”,也没有把获奖看得多重要。
得奖对刘啸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99年,25岁的刘啸就以一件行书作品入选了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并成为天津最年轻的中国书协会员。

轻松入国展,完成“从0到1”的突破

第五届兰亭奖得主、12届国展双体入展的刘啸老师

为你指点迷津,针对性解决投展创作的误区!

4月7日晚8点直播开讲,扫码进群可以免费听课哦,想要投展的书友们千万别错过!

刘啸老师一直自嘲“自己是业余的”,可就是自认为业余的他,早在1999年,25岁的刘啸就以行书作品入选了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并成为天津最年轻的中国书协会员

孙伯翔入古出新的“九”

让他拾起对书法的热爱

刘啸在父亲的要求下8岁开始练字,12岁学习篆刻,他的父亲还会为他另外布置硬笔书法作业,这个时候写书还不是他的兴趣,直到1990年左右,十几岁的刘啸在一次讲座上见到了书法家孙伯翔先生。

20多年过去,他仍能清楚地记得那场讲座的每个细节。“孙先生用笔写下了一个'九’字,叫我们辨认,我们看出是《张猛龙碑》里的'九’字。然后又写下了《杨大眼碑》《始平公造像》等好几个经典魏碑中的'九’字,我们都一一辨认了出来。他最后写下的'九’字,我们没能看出出处。”
刘啸顿了顿,提高了嗓门:“那是孙伯翔先生的'九’字!”
这次讲座给刘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20多年的书法道路,刘啸反对“为书法而书法”,也一直坚持着“入古出新”,更是以隶书、篆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国展的最大赢家
自己“双体”入展还带上4位“亲”学生 

作为书家,一专多能,应该是常态。但是在十二届国展这样竞争激烈的展览中,还能示展多项,更证明了这部分书家创作的全面。

刘啸的十二届国展作品,用了三种书体表现,用带格纸书写,最终得到评委的青睐。不仅自己双体入展,另外刘啸还带了4位学生入展十二届国展。 

刘啸老师12届国展入展作品(隶书)

刘啸老师12届国展入展作品(篆书)

其中有2位学员仅学了2年,分别以隶书与篆书入展。

学生入12届国展作品

学生入12届国展作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出现疑问:为什么刘啸老师能够带领学生“轻松”入国展,是否有什么入选诀窍呢?

这个不瞒你们说,刘啸老师还真的有诀窍...

轻松入国展,完成“从0到1”的突破

第五届兰亭奖得主、12届国展双体入展的刘啸老师

为你指点迷津,针对性解决投展创作的误区!

4月7日晚8点直播开讲,扫码进群可以免费听课哦,想要投展的书友们千万别错过!

刘啸老师说:“从最近十二届国展的评审来看,植根传统是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的重中之重。
评委在审视作品时,注重的是作品从哪里取法,有没有传统。所以对于初学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精准临摹,再集字创作。
构思创作时,要选一些既是传统文化经典,又不是脍炙人口的内容,这样更容易在各种展览中脱颖而出。”
不仅是在书写方面,刘啸老师在作品形式上也是多有研究。当代书法注重作品形式色彩是以展览为主要欣赏形式决定的。
刘啸老师认为设计参展作品,可不单单是字能写好的事情。很多书友,字写得很好,就是投稿落选,往往就是忽视了形式设计。
刘啸老师的每一件作品从形式上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十二届国展作品,用了三种书体表现。不管从拼接的样式,用纸的颜色,还是作品本身的章法形式,落款钤印,无不苦心孤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往墨池学员对刘啸老师课程的高度好评

无论是临帖、创作、国展投稿,刘啸老师都能给你一套实实在在的方法。刘啸老师之前在墨池开展的课程学员多达1.2w人,严谨的教学风格,点评作业时一针见血,受到学员们的热情追捧!

说太多不如你直接体验的好,墨池再次邀请到了刘啸老师,带来直播讲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