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成语的几个小贴士(很实用)
闭门留寇
“闭门留寇”在中医术语里,意思是有病邪在内,盲目进补,就等于关门留“贼”在屋内,一旦病邪留在体内就很难驱逐了。
俗语道:“冬天进补,春天上山打老虎。”,冬补胜似其他季节进补这是大家的共识。进补的原理很清楚:人体处于冬藏的状态,进补的营养容易吸收和贮藏。进补目的当然是为了强身健体。然而,任何进补之药只能“补偏救弊”,却不是万能的。倘若进补未能根据自身状况来调理,则会进补“失当”,乃至适得其反。尤其滥用补药或者进补过量,其后果难以预料。有道是:“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症不符,参茸亦毒。”大黄是一种具有泻下通便、泻火解毒,清利湿热的中药材,上火了,便秘了,大黄就能帮你忙,待体内毒素排出后,才能更好的吸收养分,所以“大黄亦补”。如果你久病初愈,一下子用了很多参茸骤补,这一虚一补的反差,反而要出问题。只因你身体底子太弱,只能一点点的逐步进补,大补就不适合。
如果你的身体本来就很棒,还补什么呢,再也没有比正常饮食更好的补药了。进补都是针对虚证而调理用药,无虚之人即便患病,中医也认为不宜进补。无虚进补,轻则是浪费补药,重则还可能造成种种问题。健康者滥吃人参鹿茸就会引起内热阳亢,过度兴奋,或出现烦热、鼻衄等症状。
老年人是进补最多的群体,也最容易发生进补失误。特别要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体质谨慎进补,千万不要跟着广告走,或道听途说。否则“一日误补,十日不复。”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明目张胆
“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不畏强暴,敢作敢为,本是一个褒义词,后来则用来比喻毫无顾忌、胆大妄为地做坏事,成了一个贬义词。
从中医学上讲,“明目”与“张胆”确有关系。中医认为,胆是 “六腑”之一,与“五脏”中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胆互为表里”。肝在五脏中开窍于目,故肝胆有病时,常反映到人的眼目上,如肝血不足,则眼目昏花、雀盲;肝胆有火,则目赤眵多等。胆的病症为“胆虚痰扰”和“胆经郁热”。前者的症状为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后者的症状有头侧痛,目眦肿,口苦咽干,头昏目眩,易怒,多梦等。可见,胆经有病不论虚实,均有头晕目眩、目眦肿痛等眼目病症。临证中,菊花茶加少许冰糖,即是较为理想的清肝胆、祛暑热、健脾胃的营养饮料。
可见,成语“明目张胆”,从中医学上讲,如改作“张胆明目”反倒更为贴切。
病入膏肓
南橘北枳
南橘北枳是出自《晏子春秋》里的一则典故。说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想设宴羞辱晏婴,于是宴会正兴时,突然有几名武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上来,楚王一看,故意大声问被绑的是何人,武士们齐声答是齐国人,因偷盗被绑。楚王当众问晏婴:是不是你们齐国人都爱偷盗呀?晏婴心知肚明,从容答道:我听说橘子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橘子,口味甘甜;若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不是橘子,尽管它们的样子非常相像,但味道又酸又涩,变成枳子了。各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因很简单,就在于两个地方的水土不同啊!有的人生长在齐国从来就不偷盗,可是一到了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环境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吗?晏婴说完,宴席上一片沉默,楚王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后来,“南橘北枳”就用来比喻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形容某种事物因环境的变化而异化。
成语引入中医,牵出“道地药材”这个专用词语。什么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那些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药材。中医治病很讲究道地药材的使用,一些病证,非道地药材达不到治疗效果。这是大自然赋予中药材的天性,也是中药材的神奇之处。
就如橘和枳,虽然都属芸香科柑橘亚属,但生长环境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性味和药效。橘,性味苦、辛、温,润肺生津,理气和胃,可作水果食用;枳,性辛温,味苦、酸,舒肝止痛、破气散结、消食化滞,因口感不好,只作中药应用。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要把此处的药材移植到彼处去生长,必然影响药材的品质。
类似道地药材还有很多,如山东的阿胶,四川的贝母,江苏的苍术,山西的黄芪,河南的地黄,吉林的人参,四川的黄连,云南的三七,内蒙的黄芪等等。一个真正好的中医,非常关注药材的产地,甚至苛刻到非道地药材不用。
汗流浃背
自汗不止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