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成语的几个小贴士(很实用)

闭门留寇

 “闭门留寇”在中医术语里,意思是有病邪在内,盲目进补,就等于关门留“贼”在屋内,一旦病邪留在体内就很难驱逐了。

体内邪滞,首当祛邪排毒,方可进补。拿感冒来说,就不宜随意进补,应该吃得清素一些,忌食油腻、粘滞、酸腥和各种滋补食品,以防“误补益疾”,把邪气留在体内。只有待到外邪已退,病情好转时再继续进补不迟。

  俗语道:“冬天进补,春天上山打老虎。”,冬补胜似其他季节进补这是大家的共识。进补的原理很清楚:人体处于冬藏的状态,进补的营养容易吸收和贮藏。进补目的当然是为了强身健体。然而,任何进补之药只能“补偏救弊”,却不是万能的。倘若进补未能根据自身状况来调理,则会进补“失当”,乃至适得其反。尤其滥用补药或者进补过量,其后果难以预料。有道是:“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症不符,参茸亦毒。”大黄是一种具有泻下通便、泻火解毒,清利湿热的中药材,上火了,便秘了,大黄就能帮你忙,待体内毒素排出后,才能更好的吸收养分,所以“大黄亦补”。如果你久病初愈,一下子用了很多参茸骤补,这一虚一补的反差,反而要出问题。只因你身体底子太弱,只能一点点的逐步进补,大补就不适合。

  如果你的身体本来就很棒,还补什么呢,再也没有比正常饮食更好的补药了。进补都是针对虚证而调理用药,无虚之人即便患病,中医也认为不宜进补。无虚进补,轻则是浪费补药,重则还可能造成种种问题。健康者滥吃人参鹿茸就会引起内热阳亢,过度兴奋,或出现烦热、鼻衄等症状。

  老年人是进补最多的群体,也最容易发生进补失误。特别要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体质谨慎进补,千万不要跟着广告走,或道听途说。否则“一日误补,十日不复。”

与闭门留寇相反的是“关门捉贼”,以经方中的小柴胡汤举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方中半夏、生姜以治胃,关了少阳之邪传变的第一道“门";人参、甘草、大枣补脾,关上了少阳之邪里传的第二道“门"。两道门尽关,又以柴胡清少阳经热,以黄芩清少阳腑热,邪祛热清,正所谓是“关门捉贼”!

明目张胆

“明目张胆”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不畏强暴,敢作敢为,本是一个褒义词,后来则用来比喻毫无顾忌、胆大妄为地做坏事,成了一个贬义词。

从中医学上讲,“明目”与“张胆”确有关系。中医认为,胆是 “六腑”之一,与“五脏”中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胆互为表里”。肝在五脏中开窍于目,故肝胆有病时,常反映到人的眼目上,如肝血不足,则眼目昏花、雀盲;肝胆有火,则目赤眵多等。胆的病症为“胆虚痰扰”和“胆经郁热”。前者的症状为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后者的症状有头侧痛,目眦肿,口苦咽干,头昏目眩,易怒,多梦等。可见,胆经有病不论虚实,均有头晕目眩、目眦肿痛等眼目病症。临证中,菊花茶加少许冰糖,即是较为理想的清肝胆、祛暑热、健脾胃的营养饮料。

可见,成语“明目张胆”,从中医学上讲,如改作“张胆明目”反倒更为贴切。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用来形容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膏肓”指哪里?中医里,把心尖部少量黄白色脂肪样的东西叫“膏”,有脂膏的意思。把心脏与膈膜之间的部分叫“肓”,用现代人体解剖学来解释,应该是在心脏与包膜之间的部位。换句话说,“膏肓”指的就是人体心包。心衰时,病人常会出现心包积液,就是积在心包里的。
中医认为,膏肓之处是人体最里面的部位,病由表及里,一旦进入这个部位,病就比较危重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有病属表,病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情较深重。从病情发展的势态上看,外邪由表及里,是病情渐重的表现,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情逐渐减轻的表现。所以,及时发现疾病并有效治疗,防止病情深入以致无可救药,至关重要。
膏肓穴。是位于人体后背第四、五胸椎旁开四横指处的一对穴位,是治疗各种虚劳和慢性病的主要穴位。当久病不愈或者身体衰弱时,施灸此穴,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南橘北枳

 南橘北枳是出自《晏子春秋》里的一则典故。说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想设宴羞辱晏婴,于是宴会正兴时,突然有几名武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上来,楚王一看,故意大声问被绑的是何人,武士们齐声答是齐国人,因偷盗被绑。楚王当众问晏婴:是不是你们齐国人都爱偷盗呀?晏婴心知肚明,从容答道:我听说橘子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橘子,口味甘甜;若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不是橘子,尽管它们的样子非常相像,但味道又酸又涩,变成枳子了。各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因很简单,就在于两个地方的水土不同啊!有的人生长在齐国从来就不偷盗,可是一到了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环境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吗?晏婴说完,宴席上一片沉默,楚王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后来,“南橘北枳”就用来比喻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形容某种事物因环境的变化而异化。

  成语引入中医,牵出“道地药材”这个专用词语。什么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那些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药材。中医治病很讲究道地药材的使用,一些病证,非道地药材达不到治疗效果。这是大自然赋予中药材的天性,也是中药材的神奇之处。

  就如橘和枳,虽然都属芸香科柑橘亚属,但生长环境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性味和药效。橘,性味苦、辛、温,润肺生津,理气和胃,可作水果食用;枳,性辛温,味苦、酸,舒肝止痛、破气散结、消食化滞,因口感不好,只作中药应用。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要把此处的药材移植到彼处去生长,必然影响药材的品质。

  类似道地药材还有很多,如山东的阿胶,四川的贝母,江苏的苍术,山西的黄芪,河南的地黄,吉林的人参,四川的黄连,云南的三七,内蒙的黄芪等等。一个真正好的中医,非常关注药材的产地,甚至苛刻到非道地药材不用。

汗流浃背

成语“汗流浃背”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典故叙述的是汉文帝想了解国情,便问右丞相周勃,每年审理案件多少,每年国库出入多少,周勃居然一问三不知,低着头,又羞又愧,急出一身大汗的故事。成语里的“浃”,是湿透的意思。
人体出汗分多种。因天气酷热,或因心里紧张着急,或因从事体力劳动而出一身大汗,均属正常生理现象。而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平白无故就出汗,甚至到达汗流浃背的程度,这就需要查找原因了。
现代医学里有许多疾病能够引起汗流浃背。比方结核病活动期、久病之后、心脏病,甲亢、风湿热、更年期综合症等,均可导致多汗、大汗现象。
中医把汗出反常分为自汗、战汗、盗汗、绝汗、闭汗等几种类型。前四种归于汗多,后一种归于无汗。人在清醒时平白无故出汗较多,称为自汗;高烧全身战栗后出汗,称为战汗;睡着后出汗较多,称为盗汗;病况危重时而汗流浃背,称绝汗,又称脱汗,是病重之危象;无论怎样活动也不出汗的,称为闭汗。

自汗不止分原因:

清醒时经常汗流浃背,咱们把它归于自汗的规模。尽管感觉是平白无故出汗,事实上,自汗的原因许多,气虚、血虚、阳虚、痰湿,都可能是成为自汗的原因,但以气血亏虚较为多见。
自汗原因不同,伴随症状也有不同。阳虚自汗的人一般怕冷;痰湿自汗则身重困倦,阴天更甚;伤风自汗可伴有伤风症状;心虚自汗可同时伴有怔忡恍惚的出现;肝热自汗会有失眠和口苦;肾虚自汗可伴有腰膝酸软;肺虚自汗多伴有咳喘;脾虚自汗可同见疲倦少食。假如结合脉诊和舌诊,也都各有特点。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假如长时间大汗,会伤及阴血,终究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身体不适。
长时间汗流浃背的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留意:一是规则健身,提高机体免疫力;二是合理调配饮食,吃些红参、当归、黄芪、大枣等调补气血的膳食;三是不过劳,确保充足的睡觉;四是经常按揉合谷穴及足三里。合谷穴对止手汗作用显著。足三里有调度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五是必要时找中医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中医药对自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