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马斯洛需求五个层次分别是:
一、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三、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四、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五、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此文来自百度。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从众心理。
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但实验结果也显示,被试者的反应多种多样,有25%的被试从头到尾都坚持着自己的判断,没有受到影响,而50%以上的被试则在超过六次的实验中都听从了实验合作者的错误判断,甚至还有5%的被试在每一场实验中都展示出了对错误判断的盲从。将从众行为出现的总次数除以被试数目再除以实验次数,得到的从众行为发生率约为33%,也就是三分之一。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M.E.P)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但科学家也发现,有一些个体,不管遭遇多少打击,依然能主动逃避痛苦。于是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个体的特征,发展出了强调积极关注的“积极心理学”。
冰山理论
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对冰山理论的理解可以结合我们对一个人的“底层逻辑”来理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往往是底层逻辑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一个人深层次的自我需要、观念和渴望,是外在行为、反应和感受的根源。看清楚一个人的“底层逻辑”,就能更好地理解一个人的外在表现。
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的东西。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1]。
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在亲子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认为“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然而心理学家则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客观实事求是的“肯定”,往往比“批评”更能激励孩子上进、积极关注比否定批评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当然,在给予孩子肯定时,应该客观公正,不应夸大其实,否则也可能导致反面效果。如确实有需要批评的,可以选择“先贬后褒”的策略。阿伦森效应也适用于员工绩效管理。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
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必须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将用人权放在一个可能直接影响或触犯掌握用人权的人的手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虚假同感偏差也被称为“孕妇效应”,就像一个人没怀孕之前不会觉得路上有很多孕妇,一旦怀孕了就会发现路上有很多孕妇。“孕妇效应”也反映了网络言论的群体情绪高涨的效应,比如我们更关心“两性话题”的文章,就会发现看哪里都是“两性话题”,要是我们更关心“爱国主义”的新闻,就会发现看哪里都是“爱国主义”话题的新闻。
人类难以避免的“十大心理效应”是:鸟笼逻辑、破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晕轮效应、霍桑效应、习得性无助实验、证人的记忆、罗森塔尔效应和虚假同感偏差。
海马效应
生活中,走到某一个地方有没有一种以前自己来过的的感觉,很模糊印象。但是这种感觉却很真实。很像在梦境中见过,但是忘记了。来到了同一地点,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种神奇的现象叫做海马效应,因为人脑的记忆细胞记录一起看到的信息,即使你忘记了,但会保留在潜意识中,当你身处同一定的时候,细胞会调用一切有关的信息出来与记忆细胞重合,组成一种类似相似的场景。
所以,很多人喜欢“好像在哪里见过你”来搭讪。
这种现象很多人都有过,人脑的意识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极度抽象的思考,而在这过程中会有一种“从前遇到过、经历过”的感觉,其实是意识模糊了某些环境因素,让人产生一种“预见过未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