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楠:《歷代名畫記》“古之秘畫珍圖”的兩種文獻來源

《歷代名畫記》“古之秘畫珍圖”的兩種文獻來源馬楠清華大學歷史系  提要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述古之秘畫珍圖”,部分內容出自《開元群書四部錄》或毋煚《古今書錄》,其餘大部分內容或本於《七志》圖譜志。唐志以外的“秘畫珍圖”以劉宋爲下限;部分見於《隋志》或《隋志》之“梁有”,部分則不見於《七錄》《隋志》著錄;讖緯與陰陽類混排不分,合於《七志》《七錄》分類特點,與《隋志》讖緯與六經同部的體例有別;兵書類成書均在南齊之前,上述特徵均指向《七志》圖譜志。關鍵詞:歷代名畫記 開元群書 四部錄 七志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述古之秘畫珍圖”,[1]多爲陰陽、圖讖、兵書、地理、圖讚、本草,與卷四至卷十列敘軒轅周秦至唐代畫作邈不相應,與謝赫、郭若虛等書所載性質也不相同。張學謙認爲此篇所記,張彥遠“並未親睹,而是從其他文獻抄出書名帶有'圖’字者”,[2]是非常正確的意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述古之秘畫珍圖”(下簡稱“張圖”)自云九十七種(實爲九十六種),所謂“古之秘畫珍圖”中第77至第93凡十七種可以確認與《舊唐志》密切相關,應當出自《開元群書四部錄》或毋煚《古今書錄》:張圖序號張圖舊唐志77三禮圖十卷,阮諶等撰。又十二卷,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勅有司撰,左武候執旗侍官夏侯朗畫。【隋志禮類】三禮圖九卷鄭玄及後漢侍中阮諶等撰【舊唐志禮類】三禮圖十二卷夏侯伏朗撰[3]78忠孝圖二十卷。唐故凉州都督李襲譽貞觀三年撰。奏上嘉之并傳贊。【舊唐志雜傳】忠孝圖傳讚二十卷李襲譽撰79爾雅圖上下兩卷。陳尚書令江灌字德源,至武德中爲隋州司馬,并著爾雅贊二卷音六卷。[4]【隋志論語】爾雅音八卷祕書學士江漼撰【舊唐志小學】爾雅圖贊二卷江灌注80漢明帝畫宫圖五十卷。第一起庖犧五十雜畫贊。漢明帝雅好畫圖,别立畫官,詔博洽之士班固賈逵輩取諸經史事,命尚方畫工圖畫,謂之畫贊,至陳思王曹植爲贊傳。【舊唐志雜傳】畫讚五十卷漢明帝撰81益州學堂圖十。畫古聖帝賢臣七十子。後代又增漢晉帝王名臣,蜀之賢相牧守,似東晉時人所撰。【隋志雜傳】蜀文翁學堂像題記二卷【舊唐志雜傳】益州文翁學堂圖一卷82魯廟孔子弟子圖五,是魯國廟堂東西廂畫圖。【舊唐志雜傳】孔子弟子傳五卷83傳國璽圖一。姚察撰并記。【舊唐志儀注】傳國璽十卷姚察撰84洛陽圖一名楊宫圖狀。楊佺期撰。【隋志地理】洛陽圖一卷晉懷州刺史楊佺期撰[5]【舊唐志地理】洛陽圖一卷楊佺期撰85區宇圖一百二十八卷。每卷首有圖,虞茂氏撰。[6]【隋志地理】隋區宇圖志一百二十九卷【舊唐志地理】區宇圖一百二十八卷虞茂撰86職貢圖一。外國酋渠諸蕃土俗本末,仍各圖其來貢者之狀,金樓子言之。梁元帝畫。【舊唐志地理】職貢圖一卷梁元帝撰87中天竺國圖有行記十卷。圖三卷,明慶三年王玄策撰。【舊唐志地理】中天竺國行記十卷王玄策撰88祥瑞圖十卷,起天有黃道,失撰者。【隋志五行】祥瑞圖十一卷【舊唐志雜家】祥瑞圖十卷89符瑞圖十卷。行日月楊廷光。并集孫氏、熊氏圖。[7]【舊唐志雜家】符瑞圖十卷顧野王撰90白澤圖一卷。三百二十事,出抱朴子。黃帝廵東海而遇之。【隋志五行】白澤圖一卷【舊唐志五行】白澤圖一卷91古今藝術圖五十卷。既畫其形,又說其事,隋煬帝撰。[8]【隋志小說】古今藝術二十卷【舊唐書雜藝術】今古術藝十五卷92靈秀本草圖六,起赤箭,終蜻蜓。源平仲撰。【隋志醫方】靈秀本草圖六卷原平仲撰【舊唐志醫術】靈秀本草圖六卷原平仲撰93本草圖二十五。其形狀蘇敬撰,明慶中事。【舊唐志醫術】本草圖經七卷蘇敬撰另外07爲“《遁甲開山圖》王粲”,據《舊唐志》著錄當作王琛,王琛多有五行、曆算類著述,其人入隋,[9]《隋志》有《遯甲開山圖》一卷,亦當爲生人不著撰人。此條著錄應當也同《舊唐志》相關,則共有十八種。上述十八種“秘畫珍圖”中,《傳國璽圖》等僅有《舊唐志》與之對應,而《隋志》與《舊唐志》記載有異的部分,《歷代名畫記》皆同於《舊唐志》,如《爾雅圖》撰人誤作江灌;《區宇圖》作一百二十八卷,又題虞茂;《符瑞圖》十卷云集孫柔之、熊理圖,都可以排除來自《隋志》的可能。同時,《歷代名畫記》其他部分述及虞世南和顯慶年號並不避諱,作“虞茂氏”、“明慶”是僅見於卷三“述古之秘畫珍圖”的現象,說明這部分當有底本來源。排除《隋志》之後,就只可能是來源於《開元群書四部錄》或《古今書錄》,而“述古之秘畫珍圖”部分的小注,也很有可能來自《開元群書四部錄》或《古今書錄》解題。《舊唐志》地理類又有《湘州圖記》一卷、《潤州圖經》二十卷孫處玄撰、《周地圖》九十卷、《隋圖經集記》一百卷郎蔚之撰、《長安四年十道圖》十三卷、《開元三年十道圖》十卷、《劍南地圖》二卷,儒家類又有《魯史欹器圖》一卷劉徽撰,這些著錄沒有被張彥遠採入《歷代名畫記》之秘畫珍圖,可能是張氏疏漏,也可能是張氏據《開元群書四部錄》採入而毋煚《古今書錄》又有修訂增補。而除此十八種以外,其餘七十八種基本屬於劉宋以前的畫作,也就是張彥遠所謂的“上古”和“中古”。沈曾植以爲,“秘畫珍圖”大部分本於《七志》圖譜志:[10]詳張氏所列各圖,除唐人所繪數圖外,其餘大都唐代所不傳,且見《隋志》者有之,不見《隋志》者有之。自云“略舉其大綱”,“尚未盡載”,疑其所掎摭,爲王儉《七志》。蓋《七志》有圖譜一門,阮孝緒《七錄》則以圖譜分隸各類,《隋志》正用孝緒例。張氏專錄諸圖,不惟有出《隋志》外者,且有出梁志外者,則其據齊志可推而得也。《七志》圖譜單列一志,《七錄》《隋志》則“隨其名題,各附本錄”。[11]《七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七錄》編纂,《七錄》又在分類體系、著錄形式和通計亡書等方面全面影響了《隋志》。我們以沈說爲基礎,審視《歷代名畫記》中唐志以外的七十八種“秘畫珍圖”,認爲確與《七志》性質相合,最有可能來自《七志》圖譜志。支持沈曾植判斷的是,這七十八種“秘畫珍圖”,部分見於《隋志》或《隋志》中的“梁有”,部分則不見於《隋志》、也不見於《隋志》中的“梁有”(《隋志》“梁有”部分一般認爲來自《七錄》),能符合這一要求的書目也只有《七志》圖譜志。從分類特點來看,七十八種“秘畫珍圖”最突出的特點是讖緯類和陰陽類相互交錯,符合王儉《七志》陰陽志“紀陰陽圖緯”,[12]阮孝緒《七錄》術伎錄之內有讖緯部的特點,與《隋志》以來讖緯與六經同部的體例絕不相同。張圖讖緯類:張圖序號張圖隋志經部異說類[13]01龍魚河圖河圖龍文一卷03五帝鈎命決圖梁有五帝鉤命決圖一卷,亡04孝經祕圖梁有孝經古祕援神二卷,孝經古祕圖一卷,亡05孝經左契圖梁有孝經左右契圖一卷,亡06孝經雌雄圖梁有孝經雌雄圖三卷孝經異本雌雄圖二卷,亡28河圖十三,又八卷河圖二十卷。梁河圖洛書二十四卷目錄一卷,亡29詩緯圖一詩緯十八卷魏博士宋均注。梁十卷30春秋圖一梁有古今春秋盟會地圖一卷,亡31孝經䜟圖十二梁有孝經古祕圖一卷,孝經左右契圖一卷,孝經雌雄圖三卷,孝經異本雌雄圖二卷,孝經分野圖一卷,孝經内事圖二卷,孝經内事星宿講堂七十二弟子圖一卷,口授圖一卷,亡。32浸譚泥(潛潭巴)圖七梁有春秋緯三十卷宋均注48河圖括地象圖十一河圖二十卷。梁河圖洛書二十四卷目錄一卷亡上表中04-06孝經諸圖可能與31孝經䜟圖重出。《春秋緯》三十卷宋均注是否有圖亦未可知。但依然可認爲秘畫珍圖所載基本見於《隋志》,且多爲梁有而貞觀亡。張圖陰陽類:張圖序號張圖隋志子部天文、五行類02(大)[六]甲隱形圖(五行)梁又有六甲隱形圖五卷,亡[14]23五星八卦二十八宿圖無[15]24十二星宫圖三無25日月交會九道圖(天文)梁又有日月本次位圖一卷26分野璇璣圖八無27望氣圖一(天文)梁有雜望氣經八卷候氣占一卷33八卦八風十二時二十八宿音律圖七十一無34周公成壞吉凶圖一(五行)相宅圖八卷35妖怪圖四無[16]36相宅園地圖一(五行)相宅圖八卷37黃帝樊薛許氏相圖一(五行)雜相書九卷 相書圖七卷亡38陰陽宅相圖一(五行)相宅圖八卷[17]39馬像圖八無40三王相鷹圖一無41療馬百病圖四無42老子黃庭經圖一無43大(蒐)[隗]神芝圖十二[18]無44黃帝昇龍圖一[19]無45山海經圖六又鈔圖一(地理)山海經圖讚二卷郭璞注47大荒經圖二十六(地理)山海經圖讚二卷郭璞注52古瑞應圖二(五行)瑞應圖二卷。瑞圖贊二卷64渾天、宣夜圖各一無65日月交會圖一鄭玄注(天文)梁有日月交會圖鄭玄注一卷66章賢十二時雲雨氣圖一(天文)梁有章賢十二時雲氣圖二卷67十二屬神圖一(五行)梁有十二屬神圖一卷,亡74占日雲氣圖京兆夏氏、魏氏並有。(天文)夏氏日旁氣一卷許氏撰,梁四卷。魏氏日旁氣圖一卷。日旁雲氣圖五卷75二十八宿分野圖一(天文)二十八宿分野圖一卷76風角五音圖(五行)風角五音圖二卷94易狀圖一無95靈命本圖二無96辯靈命圖一無[20]上表中《隋志》“梁有”失載近半,貞觀時更是闕佚大半。依照《七略》《漢書·藝文志》舊例,天、地分居數術略首尾,即天文(含氣象)爲數術略之首,形法如《山海經》與宮宅、相人、相刀劍六畜之書居數術略之末。《七略》《漢志》的數術略對應王儉《七志》的陰陽志、阮孝緒《七錄》的術伎錄。張圖順序顯然有陰陽類與讖緯類相互交錯的特點,《七略》《漢志》不載讖緯,而南朝時讖緯歸入陰陽數術類,王儉《七志》陰陽志即“紀陰陽圖緯”,[21]阮孝緒讖緯部則在《七錄》術伎錄之中,次天文部之後,與唐初《隋志》以來讖緯與六經同部體例絕不相同。《南史·阮孝緒傳》稱梁武帝時“禁畜讖緯,孝緖兼有其書,或勸藏之……客有求之,答曰:'己所不欲,豈可嫁禍於人。’乃焚之。”[22]《隋志》經部異說類小序則稱:“至宋大明中,始禁圖讖,梁天監已後,又重其制。及高祖受禪,禁之踰切。煬帝卽位,乃發使四出,搜天下書籍與讖緯相涉者,皆焚之,爲吏所糾者至死。自是無復其學,祕府之內,亦多散亡。”[23]那麼上述圖讖之書更可能來自王儉元徽年間錄秘府所藏、阮孝緒輯錄宋齊以來公私墳籍名簿,而非民間更有造作。此外天文類圖書也透露出若干信息。張圖64爲渾天、宣夜圖各一,案“古之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蓋天之說,卽周髀是也”,[24]“梁武帝於長春殿講義,別擬天體,全同周髀之文,蓋立新意,以排渾天之論而已。”[25]渾天、宣夜兩說在三國吳地流行,永嘉之亂後依然在南人中流傳不絕,被唐長孺先生視作南方學術保守,多沿承漢代象数易、神仙、讖緯、天體、禮學傳統的例證。[26]如吳時陸績作渾天圖,王蕃製渾儀,晉成帝時有會稽虞喜因宣夜之說作《安天論》等。梁武帝排斥渾天之說,主張周髀蓋天之說,渾天、宣夜圖應當也是武帝之前產生、流行的文獻。又兵書類:張圖序號張圖隋志子部兵書類18蚩尤王子兵法營陣圖(兵陰陽)梁有黃帝蚩尤兵法一卷,亡19魯班攻戰器械圖無20黃帝攻法圖(兵陰陽)吳有道占出軍決勝負事一卷梁二卷又黃帝出軍雜用決十二卷,風氣占軍決勝戰二卷太史令吳範撰[27]21伍胥水戰圖無[28]22吳孫子兵法雲氣圖(兵權謀)孫子兵法雜占四卷62孫子八陣圖一(兵權謀)梁又有孫子八陣圖一卷,亡63太一三宫用兵成圖二(兵權謀)太公三宮兵法一卷梁有太一三宮兵法立成圖二卷72吳孫子牝牡八變陣圖二(兵權謀)吳孫子牝八變陣圖二卷73黃石公五星圖玄圖一(兵權謀)黃石公五(壘)[曐]圖一卷基本可分作兩段,前半與兵陰陽相關,後半與兵權謀相關。兵書在曹魏時期特別流行,東晉以後似乎很少有新書產生,此類書籍大多作者不詳,時代也不明確,兵權謀最後一種爲“《魏武帝兵法》一卷,梁有《魏時羣臣表伐吳策》一卷,《諸州策》四卷、《軍令》八卷不著撰人”,兵陰陽最後一種爲“《雜占》八卷,梁有《推元嘉十二年日時兵法》二卷,《逆推元嘉五十年太歲計用兵法》一卷”,均在南齊以前。此外,張圖中又有08甘泉宫圖漢武、[29]09漢麟閣圖二:武帝一宣帝一、[30]10鴻都門圖孔聖七十子,[31]與80漢明帝畫宫圖、81益州學堂圖、82魯廟孔子弟子圖下小注詳備顯然有別,且不似南齊時尚有原圖,反而類於西晉荀勗《中經新簿》圖讚的內容。《七志》“條《七略》及(兩)漢《藝文志》、(晉)《中經簿》所闕之書”別爲一錄,列於經典志至圖譜志“七志”之後,[32]是否因此與圖譜志與《中經簿》“闕書”相混,也未可知。當然,《隋志》簿錄類著錄有《陳祕閣圖書法書目錄》一卷、《名手畫錄》一卷。前者即《歷代名畫記》所謂“天嘉中陳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陳,命元帥記室參軍裴矩、高熲收之,得八百餘卷”,[33]然與上述圖畫多讖緯、陰陽、兵書不合。後者既云“名手”,或如姚振宗所云,即《歷代名畫記》所謂“桓玄性貪好奇,天下法書名畫必使歸已。及玄簒逆,晉府真迹玄盡得之。何法盛《晉中興書》云:'劉牢之遣子敬宣詣玄請降,玄大喜,陳書畫共觀之。玄敗,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載焉。’南齊高帝科其尤精者,錄古來名手,不以遠近爲次,但以優劣爲差,自陸探微至范惟賢四十二人,爲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聽政之餘,旦夕披玩”,[34]與上述圖畫多作者不詳亦相不合。綜上,我們認爲,沈曾植說很可能是成立的,即《歷代名畫記》卷三“述古之秘畫珍圖”部分來源於《開元群書四部錄》或《古今書錄》,其餘則多本《七志》圖譜志。本文原刊于《歷史文獻研究》第46輯,如需引用,請參考原文(其中“同時,《歷代名畫記》其他部分述及虞世南和顯慶年號並不避諱,作'虞茂氏’、'明慶’是僅見於卷三'述古之秘畫珍圖’的現象,說明這部分當有底本來源。排除《隋志》之後,就只可能是來源於《開元群書四部錄》或《古今書錄》,而'述古之秘畫珍圖’部分的小注,也很有可能來自《開元群書四部錄》或《古今書錄》解題”一段,發表版脱漏“的現象,說明這部分當有底本來源。排除《隋志》之後,就只可能是來源於《開元群書四部錄》或《古今書錄》,而'述古之秘畫珍圖’部分”一句,特此說明。)[1]據《明嘉靖刻本歷代名畫記》,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9年,第96-102頁。[2]張學謙:《六朝至隋唐間東漢圖讖流傳與散佚的目錄學考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20年01期。[3]《宋史》卷四三一《聶崇義傳》亦云“《四部書目》內有《三禮圖》十二卷,是隋開皇中敕禮官修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2795頁。[4]《陳書·江總傳》“第七子漼,駙馬都尉、祕書郞、隋給事郞,直祕書省學士。”姚振宗以爲《歷代名畫記》“尚書令”或誤題江總銜名,或江下敚“總子”二字。(《隋書經籍志考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63-364頁)《舊唐書》誤作江灌,又《爾雅圖贊》二卷下即《爾雅音》六卷。《歷代名畫記》同於《舊唐志》。[5]錢大昕云:“按晉無懷州,當是雍州之譌。”(《廿二史考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57頁。)[6]據《隋書》卷六七《虞世基傳》“虞世基字茂世,會稽餘姚人也。”(中華書局,1973年,第1569頁)兩犯唐諱,故《舊唐志》、《歷代名畫記》云“虞茂”(《隋書經籍志考證》,第973頁)。《隋志》可能有生人不載撰人的體例,因而不著撰人。(說詳馬楠《<隋書·經籍志>雜考三則》,《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9年06期)[7]《隋志》“梁有孫柔之《瑞應圖記》、孫氏《瑞應圖贊》各三卷,亡”,《舊唐志》有《瑞應圖記》二卷孫柔之撰、《瑞應圖贊》三卷熊理撰。《歷代名畫記》云“集孫氏、熊氏圖”,與《舊唐志》同。[8]《歷代名畫記》作五十卷,當與《舊唐志》十五卷相關。[9]《隋書》卷四四《楊綸傳》“呼術者王琛而問之”(第1222頁),姚振宗以爲當即其人。(《隋書經籍志考證》,第1408頁)[10]沈曾植:《海日樓札叢》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38-339頁。[11]阮孝緒《七錄序》,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本,第37頁。[12]《隋書·經籍志》總敘,第906-907頁。[13]對應《隋志》部分參考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14]見《抱朴子·雜應篇》,《隋書經籍志考證》,第1517頁。[15]《淮南子·天文》有五星、八風、二十八宿。(《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第178頁)[16]《隋志》五行類《白澤圖》一卷前一種爲《大智海》四卷,姚振宗以爲“似亦言怪異之物之形相者”,以張圖《妖怪圖》當之。第1532頁。[17]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於《相宅圖》八卷下云“張氏《名畫記》敘古來祕畫珍圖有《周公成壞吉凶圖》、《相宅園地圖》、《陰陽宅相圖》各一卷,疑出是書。”(第1527頁)案《周禮》大司徒職:“以土宜之灋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孫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2015年,第859頁)因以相宅事屬周公。又三書分別爲祕畫珍圖的34、36、38,可能原書爲上下兩行分別書寫,刊刻時誤以上下爲序。[18]《抱朴子内篇》卷一八《地真》云:“北到洪隄,上具茨,見大隗君黄蓋童子,受神芝圖”,則蒐字當作隗。《抱朴子内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324頁。[19]《漢書·律曆志》注引西晉臣瓚曰:“黃帝聖德,與神靈合契,升龍登仙,故曰合而不死。題名宿度,候察進退。史記曰'名察宿度’,謂三辰之度,吉凶之驗也。”中華書局,1962年,第976頁。[20]姚振宗以爲94-96三種對應《隋志》(五行類)《張掖郡玄石圖》一卷高堂隆撰,《張掖郡玄石圖》一卷孟衆撰,梁有《晉玄石圖》一卷、《晉德易天圖》二卷,亡。即《三國志·魏書·明帝紀》青龍三年裴注引《魏氏春秋》:“是歲張掖郡删丹縣金山玄川溢涌,寶石負圖,狀象靈龜,廣一丈六尺,長一丈七尺一寸,圍五丈八寸,立于川西。有石馬七,其一仙人騎之,其一羈絆,其五有形而不善成。有玉匣關蓋於前,上有玉字,玉玦二,璜一。麒麟在東,鳳鳥在南,白虎在西,犧牛在北,馬自中布列四面,色皆蒼白。其南有五字,曰'上上三天王’;又曰'述大金,大討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馬一匹在中,大吉開壽,此馬甲寅述水’。凡'中’字六,'金’字十;又有若八卦及列宿孛彗之象焉。”又引《搜神記》“初,漢元、成之世,先識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當有開石於西三千餘里,繫五馬,文曰“大討曹”。及魏之初興也,張掖之柳谷,有開石焉,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文備於太和,周圍七尋,中高一仞,蒼質素章,龍馬、麟鹿、鳳皇、仙人之象,粲然咸著,此一事者,魏、晉代興之符也。至晉泰始三年,張掖太守焦勝上言,以留郡本國圖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謹具圖上。按其文有五馬象,其一有人平上幘,執戟而乘之,其一有若馬形而不成,其字有'金’,有'中’,有'大司馬’,有'王’,有'大吉’,有'正’,有'開壽’,其一成行,曰'金當取之’。”又《魏書·張臶傳》“靑龍四年辛亥詔書:'張掖郡玄川溢涌,激波奮蕩,寶石負圖,狀像靈龜,宅于川西,嶷然磐峙,倉質素章,麟鳳龍馬,煥炳成形,文字吿命,粲然著明。太史令高堂隆上言:古皇聖帝所未嘗蒙,實有魏之禎命,東序之世寶。’事頒天下。任令于綽連齎以問臶,臶密謂綽曰:'夫神以知來,不追已往,禎祥先見而後廢興從之。漢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興徵祥乎。此石,當今之變異而將來之禎瑞也。’”(《三國志》,中華書局,1982,第106-107、361頁)《晉書·武帝紀》泰始三年四月“夏四月戊午,張掖太守焦勝上言,氐池縣大柳谷口有玄石一所,白畫成文,實大晉之休祥,圖之以獻。詔以制幣吿于太廟,藏之天府。”(《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第55頁)可備一說,詳《隋書經籍志考證》,第1522-1524頁。又張圖58爲《搜神記圖》,似即上文裴注所引;又《文選》卷五四劉峻《辯命論》李注引《搜神記》曰:“程猗說石圖曰:金者晉之行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56頁。[21]《後漢書·方術列傳》章懷太子注引《今書七志》有《師曠》六篇、有《遁甲經》、有《武王須臾》一卷,亦當在此類。[22]《南史》卷六六《阮孝緖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1895頁。[23]《隋書》卷三二《經籍志》,第941頁。[24]《隋書》卷一九《天文志》,第505頁。[25]《隋書》卷一九《天文志》,第507頁。[26]唐長孺《讀抱朴子推論南北學風的異同》,《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中華書局,2012年,第345頁。[27]《藝文類聚》卷二引《黄帝占軍訣》曰“攻城,有虹從外南方入飲城中者,從虹攻之,勝。白虹繞城不匝,從虹所在,乃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8頁)《初學記》卷二二引《黃帝出軍決》曰:“有所攻伐。作五采牙幢。靑牙旗引往東。赤牙旗引往南。白牙旗引往西。黑牙旗引往北。黃牙旗引往中。此其義也。”(中華書局,2004年,第524頁)皆說攻戰之事。[28]《文選》卷二二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李注引“《越絕書》伍子胥水戰兵法內經曰:'大翼一艘,廣一丈五尺二寸,長十丈;中翼一艘,廣一丈三尺五寸,長五丈六尺;小翼一艘,廣一丈二尺,長九丈。’”卷三五張協《七命》李注引“《越絕書》伍子胥水戰兵法內經曰:'大翼一艘,長十丈;中翼一艘,長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長九丈。’”(第1054、1601頁)《史記》正義引《七錄》:“《越絕》十六卷,或云伍子胥撰。”中華書局,1982年,第2162頁。[29]甘泉宮有周公負成王圖、李夫人圖、休屠王閼氏圖。周公負成王圖見《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宫,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羣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第1985頁。李夫人圖見《漢書》卷九七《外戚傳》“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於甘泉宮”,第3951頁。休屠王閼氏圖見《漢書》卷六八《金日磾傳》日磾母“病死,詔圖畫於甘泉宮,署曰'休屠王閼氏。’日磾每見畫常拜,郷之涕泣,然後乃去”,第2960頁。[30]《漢書》卷五四《蘇武傳》“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張晏注:“武帝獲麒麟時作此閣,圖畫其象於閣,遂以爲名”,第2468-2469頁。[31]《後漢書》卷六〇《蔡邕傳》“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諸生皆勑州郡三公舉用辟召,或出爲刺史、太守,入爲尚書、侍中,乃有封侯賜爵者,士君子皆恥與爲列焉。”第1998頁。[32]說詳張固也:《<七錄序>探微二則》,《古典目錄學研究》,第62-65頁。[33]《明嘉靖刻本歷代名畫記》,第11頁。[34]《明嘉靖刻本歷代名畫記》,第9-10頁。

(0)

相关推荐

  • 王齊洲:中國文學觀念的發生

    王齊洲:中國文學觀念的發生 王齊州先生 一 文學觀念是對文學普遍本質或屬性的認識.它既是文學理論的核心,文學批評的指南,也是文學史研究的基礎.高校現行的文學理論教材雖有關於文學觀念的論述,但關注點隻在 ...

  • 歷代名公詠懷素

    歷代名家詠懷素 大愚:看罷歷代詠懷素書,觀今之書評,多何其陋也. 草书歌行 李白 [唐代]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 ...

  • 歷代繪畫·數字化教學資源庫43——宋 趙伯駒 《江山秋色圖卷》

    總第43期 // 280幅歷代繪畫名作    一座數字化資源庫 //   作品欣賞 宋  趙伯駒  江山秋色圖卷 絹 長卷 55.6cm×324cm 2019-04-24,己亥三月二十.讀南宋趙伯駒江 ...

  • 上 博 庫 房 曆 代 名 畫

    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若看山水.墨竹.梅兰.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游戏翰墨,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 ...

  • 5 0 0 幅 高 清 圖 看 遍 上 博 庫 房 曆 代 名 畫

    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若看山水.墨竹.梅兰.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游戏翰墨,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 ...

  • 牛 年 初 三 賞 歷 代 牛 畫 , 願 牛 氣 沖 天

    <丰稔图> 唐 · 韩滉   故宫博物院藏  <丰稔图>局部  唐 · 韩滉   故宫博物院藏  <丰稔图>局部  唐 · 韩滉   故宫博物院藏  <五牛图 ...

  • 茶 入 畫 , 畫 釋 茶 : 最 美 歷 代 茶 畫 集 錦

    明 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所谓"宾主设礼,非茶不交". 以茶待客, 是历代中国人社交的首选. <撵茶图> 局部 喝着茶的中国人, 进一步是繁器重礼的大唐权贵 ...

  • 新書丨《宋刻宋拓〈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輯存》(附:李宗焜先生附記)

    宋刻宋拓<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輯存(全2冊) 作者:[宋] 薛尚功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1年9月 定價:1280元 ISBN:9787101152401 內容簡介 北京大學 ...

  • 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个平台,有不少项目等着你参与5月14号杭州有一场项目对接峰会报名火热进行中,席位有限,参加从速报名咨询联系人刘经理:195-5814-6859微信报名:请备注[姓名+电话+区域] ...

  • 歷代沿革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布特哈地方伊古為窮荒之域土人隨各游牧處所而成部落其首領曰酋長部長每部各自為政中國治則通而來賓不治則叛而互相吞併爭為雄長至士馬日強土宇日廣恆與中國為敵此即三代之肅慎漢之索離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