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业知 曾斌 汤真平 吴祖金 李韶庭 ‖ 澧县教育从稳步跨越到品质提升

教育强县谱新篇  亮点频仍春满园
——澧县教育70年来从稳步跨越到品质提升发展纪实
◎文/蔡业知 曾斌 汤真平 吴祖金 李韶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强县,永远在路上。“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位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澧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澧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县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澧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全县素质教育春风劲吹,课程改革战鼓阵阵,特色兴校花开正艳,品牌强教春色满园。

亮点之一:澧县一中稳居高位的一本录取率
澧县一中一本录取率长期以来稳居高位,已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澧县一中现象”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澧县一中创办于1902年,时名澧州官立中学堂,后与九澧联中、省立十四中高中部合并。1952年,定名澧县第一中学,时为澧水流域最高学府。1959年,澧县一中被认定为省重点中学;2004年,全省统一改称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澧县一中办学水平一直高位运行,校风纯正,“学味”浓厚。该校一直坚持潜心育人,不为高考,赢得高考,拒绝浮躁,远离尘嚣,不忘初心,锐意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多年来居高不下的一本率更让澧县人引以为傲。
无论是作为湖南省重点中学,还是省级示范性高中,该校的高考成绩都非常突出。例如:2014年,该校高考1618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165人,占全省1.8%;上一本线750人,上线率46%(全省平均12%);上二本线以上1342人,上线率83%(全省平均30%);所有理科考生平均分超过省二本分数线74分,所有文科考生平均分超过省二本分数线28分。2015年,该校高考共1376名文化考生,600分以上161人(不含优惠加分,下同),占全省2%;达一本线753人,上线率55%。2019年高考再续辉煌。一本上线1000人以上,其中,文科考生黄滨郦以681分裸分位列湖南省第一,这是继2000年文科考生雷蕾、2017年文科考生王益朋之后的澧县一中第三位湖南省裸分第一的同学。当年清华北大录取12人,空军飞行员4人。该校一直鲜有少数民族优惠加分,没有专项计划,这样的成绩实在来之不易!
澧县一中原校长赵绪清曾与一批阔别归来的校友算过一笔帐:澧县面积2075平方公里,人口93万。如果把县域面积每50米画线打成方格子,每个格点处站一个人,全部格点站完后还有8万多人没地方站。他说,要使澧县人生活得好一点,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实行“文化移民”。所谓文化移民,一是通过高考让学生走出澧县,走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到外地去定居;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让澧县人到外地去务工、经商、办企业,把钱赚回来。高考恢复以来,通过高考每年至少流出一个大村的人口,客观上缓解了县内人口压力。
2019年澧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5.44亿元,比年初增加29.93亿元,这大部分都是在外地谋生的20万澧县人赚回来的钱。可以说,这是过去的教育对今天的贡献。
澧县一中校长曾斌表示,要拓展澧县人的生存空间,澧县一中责无旁贷: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屈原、宋玉、车胤、李群玉、范仲淹、朱熹、陶澍、蒋翊武、贺龙等都在澧州留下了一桩桩鲜活的故事。谢朓、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贾岛、苏轼等大家名流也因行吟澧水而留下不朽诗篇。澧浦芳兰、仙眠水竹、车渚囊萤、范公墨沼、涔水斜阳等历史典故正是因他们而蜚声天下,流誉千秋。民国时期,学校成为澧水流域最高学府,1925年贺龙元帅亦曾出任名誉校长。澧县一中是辛亥革命领袖蒋翊武、红军将领游端轩的母校;也是当今中科院院士沈绪榜、朱作言的母校。
澧县一中,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文化沃土。
亮点之二:每年创收5亿,澧县职专被誉为“澧县人民的富民学校”
在洞庭湖西辽阔的澧阳平原上,有一所职业学校颇为“传奇”:2019年全县6456名初中毕业生准备升学,可第一志愿报考这所学校的有2700多人,加之第二志愿的居然有4100多人,以至于招生季校长要关闭手机来躲避亲朋好友“走后门”。这所“传奇”的学校,就是辉耀三湘大地的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2004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建成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6年跻身“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行列,2019年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我们通过改革求发展,突破了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水平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招生就业难的瓶颈,擦亮了湘北职业名校这块招牌。我校之所以能够实现'突围发展’,是因为学校把专业建在了产业链上。”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李韶庭说。
为了助推湘西北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学校着力加强对地方产业的机电、汽车、服装、现代种养殖等专业的建设,采取校企联盟、引企入校,开办“校中厂”等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并带动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1个、市级精品专业5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学校以专业对接产业,紧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不断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设、淘汰、整合相关专业,构建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群,并将该专业群建设成为“省示范特色专业群”,专业集聚形态初步显现。学校成为国家1+X证书第二批试点校,现已完成电子商务数据分析项目50名学生的考证工作,通过率达75%。
学校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将技能竞赛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以专取胜,以特制胜”。实施“竞赛育人”工程,将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活动和黄炎培创新创业规划大赛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大力组织、广泛参与,为学生尊德崇技、创新创业、成人成才搭建起多元而广阔的平台。
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提升的要求,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来,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由85.2%增加到90.4%;学生技能提升较快,参加常德市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100%;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189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为98.6%,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6.3%。学校对口高考升入本科人数每年稳定在150人左右,排名全省职业学校前四位置。
近些年,澧县职专主动对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开办了酿酒、葡萄种植、生猪养殖等具有本县特色的培训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一批实用型、创业型的乡土人才;组织专业教师“送培下乡”,培训乡村干部、村民1000余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推进全县“一村一品”示范点建设及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澧县职专每年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多人次,带动了当地以机电、电子、服装和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劳务大军。目前,澧县在外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0多万人;学校有60000多名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及境外就业,每年为澧县创收5亿多元,被誉为“澧县人民的富民学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办学靠市场,管理靠改革,生存靠质量”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对口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续19年名列全省前四名,历年来涌现了10多名全省对口高考状元,有200多名优秀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名牌重点大学。

亮点之三: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优质基础教育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全县从普惠教育迈向高品质教育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坚实的脚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澧县教育事业实现了从“上学难”到“上好学”的跨越、从资源匮乏到均衡发展的跨越、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跨越。中小学整体办学条件在全省农村县中处于领先位置。校园布局基本合理,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教育技术装备先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1991年,澧县被评为湖南省“基础教育先进县”;1994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8个电教综合实验县之一。1998年,澧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1998年被确定为省素质教育实验县。2002年,澧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县。2016年,澧县成功申报“湖南省教育信息化项目试点县”。如今,澧县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由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了实处,2018年,澧县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和省政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高中教育质量持续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并逐年提升进位。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为保障教育公平,全县高中阶段学校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学区“就近入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按政策入学就读。全县建立并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大学生生源地贷款的资助体系。
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年终绩效考核,全县构建起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
2016年以来,澧县大力实施教育惠民行动,高效整合教育资源和各类资金,多元筹资,综合投入7.8亿元,均衡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等学段学校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一是加大教育惠民经费保障,确保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到实处。二是全面推进91所薄弱学校改造,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三是加快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增加学位7200个,彻底解决了大班额问题。四是推动农村高中合并进城。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澧县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规划调整方案》,总投资超过4亿元的澧县二中新址2019年内建成,县二中、三中、四中裁撤并入新的澧县二中,学生规模达4800人;县六中扼守澧县东大门,鲜明的艺术教育一枝独秀,业已成为全县唯一的农村普通高级中学。五是推进职业中专整合升格,完成县教师进修学校、职工学校、农机学校、会计函授站、农广校、粮食学校、水利水电学校与县职业中专的职教资源整合,积极筹建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或技师学院,将职业中专升格为大专院校。六是通过加大投入、引资办学、加强学校建设,新建了澧县澧州实验学校、澧县一完小桃花滩分校、澧县澧州翊武学校……
一座座美丽的校舍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如诗如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科学规划,有效调整布局,全面配套设备设施,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教育均衡得到彰显,让更多的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优质基础教育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风行澧州,澧县教育沿着“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书育人科学化”的目标驶入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夯筑起了澧县教育事业的巍巍大厦。

(蔡业知,澧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斌,澧县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汤真平,澧县二中党委书记、校长;吴祖金,澧县六中党委书记、校长;李韶庭,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