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神秘莫测的景泰蓝世界
在乾隆朝以前的景泰蓝基本都是官做(明代晚期有部分景泰蓝是民间作的,质量很差,不过很少),都可以看作官器,只要段代,都具有与有款景泰蓝同样的价值。尤其是元,明早期的景泰蓝,由于其流通数量极少,有款的几乎没有,更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与升值空间。这点与瓷器有官窑与民窑之分不同。目前市场上打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款的景泰蓝屡创拍卖价格新高,而比其要早许多的其他年代的景泰蓝反而价格要低得多,这恐怕与大家对瓷器的认识有关,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误解!
景泰蓝技艺复杂,工序繁多,它综合了青铜工艺和珐琅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体现出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传统。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 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铜胎掐丝珐琅”制品,已被很多学者所共识。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工艺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景泰蓝以明代的制品为佳,凡是明代的制品,它的质料都是透亮而不发磁,而大绿一色,其透亮则更比他色更为厉害。它的性能与玻璃略同,它的颜色象油绿的翠玉,红色像昌化的鸡血,紫色犹深色的旧紫晶,蓝色类似于蓝腚,白色类似凝脂,浅绿色发蓝,黄 色与姜中拧出的浆汁略掺黄米相同,其丝胎皆是黄铜,镀金为大镀,它的器物上均有沙眼。到乾隆时期,无论何种颜色,它的料都是不透亮而发磁,因为明代透亮的料子,到此时已经不再见到了。所以它的丝胎多是红铜,它的镀金亦是火镀,乾隆所制的,以黄白两色为最 佳,其黄 色黄而发干,与煮熟的鸡蛋黄相同,后来仿制的,多是黄中发绿或发红,与乾隆时的干黄 色不相似。乾隆的白色也最难仿制,其中原故有二点:一因其白色与东渠石色没有差异,仿者须用六品顶珠制成,然而顶珠不易得到,一因其白色白而且干,后之作料家虽亦发明一种干料,但烧时不易熔化,相比其他材料,吃火特别厉害,如果不是精良的工匠制作,器物极易受伤。
传说,景泰为宣德皇帝的儿子,因为宣德很重视铜器的铸造,景泰在幼年时,便耳濡目染,但是,在铸造方面,宣德年间的工艺已经达到了极端,已经无力再发展下去,只好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终于找到了新的蓝色釉料。于是,就有了景泰蓝的创制。
景泰蓝裸露的金属部分大多数采用镀金工艺,清洁时应采用较柔软的布料或鸡毛掸子进行擦拭,不可用硬性布料,以免留下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