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358:从宁静致远,闻水澄明心——读《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
文/望月听雪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民国是一个筑建了千年帝王之陵墓,丢弃了旧时代却仍踯躅在向前行进之路,摸索着、探究着,“充满了战争、救赎、死亡与饥饿,老百姓也从大清子民,逐渐成长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人民”,“由于清帝国的积贫积弱,民国时期很多有志青年,均以振兴中华为目标,竞相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无论是高洁傲岸的民国大儒、还是实业救国的留学生们,他们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或多方奔走,祈求和平;或投身军旅,抵抗外辱;或奔赴海外求学,归国以实业救国……民国时期的各方人才,灿若星河。”这样一个在帝王陵墓与共和国的夹缝中存在的大时代,注定了在风起云涌间涌现出许多人物,百家争鸣、金戈铁马、新旧交替、乱世求治,不亚于五代十国一般的乱象重生,也逼迫了一代有志青年前赴后继,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泥沙俱下,能在如此千变万化的社会大环境里坚守初心,何其不易。
这样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背景下,有着那独一份的涓涓清流,平静舒缓地流淌在湘西大地上,“那里有三更月下的乌鸡河,杨家碾坊的潺潺小溪,停泊河滩的烟船妓船,歌声回荡的汉子之船。沈从文用蕴含着如水情诗意的清丽文字,冉冉描绘了一幅幅湘西图景。《渔》中的一段景写得极其空灵脱俗:'这时长空无云,天作深蓝,星月嵌天空如宝石,水边流萤来去如仙人引路的灯,荒滩上蟋蟀三两嘒嘒作声,清越沉郁,使人想象到这英雄独在大石块间徘徊阔步,为爱情做苦闷大声呼喊的情形,为之肃然起敬。’”
阅读这样的文字,便会滋生对湘西水乡的神往,“有桃花处必有人家,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走入湘西,走入沈从文的生养之地,走入作家的内心世界,跟着这本书里的文字“走向森林,走进猎人的房间,与乡下人秉烛夜谈,与沈从文一起面对那些印刻着疤痕的直心公案、楚地江湖。”以沈从文的文字为依托,跨学科对话,跨时空对话,走进那个特别时代里的氤氲水乡,“从'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的前半生,在沈从文作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从湘西叙事找寻理解近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跟随沈从文的成长记忆,目睹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且相互冲突、融合的乡土影像,感受大时代变迁的忧郁和苍凉。”
湘西的水乡与江南的水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都是处处是水,处处有船,而湘西的水,沐浴掩映在大山之中,群山环绕之下,那云蒸雾绕的山坳里有着别样的风土与人情。“沈从文在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活在边城的土地上,之后是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湘西山高水急,林密雾多,浸润游侠精神与传奇志怪气氛。”南朝诗人谢庄《怀园引》诗曰:“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木竹环伺的乡里村寨,山歌喂养的灵魂,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轮回的水车,便是沈从文的乡下人世界。”那个少年走出了湘西,心却永远留在了湘西。因为湘西有他今后在城市里再也无法找寻的乡愁,有永远洋溢着天真的纯朴民风,有生养他的一片山山水水,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魂牵梦绕,梦里醉乡,阔别多年之后,重回故里,又是怎样一番光景。离开湘西,才有了这个熠熠发光的文学灵魂,而当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政治压力陷入迷狂状态的时候,时常念叨的是“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于是,当他溘然长逝,便在湖南凤凰古城的东郊、沱江南岸的听涛山上长眠,“这里丛林掩映,流水滔滔,宛如《边城》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境界。”“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便是他的墓志铭“从文让人”。
“童年、炉火、柴草,散发着永恒的家园感,这是一种从人类童年时代闯进来的情感。淡泊是自然的品格,也是乡下人的品格,像他们的灶台和炉火。”这是此书的主旨,对于“乡下人”品格的赞誉,城市与乡村的碰撞,帝国王朝与新中国的夹缝民国,古代与现代的承上启下之近代,交替矛盾的综合体,“让人置身于进步与落后的对峙语境,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初入京城的沈从文居无定所,身无分文,却有个文人气派的斋号:窄而霉斋。像他小说中的角色一样,他得了某种呼吸系统疾病,不停地流鼻血。为了省钱,他在冬天也不生煤炉取暖,为了梦想,他拿起了笔。于是,这个湘西青年就以这样的形象闯入了文坛:身上裹着棉被,一只手握笔,另一只手以破布掩着流血的鼻子。那血是贫穷的血,却流淌出一种狮子、老虎、豹子才有的野心勃勃。”这样的文字与经历,鼓励了多少北漂一族,也道出了多少的辛酸往事。曾经的文学巨匠,肉身已随着时代的远去湮灭在历史的年轮里,只守护着那一方山水静默着,可他的文字将一直流动在历史的车辙里,印刻在脚下的千山万水之间,流淌于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心中,将那个远去时代里的湘西重新拉回眼前,将那里曾经生活过的“乡下人”拉到读者眼前,如电影般放映一场生活的纪录片,湘西山水的温情与柔美成为背景一幕幕历历再现,从此,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景人物便印刻在人们脑海里挥之不去了,“从宁静致远,闻水澄明心。让名无所累,人心相与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