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7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关于幸福的决定因素我们都搞错了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哪一个因素能决定我们能否获得幸福?

可能有人说,是功成名就,衣食无忧;可能有人说,是家人身体健康;可能有人说,是子女的平安成长;可能有人说,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可能还有人说,是自我的价值实现……

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让人们有目的地朝着幸福前进,哈佛大学进行了一项长达75年的研究,追踪了754位男性,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入读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另一组是波士顿底层、贫穷家庭的男孩。

最后,研究人员得出了结果,并在TED演讲中公布了令人意外的答案。

是良好的、稳定的亲密关系让我们快乐、健康,收获幸福的人生——可能有的读者看到这个结论时,内心是有所失望的:我们人类作为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我们的幸福难道不应该建立在更高尚的情感和追求上吗?

我认为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和平年代,精神上的高尚追求,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亲密关系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当有了良好的亲密关系后,我们的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及尊重需求得以满足,产生了基础的幸福感;而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贡献社会从而获得更大的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如果一味只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忽视了亲密关系的经营,那前者只是空中楼阁,甚至成为“精神鸦片”,让我们成为一个“工作狂”。

更别说有的人连精神追求都没有,仅仅渴求财富、名利、权力,精神世界空虚而贫瘠。他们在物质层面明明不匮乏,但本质上还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底层,甚至已经为了追求物质而走火入魔。

而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往往固定所指的就是家庭关系。而在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有很多成年男性对家庭关系的排序有认知误区,他们将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放在第二位,铁哥们放在第三位,然后才是妻子。

但对于孩子,他们往往只“养”不“育”;对于父母,他们只“孝”不“陪”;在空闲时间里主要沉迷于与朋友的吃喝玩乐,还美其名曰“朋友多了好办事”。

反过来,如果成年男性总是沉迷与酒肉朋友的交往,忽略了家庭,往往也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和谐,双方三观不一致,终日吵吵闹闹。这对孩子和整个家庭的破坏力都是巨大的。

我曾接诊过一位青少年患者,他的父母分房睡了10几年,感情早已破裂,但为了孩子始终没有离婚。

与此同时,他的母亲像“祥林嫂”一样,总是在他面前哭诉,指责丈夫的一切,把负性情绪撒在儿子身上,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这孩子对我抱怨:“我是她的儿子,又不是她的情人,为什么她总是要跟我说这些?”

这种勉强维系的婚姻不但失去了原本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意义,夫妻间的冲突、贬低还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

所以,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当夫妻感情出现问题时,要看到问题背后的真相,尤其是“三观不合”,如果真正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那就应该加强自我反省,想办法磨合,迅速达成彼此有共识的“三观”,重建亲密关系。如果实在难以磨合,实在没必要为了给孩子一个所谓的“完整的家”而妥协。

这种所谓“完整的家”只是表面的,孩子在父母争吵和对峙中,感受到其实是支离破碎的家和孤独。此时,离婚反而是理智的选择,父母的情绪稳定了,孩子才能尽量生活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

但离婚后,双方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过错,因为这种指责并不完全客观,往往带有负性情绪的偏见。更何况,受指责的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这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一些有理性、有想法的孩子如果意识到指责者所说的并不对,还会对这个人产生强烈的不认同感,伤害了亲子关系。

所以,不管你在外有多大的成就,你有多少的“好哥们儿”,但最根本的幸福仍要回到你的家庭中;最值得你投资和珍视的,是自己的家人,是与伴侣建立亲密的关系,成为灵魂伴侣,有了这个基础,加上科学的育儿观念,孩子心身健康正常是很自然的事情。

更何况,TED演讲中的研究人员说了,良好的亲密关系还能保护我们的大脑,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延年益寿之奇效。而“酒肉兄弟们”给你的可能是三高、酒精肝和脂肪肝。

视频中的演讲人员引用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争吵、道歉、伤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

我们总是说“爱”,这可能对部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是一句“毒鸡汤”;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爱,还需要创伤逐步得到修复的基础,否则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虚情假意”。

但对于患者的父母而言,加强自我反省,停止争吵与伤害,学会使用有觉悟的“爱”去爱孩子、爱家人,增进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确实可以加快孩子的康复,成为孩子、伴侣和自己心身健康的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