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兰亭序放大30倍后,发现了一个秘密!

111

《兰亭序》是唐宋以来影响最大的书法作品,历代的书家都把它视作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神龙本《兰亭序》是写本还是临摹本?

郭沫若认为神龙本《兰亭序》是写本,而启功将神龙本定为唐摹善本。除了郭启二人对神龙本《兰亭序》的判断,还有写本、临本、摹本、仿本说都有,而真相只有一种,神龙本《兰亭序》到底是哪一种呢?

我们将神龙本《兰亭序》放大后,可以看到如下的一些特征:

特征一

在“在”、“阴”、“稧”、“暎”等字的起笔处能看见明显的“燕尾形”。(图一)这种“燕尾形”的形成,绝非毛笔开叉所致,而是用极细的笔从同一笔画的两个边缘以不同角度描边所致。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双勾”。“双勾廓填”法是唐初弘文馆拓书手在制作摹本时所采用的一种技法。类似的特征也出现在王羲之的唐摹善本帖如《平安、何如、奉橘帖》、《远宦帖》、《丧乱帖》等法帖中。

特征二

收笔出现飞白的字,如“于”、“左”、“然”、“之”等字,在飞白处可见明显的描摹痕迹,(图二)这一点也和唐摹善本如《平安、何如、奉橘帖》、《远宦帖》、《初月帖》中的飞白描摹痕迹类似。

以上两条特征是林霄先生首先提出,由此可以确定神龙本《兰亭序》是勾摹而成,但是林霄先生又提出神龙本《兰亭序》是“单勾廓填” 的意见,也即类似于徐邦达先生认为的摹临结合,是不正确的。我们接着看它的其他一些特征:

特征三

“岁”、“ 群”、“毕”、“觞”、“同”等字的笔画中,出现了留白,(图三)这些留白,很难说是笔尖分叉或枯笔所致,也即是说不是自然书写形成的,显然也不是因为纸张磨损的缘故。现纸有磨损的地方,如“山阴”的“阴”、“畅叙幽情”的“畅”、“或取诸怀抱”的“取”、“已为陈迹”的“陈”,与这些字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摹的人没有完成而留下的,二是原迹的这些地方有破损,摹的人忠实地呈现了原迹的状况。从神龙本摹拓技术之精,摹拓的人是特别仔细地完成这件摹本来看,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特征四

多数字能看见笔画边沿的双勾描边,描边的墨色略深,但也有部分字不能看见双勾描边,我认为是由于字的墨色深浅不同,描边的墨色与字的笔画内墨色接近所致。另有一些字的描边在笔画之外还能明显地看到,如“九”、“长”、“列”、“足”等字。(图四)

特征五

误笔亦摹出或描摹所致误笔。如“崇”字山下的一短横,“可”字横画的前面,“不”字一竖的起笔,“有”字撇画起笔的右边,应是多余的。(图五)这几处多余的笔画,是原帖本就如此,还是摹的时候造成的,我们无法判断。

特征六

特征之六:改字处漏摹原字的笔画。神龙本《兰亭序》中,出现了几处改字,由于墨色深浅不同,改字后还能看见原来的字。但是,有四处改字后,原来的字却并没有描摹完整,出现了漏摹现象。

综上,种种证据表明,启功先生将神龙本《兰亭序》定为唐摹善本是没有问题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