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好书法,这10本帖你逃不了!

写书法,行书写不出流美、小楷写不出大气沉稳、楷书写不出雄浑;结构写不出险绝、线条写不出柔韧劲健,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不过,如果你参透以下十个帖,以上都不是问题!

一、《兰亭序》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二、怀仁集《圣教序》
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圣教序》全名《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等。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三、《灵飞经》

灵飞经是道教经名,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灵飞经》是唐代流传下来最著名的小楷,无名款。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皆以为唐代钟绍京书写。《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

四、《勤礼碑》

《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是颜书中的代表作。

学楷书从颜体入手,是很多书法学习者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事。颜体中《勤礼碑》是最为成熟的字帖。学它,无论无论对哪个书体的雄强、壮美的表现都会有帮助。

五《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碑石建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碑文记载的是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之事。此碑为欧公晚年奉敕之作,被历代学书者奉为经典范本之一。
古人说唐代书法'尚法',而《九成宫醴泉铭》则是这种'法'的集中表现。其实,所谓的'法'就是一种规则——写字的规则。古人云,'不成规矩,不可以成方圆'。《九成宫醴泉铭》的点画结体都有明显的规律,初学书法的人极易从中获益,这也是许多老师把此帖定为学习书法的首选字帖的理由。
六、《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最著名、最成熟的作品,共有两块,立于永徽四年(653)。《序》书于十月,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李世民撰文;《记》书于十二月,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李治撰文。褚遂良时年58岁。仅从两位皇帝亲自撰文这一点来看,褚遂良所具备的政治地位,该是无与伦比的了。

七、《书谱》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两百多年来的中国书法史中,孙过庭的《书谱》可谓绝唱。宋代以来,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研究书法史论,孙过庭和《书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和书学论著。这不仅仅是因为《书谱》的学术理论价值,就单是从书法创作的角度来审视,《书谱》也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的必修课。

文章的妙语,草书的结构、笔法、线条的温婉秀丽、婀娜多姿......学草书,有没有没写过书谱的?只要参透了《书谱》,我相信草书可以信手拈来。

八、《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

隶书的端庄柔美、圆润舒展舍他其谁?正应了形容美女身材的那句话: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写“曹全”时,往往注重其柔美,忽略其丰润劲健。掌握了“曹全”,线条的表现便会得心应手。

九、《礼器碑》

《礼器碑》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是汉碑中经典之作,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

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

十、《石门颂》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汉隶中的经典之作,它与《郙阁颂》《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审美判断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从笔法上而言,它是较早使用绞转笔法并充分使用绞转笔法的汉碑;在整体气息上,它以静为主、以动为辅的审美追求在今天依然是传统意义上书法艺术的审美主流。

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学书法最忌胆怯,《石门颂》作为摩崖的精品,正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笔隶种带篆、带草、带行,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

一起学书法

书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

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