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余华的小说中一直有家乡海盐的元素,或是乡音,或是地名,或是人文风情,仿佛海盐就是余华小说宇宙的一个倒影。

余华近影

几个月前,余华交出了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文城》。彼时,距离他上一部长篇小说《第七天》问世已经过去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文城》一出,有读者说,那个熟悉的余华又回来了。

余华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文城》

1.

溪镇人把孩子叫做小人

“文城在哪里?”

“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这是小说《文城》中小美和阿强的对话。实际上,“文城”是阿强随口说出的一个虚构的地名,却成为了日后林祥福带着女儿林百家上下求索的地方。林祥福在南下寻找“文城”途中听船家说起过一个叫“溪镇”的地方。林祥福问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船家说,是一个出门就遇水,抬脚得用船的地方。这样的地理风貌,固然是江南水乡的特色一种,不足为奇,但是林祥福记得阿强也曾这样形容过自己的家乡。“文城”和“溪镇”就此产生了隐秘的关联。而让林祥福愈加觉得“文城”就是“溪镇”、“溪镇”就是“文城”是一句方言,这一句方言叫“小人”,“溪镇人把孩子叫做小人”。

跳出小说,如果再将场景拉至现实世界,讲述《文城》这个故事的小说家余华,何以脑海中蹦出这样的段落?“小人”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作为海盐读者的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何止于溪镇,在方言中,我们海盐也把孩子叫做小人,而余华在创作过程中也念着家乡海盐。

海盐属嘉兴下辖县,是杭州湾北岸的一个滨海古城,有着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余华出生于1960年,在海盐生活了三十年左右,这段成长经历深远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2020年10月11日,余华回到海盐,我奉上拙作《余华与海盐》。余华翻到其中《余华作品中的海盐地名概览》一文时问:“我写过'千亩荡’这个地名吗?”我说:“是的。当年您的短篇小说《死亡叙述》写到了。”余华说:“我刚刚写完的长篇小说,开篇第一句话是万亩荡。”我问:“新作名字叫什么?”余华说:“《南方往事》。”这部《南方往事》就是后来更名为《文城》的余华的新长篇。《文城》第一句便是“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

《文城》中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地名“齐家村”。陈永良一家从溪镇迁往齐家村生活,在齐家村购置了一栋砖瓦房子,并分到了林祥福在齐家村的两百多亩田地。“齐家”这个地名在现实世界中,今属海盐县沈荡镇境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余华在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期间,常下乡采风,就曾到访齐家。

2.

“文学白日梦”实现了

“海盐是我的故乡,武原是我故乡中的故乡。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离开故乡多年以后才发现,真正的财富其实就在故乡。”“哪怕我离开海盐快三十年了,只要一写作,我就会把场景放到武原来写。哪怕是发生在北京、发生在外国的故事,我也要给它改头换面,放到一个我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来写。”……2019年11月30日,作家余华在海盐县武原街道举办的乡贤会上动情发言。

时间倒回前一天。我赴嘉兴南站接余华,在出站口,我听到先出站的年轻人在谈论:“我刚才看到余华了。”家乡人对余华总有一份亲切。

汽车快速行驶在嘉南公路上。

余华望向窗外,说道:“这三十年变化太大了。当年,海盐去嘉兴,坐船要三到四个小时,交通极其不方便,这也是我要出去闯荡的原因之一。”

海盐县武原镇旧貌

1977年,高考落榜,次年3月,18岁的余华进入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了一名牙医。但他最喜欢的是写作。

1979年,余华进入宁波第二医院口腔科进修,同屋的进修医生得知余华喜欢文学,告诉他:“我从前也是文学爱好者,也做过文学白日梦,你还是不要胡思乱想去喜欢什么文学了,我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余华对那位“过来人”说:“我的明天不是你的今天。”

车入海盐县境。余华回忆起1980年代初,他将大部分业余时间泡在了武原镇虹桥新村26号那栋临河小屋里,潜心阅读与写作。

1983年,余华的小说处女作《第一宿舍》发表在《西湖》杂志。很快,他收到了《北京文学》编委周雁如女士打来的改稿电话,次年他的短篇小说《星星》发表在了《北京文学》,并获得了“1984年《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

余华的部分作品

1984年8月,余华因写作才华被正式调入海盐县文化馆。

1986年冬天,余华创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评论家李陀告诉他:“你已经走到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前列了。”

1988年,他入读由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的创作研究生班,与莫言等成为同学。1989年底,余华调入嘉兴市文联,担任《烟雨楼》杂志编辑。1993年,33岁的余华离开嘉兴,定居北京,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就此,余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远行之路”。

3.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无论去乡多久,余华始终不曾忘记海盐。

2002年,余华在悉尼作家节上的演讲中说:“虽然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了,可我还是觉得这是别人的城市。我觉得一个作家童年生活的地方才是属于他的城市,童年就像复印机一样,把世界的最初图像复印在我的整个知觉中,成年以后只是在这复印图上增加一点或修改一点而已。所以即使我在北京发现很好的故事,我也要把它搬到老家去写,这样我就很有把握。”

在阅读余华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常常会打破小说虚构的边界,尝试去找到小说世界与现实时空,一个地名,一个人物,甚至是一段故事的勾连。海盐的曲尺弄、老邮政弄、千亩荡、杨家弄、汪家旧宅、三环洞桥、南塘街、半路、北荡、通元、虹桥新村、向阳桥等,以地名故事、民间传说等形式进入了余华的小说宇宙,江南水乡的印迹与余华小说融为一体。

余华当年扑过的汪家旧宅二楼窗户(周伟达 摄)

读余华作品多年之后,我发现,整个海盐大地之上,有着一张迷人的余华文学地图。行走在海盐的街道与河流之间,在小说人物对话的方言感知中,我遇见的不只是熟悉的乡音与地名,也常常感觉《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王立强、《活着》中的福贵、《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兄弟》中的宋凡平、《第七天》中的杨飞、《文城》中的林祥福,在向我迎面走来。他们在海盐的人群之中,同时也在整个人类之中。于是,他们的欢笑与眼泪,也便成了我的欢笑与眼泪。

2019年7月,贾樟柯导演来海盐拍摄余华的纪录片。在海盐数日,“浙中数第一”的江南园林绮园、建于元代的水上廊桥大栅桥、“南戏四大声腔之首”海盐腔、“海上长城”鱼鳞石塘等当地元素,融入余华的讲述与行走,纷纷落入导演的镜头之中。这部纪录片名字最初叫《一个村庄的文学》,等到拍完余华的部分后,导演将片名改成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源自于余华讲述的故事。

海盐人不管杭州湾叫“湾”,而叫“大海”,“起早去海边看日出”“饭后去海边走走”“我一直生活在靠海的地方”等诸如此类的话,便是海盐人的日常用语。站在鱼鳞石塘上,余华向贾樟柯回忆起少年时在大海中游泳的情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夏天的海边很热闹,那时候大家兄弟姐妹多,也年轻,不怕死,就一起下海游泳,一退潮就露出一堆屁股,现在大家多是独生子女,夏天海边没什么人下水,一退潮海里也很冷清。有一次,余华心血来潮顺着海潮涌动的方向游到了海盐东邻的平湖乍浦。他说,那时候心底有一股往前游的冲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杭州湾的海水是灰黄的,又怎会变蓝,那大抵是少年余华胸怀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书生意气”。

我也曾听余华说过,童年时,他便在杨家弄汪家旧宅北侧的朱家池塘学游泳,后来学会了便去向阳桥下更宽阔的市河游,再后来就在杭州湾的这片大海里游了起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既写实,颇有少年涉海的画面感,也写意,蕴含少年勇敢闯荡的年轻力。

余华凭借着自身的写作天赋与刻苦努力,做到了“海盐之外有嘉兴,嘉兴之外有浙江,浙江之外有中国,中国之外有世界”,终于游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周伟达)

(0)

相关推荐

  • 余华的违和感

    余华因为在某考试培训论坛上指导中高考作文,而饱受批评. 余华在论坛现场的演讲,他始终侧对观众念稿.图片来源:搜狐 曾经的「先锋」作家,突然辅导起中高考作文,巨大的违和感,令人错愕. 有人说余华堕落了,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96,海宁

    谭其骧先生过去一直以为海宁是从海盐分出去的,他后来发现这是不对的,海宁应该是从嘉兴分出去的.说海宁分自海盐,最早出自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之后<舆地广纪>.<读史方舆 ...

  • 距杭州1.5h,这座被太多人遗忘的千年古镇,明明地处江南却有着不输北方的豪迈!

    ◆ ◆ ◆ ◆ ◆ 秦望山间的清流一路跌宕跳跃,润泽草木,最终汇入江海,也成就了古镇千余年的风雅美名.1300多年的岁月流淌,在这里留下了一棵棵苍老的古银杏.一条条曲径通幽的深巷,留下了一段段厚重的老 ...

  • 《永兴合辑》第一辑

    第一辑主要内容:世系表.行述 一.分支祖:陆宜中,陆清,陆朝圣,陆永之,陆运,陆盛,陆应祯,陆韶之,陆汝辑,陆凝之,陆唐辅,陆士贤,陆瓛,陆瑜,陆瑾,陆轼,陆矩,陆宗元 二.名人:陆宜中字云中(正方) ...

  • 人物|活了半辈子,余华找到他的《文城》了吗?(万字长文)

    撰稿:Jay 校对:LIT.CAVE编辑部 配图:Online 引言 自<活着>之后,余华没放弃到达「文城」,然而直至跟批评界决裂,他依然只留在他的溪镇.不过,我佩服他,正如他所说--万一 ...

  • 鲍郎盐场

    口鲍翔麟 鲍郎盐场,位于浙江省钱塘江北岸海盐县境内,是鲍氏先人江南留下的最早古迹之一. 鲍郎盐场的命名是在东晋.据<南史>记载:隆安五年(401)五斗米道"孙恩从海上犯海盐,刘裕 ...

  • 余华《文城》:我们终将放弃对一个作家永远保持先锋的期待 | 新批评

    余华总是一位令人期待的小说家.尽管新世纪以来的两部长篇小说<兄弟>和<第七天>毁誉参半,引发了巨大争议,但读者和文学界对他仍报以极大的热情与期待,<文城>刚一出版, ...

  •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文城>前史和被撕裂的阅读 八年后,面对余华的新书<文城>,许多读者会记起他们曾为<第七天>争吵的日子.一批喜欢余华的读者说,在这个关注生不平等.死亦不平等的小说里 ...

  • 【作品鉴赏】从余华的文学写作谈开去

    从余华的文学写作谈开去 余华早期的小说,偏重唯美灵性细腻的一面,有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甚至川端康成的影子.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才认为自己真正的文学书写开始了.这个标题和这篇小说的全部 ...

  • 写作技巧:人物要如何塑造才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在小说中,人物塑造是主体,一切情节都是为了服务人物,凸显出人物的性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好的情节推动作品,带动读者情绪,人物塑造得体则增强了代入感,更容易让读者进入书中人物的世界产生共鸣. 相比 ...

  • 超棒的写作指南!为什么你写的人物不生动?找到原因了……

    上了许多年的语文课,写了不少考试作文,但每次提起笔想要刻画人物的时候--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怎样才能写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呢,相信今天这篇干货分享会带给你一些启发. 训练自己:不要用&qu ...

  • 写作方法|跟名著学外貌描写,让你的人物活灵活现

    名著中的人.事.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名著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方法,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模型.吸取名著中的写作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名著的影响和作用 ...

  • 写作方法|跟经典名著学动作描写,让人物更加生动

    名著中的人.事.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名著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方法,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模型.吸取名著中的写作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名著的影响和作用 ...

  • 写作方法|跟着经典名篇学心理描写,让人物塑造更加饱满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展示和描摹,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也便于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表现人物 ...

  • 高考英语写作常见话题(1):人物情况(附电子版)

    从近几年高考英语写作题来看,总结为常考的24个话题.今天小简老师就为大家整理这24个话题经常涉及到的词汇.短语和优秀句型,大家一定要做好日常的素材积累,这样的话写作无论考什么话题,大家都能做到胸有成竹 ...

  • 写作丨写故事需要让你的人物“有梦想”

    文/迷踪 I have a dream! 这是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发出的呼喊,同时,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心底发出的呼喊! 大到"要赚到100万!",小到"我希望这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