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45
NO.145
57岁的什翼犍当时正卧病在床,无法亲自出战,只好派自己的外甥——独孤部首领刘库仁等率部迎击,但却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树倒猢狲散,人倒大家踩。
雪上加霜的是,原先臣服于代国的敕勒等部族见什翼犍失势,也纷纷反叛,甚至反戈一击。
什翼犍疲于应对,焦头烂额。
他忍不住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马上就到头了。
公元376年12月,什翼犍被其庶长子拓跋寔君杀死,国中一片大乱。
前秦军乘乱进兵,一举灭掉了代国,处死了拓跋寔君。
前凉和代国先后覆灭之后,前秦已经彻底统一了北方,解除了后顾之忧。
放眼宇内,他唯一的对手只剩下了江南的东晋政权。
此时东晋的政治局面与之前已经大不一样了。
如今执掌东晋朝政的是谢安。
谢安,字安石,出身于名门陈郡谢氏,是太常卿谢裒之子,镇西将军谢尚的堂弟。
他自幼就以聪颖过人而著称,深受丞相王导、名士桓彝(桓温之父)等顶级名人的赏识,小小年纪就名声大噪,在全国至少有几百万的粉丝,是无数少女的偶像,无数少男的榜样,无数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成年之后,他却不愿出仕做官,而是隐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山,终日和王羲之等友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屡次拒绝朝廷的征召。
然而他虽然不出山,名气却反而越来越大,民间甚至传颂着这样一句话:安石不出,如苍生何——谢安不出来当官,叫天下百姓怎么办?
但谢安却依然不为所动,直到其弟谢万因打了败仗而被免职导致谢家在朝中没人的时候,为了家族的利益才不得不出山,此时他已经年过四十了。
凭借其出身和名望,谢安出仕不久就担任了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
而他的表现也的确不负众望。
当时桓温权势极大,有谋求篡位之心,他平时驻扎在姑孰(今安徽当涂),很少来都城建康。但在公元373年2月,他却突然率众来到了建康。
很多人都认为他很可能会发动政变,因此人心惶惶。
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奉命前去迎接。
桓温在重兵守卫下接见两人。
王坦之满头大汗,连手中的笏板都拿反了,紧张得好像是赴刑场。
而谢安却神色不变,步履从容,淡定得仿佛是去菜场。
坐定寒暄一番后,谢安微笑着对桓温说:我听说军人是要守卫国家边境的,明公为什么要把他们安置在墙壁后面啊?
桓温脸色顿时大变。
他虽然野心勃勃,甚至还说过“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样的狠话,但他本质上依然是个极其理智的人,在如今国家面临前秦帝国的巨大压力的时候,他肯定不会硬来。
他知道,如果他此时为了夺取帝位而不顾一切诛杀重臣,一定会把国家搞乱,那样得益的只会是前秦,而自己,除了身败名裂,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因而他此次这样的安排本来就只是想吓唬吓唬谢、王两人,希望他们能配合自己夺权。
现在见谢安如此的表现,他当然知道此人绝不可能屈从于自己的压力,便只好尴尬地推脱说:这个……这个……这个……我也是不得不这么做啊。
随后他立即命令所有藏在帐后的军士退下。
此后桓温怏怏不快,没过多久就得了病,只得返回姑孰。
回到姑孰后,桓温的病情日益加重,很快就去世了,时年62岁。
从上面这件事可以看出,谢安这个人有个很突出的特点:胆子极大,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屠刀架在脖而心不慌。
这一点在他年轻时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