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寺”和“庙”其实不是一回事,别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2021-06-18 18:56·叙史读文

说起寺庙,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我们通常会认为寺庙就是佛教场所,类似于天主教的教堂一样,佛教信徒们会在寺庙中举行各种宗教事宜,诸如烧香拜佛。但其实这正是普通人的误解。

寺庙一词,其实是由“寺”和“庙”两个不同含义的字词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通称。实际上,在中国的古代,“寺”和“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

一、“寺”和“庙”的文字起源

首先我们就来看一看“寺”和“庙”在文字本身的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在《说文解字》之中,“寺”的意思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在汉朝的时候,“寺”是当时一类官署的名称。在《左传·隐公七年》中就有孔颖达所作的注释:

“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

所以,在中国古代,“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佛教建筑,而且还是一种官府机构。比如我们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耳熟能详的“大理寺”、“鸿胪寺”。大理寺是专门掌管刑事案件审理的机构,而鸿胪寺则是主要掌管外宾、朝会仪节之类的事情。

而“寺”是什么时候被赋予了佛教寺庙的意思呢?其实也是在汉朝的时候。众所周知的是,白马寺是我们中国第一座官办的佛教寺庙,是在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立的。根据赵彦卫的《云麓漫钞》记载:

“汉明帝梦金人,而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陀经入中国,明帝处之鸿胪寺。后造白马寺居之,取鸿胪寺之义。隋曰道场,唐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

原来是在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时候,有两位来自天竺的佛教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远道而来,他们用一匹白马驮载着珍贵的佛经、佛像,来到了东汉的国都洛阳。当时汉明帝在见到这些佛经佛像的时候非常高兴,于是就是次年下达敕令,在洛阳城的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了一座僧院。

为了纪念两位天竺高僧千里迢迢白马驮经的经历,汉明帝将这一座僧院命名为“白马寺”。“寺”字的起源正是源于“鸿胪寺”的“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完了“寺”,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庙”。“庙”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即是“庙,尊先祖皃也”,是我国古代供奉祭祀先祖神位的场所。在《礼记》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

“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此处所说的“庙”,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宗庙制度。而“七庙”、“五庙”、“三庙”指的是往前推的父辈的辈分,比如说大夫的三庙,具体指的就是供奉着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牌位的祭祀场所。

二、“寺”与“庙”的差异区别

从上述的文字释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寺”一般指代的是古代的官署名称,这一类的官署主要行使的是监察、审查的权力;而“庙”一般指代的是祭祀先祖的场所,既可以供奉着自己的祖祖辈辈的灵位,也可以供养着各类的神仙牌位。

所以,在当时“寺”与“庙”在本质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直到了佛教传入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才是让这两个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僧官制度的出现。什么是僧官制度呢?这是一种从后秦时期开始兴起的由封建社会朝廷任命僧官,前去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制度。

在汉朝到西晋的期间,因为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信仰的信徒数量并不多,对于这些少数佛教信徒的管理一般都是交给鸿胪寺来完成的。然而,时代推进到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时候,佛教势力已经变成了一股热潮,各类寺院以及信徒的数量都是急剧地增长了起来。

针对这一情况,僧官制度就应运而生了。封建王朝的中央政府会往各地派遣一位僧官,前去管理当地的僧尼。一般情况下,这些僧官也应该是从僧尼中选出来的,但是往往也会出现并不是僧尼的僧官。

在这一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寺”中的僧尼们也就成为了“庙”中官员们的下属,因为“庙”中的都是那些朝廷委派的官方人员。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寺”渐渐成为了“庙”行使职能的一种外拓机构组织,换句话说,“寺”也就变成了朝廷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了。

小结

唐代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形容的就是我国古代发展兴盛的寺庙文化。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寺庙在我们的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能够为文化提供传承的机会,并且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持生态的平衡。很多历经了风风雨雨的人们也会前往寺庙学习进修,寻求自己人生的独特意义。

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