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控制论

由凤鸣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张晓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
邓中甲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带头人。单味中药的成分复杂,药物功效多样,临床应用当中影响药物功效发挥的因素众多,所以研究中药时,适当运用功效控制方法尤为重要。邓中甲根据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与临证实践,总结了五种控制中药功效的因素,即配伍环境、用量、炮制方法、剂型以及服药方法。
配伍环境
配伍环境是方剂中药物与药物之间所形成的配伍结构关系。对于多功效的单味中药而言,配伍环境是影响其在方剂中功效发挥方向的最主要因素,同一个药物在方剂中,根据配伍环境不同,功效的发挥方向也就有别。方剂中的配伍环境主导着药物在方中的功效发挥方向,以《伤寒论》为例,张仲景的方药用了很多基本结构,书中许多方剂前后呼应。例如桂枝与麻黄,单用麻黄的方和单用桂枝的方发汗力量一般不大。麻黄汤去掉桂枝以后的三拗汤、华盖散等加减方,都不是以发汗散邪力量为主要功效的,而是产生微微发汗的效果。单用桂枝的方很多都不是治表证的。麻黄和桂枝一起出现的方则多为风寒表证而设,不管是麻黄汤、麻黄加术汤、小青龙汤,还是大青龙汤,都含有麻桂配伍。实际上,从中药药理角度分析,“阳加于阴谓之汗”,津液经肌肉、皮里膜外,然后到皮毛腠理而汗出。桂枝解肌,麻黄开腠,津液到皮毛,出腠理,才能够打通发汗的整个环节,将相须为用这种配伍特点反映得比较清楚。另外,治疗风寒湿导致疼痛诸方,古代不同时代的医家往往运用桂枝和细辛相配,使止痛力量增强,现代临床试验研究亦证明了此点。故桂枝与细辛相配,主要功效是止痛;桂枝与桃仁、牡丹皮、赤芍之类相配,则是温经活血和活血散瘀功效比较突出。桂枝、芍药等量或相似用量下,对外调和营卫,对内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若用量变化,便不能达到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目的。从张仲景方配伍当中,便可体会到桂枝、白芍调五脏阴阳的规律性。桂枝与白术相配,有温阳化气之用。桂枝与茯苓相配,若茯苓量大,平冲降逆之效较好。凡是水气上逆以平冲为主的,往往需大量的茯苓与桂枝相配。
再如调肝的基本结构——柴胡与芍药,从张仲景四逆散之后便已形成。那时四逆散用于治疗阳郁厥阴造成的四肢逆冷。宋以后,四逆散主要用于肝脾气机郁滞所造成的脘腹胁肋各种疼痛,自此,柴胡、芍药便成了治疗肝脾气郁证的一种基本结构。人体的清阳上升就是两股气,一是脾的升清,一是肝的生发,气机下降中最重要的是胃的和降与肺的肃降。柴胡、升麻均可升阳,升麻能升脾之清阳,柴胡能升肝之清阳,二者相伍,升举清阳之力较强。邓中甲提出,此处需注意的用药技巧便是用量。柴胡升举清阳需小剂量,大剂量时发散力强,中剂量时则疏肝理气为主。张介宾、李杲用药升举时,柴胡与升麻之剂量很小,即涉及配伍环境和用量特点。若柴胡与川芎同时运用常调气活血。柴胡、枳壳亦是从四逆散开始,一升一降,既调和肝脾,又升降气机,乃是调理气机常用组合。再如柴胡与葛根,柴胡的发散部位为少阳,半表半里;葛根透表在阳明,解肌透里。柴胡、葛根二者联合乃为透邪,且为邪已深入阶段,这亦证明了配伍环境的协同作用。
生姜相似用法也有很多。生姜、半夏同用,多为和胃降逆,同时制半夏毒性;生姜、大枣相配,阴阳双向调节,可调和体表、营卫、气血及脾胃。在张仲景桂枝汤之后,更有生姜、桂枝,加甘草,以辛甘化阳,大枣、芍药加甘草,以酸甘化阴。此外,生姜、白术、茯苓相配,功效健脾除湿。如逍遥散调和肝脾,调和气血,方中生姜散水,作用于上焦;白术运脾燥湿,作用于中焦;茯苓渗湿,作用于下焦。此三味药通顾上、中、下三焦津液之转输通畅,亦是协同健脾除湿的基本结构。纵观历代诸家方剂,发现用这三味药除湿之方剂亦相当多,并非逍遥散有这种结构,真武汤里亦曾出现。
生姜若换为干姜,亦有其配伍特点。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干姜与细辛、五味子相配成为温肺化饮的基本结构;如与甘草相配,干姜温,甘草补,则是一种温补脾肺的基本结构。张仲景便很擅长用姜、辛、味治疗寒饮,往往小青龙汤用于发作期,苓甘五味姜辛汤用于稳定期。干姜、附子相配,侧重温阳,是先后天阳气同温,四逆汤里便有此先后天结合之结构。再如干姜、人参相配的理中汤,主要用于温补中阳。药物的配伍使用中应用了中医药理概念,在技巧上可利用配伍环境来保证多功效单味中药功效的发挥。
用量特点
用量特点作为能影响多功效单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常见因素,在临床上易被忽略。中药一般多以9~15克或3~9克为常用量大致范围。中医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思想,但是中药用量亦十分重要,需从历代诸多医家用方规律中将其整理升华。中医要自身发展,中药用量一定要整理、规范,整理是发展,规范亦是发展。譬如黄芪,可补脾肺之气,可固摄。升举也可看作是一种固摄,如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升举也是一种固摄,故补中益气汤也能治自汗。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皆有固摄作用,补阳还五汤也能固摄经络之气。气虚无以推动血液运行,黄芪既能固摄精气,又能够益气生血,因黄芪乃是生用、量大。凡用于固摄,黄芪用量比例须大,若只是用黄芪补脾胃之气,中等剂量便已足够。如紫苏叶能够理气,亦能发散风寒。小剂量的紫苏叶有解郁的作用,如紫苏叶15克,偏于发散,侧重向外向上。逍遥散里面少许薄荷,有解郁之用。再如用人参益气救脱时,用量要较大;小剂量使用时作为佐药,可扶正祛邪,鼓舞正气,祛邪外出;中等剂量时,可补脾肺之气。金银花也是如此,在五味消毒饮这类清热解毒的方剂中金银花用量很大,大多在30克左右,这时它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小剂量应用则是轻清宣透,辛凉透邪。再如,芍药止痛必须大剂量,桂枝汤里芍药加倍再加饴糖,则为小建中汤,所以这也说明用量决定了功效发挥的方向。所以,研究多功效中药发挥方向的控制方法,一定不能忽视用量对中药功效发挥的影响。
炮制方法
控制中药功效发挥方向,炮制是很重要的因素。现代很多药房没有按照传统要求去炮制,造成药物功效的偏颇。各种药都有它的炮制要求,如白术,生用可燥湿或运脾除湿,炒用可助脾胃运化,焦术除了健脾,还有消积的作用。不同的炮制有不同的作用,药物的不同作用都有不同的炮制要求,不做详细论述。
剂型
剂型对功效发挥方向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药物剂型所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枳术丸,用枳实、白术可健脾消积,用于脾虚食滞,而张仲景用枳术汤,则是治疗脾虚水饮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同样两味药,剂型不同,功效方向就不同。又譬如风寒湿感冒与痹证是两病,九味羌活汤强调用汤剂,是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内有郁热之时;若做成丸药,主要侧重于治疗风寒湿的痹证。再如,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的吐利,理中汤主治阳虚胸痹,不同剂型功效的侧重也不同。麻子仁丸的剂型服法要求很严,虽然麻子仁丸配方中有与小承气汤一样的药物,但它属于润下剂,做成丸剂,且用量控制严格,强调只用像梧桐子那么大的10颗,而且服药后若没有缓解,要“渐加,以知为度”。
服药方法
在方剂学教材里,服药方法写在用法当中,故常常容易被忽视。有不少方剂的用法只写为水煎服,便没有更具体的了。像桂枝汤的服法,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讲得很详细,要密切观察,适度而止,并且强调要“适寒温”,嘱咐详细。后代很多医家关注四逆汤的服药方法,四逆汤最好冷服,因四逆汤一类的方剂冷服不良反应小,涉及功效发挥方向还有不良反应的控制。“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服用方法至关重要。解表类方剂的服法更应强调,所以历来把桂枝汤的服法看成是解表剂服用的一种通则。
服法当中,吴茱萸的服法也比较特殊,需要在药冷的时候服用。吴茱萸能够治疗肝胃不和,以它为主药的有吴茱萸汤之类,主治肝胃虚寒、肝胃之气上逆、腹痛、胃痛、呕吐、头眩等。吴茱萸能够治疗眩晕、胸闷,但其又会造成眩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如果按照它要求的服法正确服用,就能发挥应有的方向,起到治疗的作用,其副作用就可以得到避免。
除了服法,煎药方法也很重要。银翘散的煎熬要求是“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煎熬时间长,含有的芳香成分就挥发了,故要时间短,沸三五沸,“香气大出,即取服”。这些要点如不告知患者,患者熬药方法有误,则方药的效价则会大打折扣。有些药物煎煮时间一长则药性挥发,如银翘散久煮,芳香之气外散,剩下的都是清热解毒的成分,患者吃下去便是治疗疮疡的药,治疗感冒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所以不同的煎服方法,中药发挥功效的方向也可能不一样。(由凤鸣 张晓丹)

(0)

相关推荐

  • 【本草驿站】柴胡与小柴胡汤

    柴胡与小柴胡汤 图文/药学部  华成坤主管药师 柴胡,大家可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但在中医药界,它可是大名鼎鼎,与各药配伍得当,可治疗很多疾病,感冒可以使用,心情不好可以使用,脱肛也可以使用--人们就将 ...

  • 中药五种功效控制论

    邓中甲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带头人.单味中药的成分复杂,药物功效多样,临床应用当中影响药物功效发挥的因素众多,所以研究中药时,适当运用功效控制方法 ...

  • 中药功效速记口诀

    中药(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 ...

  • 【表格版】200多种常用中药功效和药名释义(强烈建议收藏)

    艾国医公众号解表药麻黄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桂枝,即桂树之枝"(<本草 ...

  • 【收藏】400味中药功效总结(背诵版)

    中药功效,其内容多而杂,非常考记忆力.记错.记混.记不住是我们常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表格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药功效及主治麻黄发汗解表:风寒表汗证宣肺平喘:肺气不宣的喘咳证利水消肿:水肿兼有 ...

  • 【表格版】200多种常用中药功效和药名释义

    解表药麻黄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目>),因色黄味麻而得名.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桂枝,即桂树之枝"(<本草便读> ...

  • 〖中医入门〗常用145种中药功效《记忆口诀》

    〖中医入门〗常用145种中药功效《记忆口诀》

  • 100种常见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太难得了!赶紧收藏慢慢看

    100种常见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太难得了!赶紧收藏慢慢看

  • 中药功效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家庭必备! 1.       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        ...

  • 《中药功效表》,帮你整理好了!收藏扩散,功德无量~

    医学药典 10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食补药补,男女通用 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可不少,男女通用的也很多,一起总结出来,看看吧!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气.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