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的腊八葫芦
“过了腊八就是年”,到腊八就似乎已一只脚迈进了新年的门槛,但腊八却无疑是春节不可绕过的门槛,是春节前传承广泛的一个节日,许多地方都有过腊八节的习俗,吃腊八粥更是中国多地共通的食俗,而在我的故乡正宁,腊八节的最大亮点却似乎不是吃腊八粥、腊八面,节日的欢乐更多聚集在孩子们提的腊八葫芦里。
腊八葫芦也叫腊八、腊八坨、墩墩、冰葫芦,制作方法极为简单,无非是把糖水冻成冰块食玩,但却也包含着人间亲子亲情和工艺传承。
小时候每逢腊八节前夜,大人、孩子们都会纷纷围在案板旁忙着冻腊八葫芦,或是大人做,孩子看,或是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切的切,刻的刻,那怕是帮着清洗一枚拴绳的铜钱,腊八葫芦制作的过程本就充满欢乐。
制作腊八葫芦最其本的材料是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片,雕刻成各种形状,如星状、车轮、工字、正字、花朵等,甚至可精心雕琢成各种花样铺摆在碗里,腊八葫芦就有了旷味,有了灵魂,有了形与神,如果有心,还可以配以果干、果粒、香菜等,再注入糖水,将拴有铜钱的提绳沉入碗底,另一端用筷子挑在碗沿上,放在院子通风处,一夜寒风,腊八早上孩子们一起床,就急急出门去观察他们掂记了一夜的冰葫芦,在孩子们跑着去观察时,大人们就急着嘱咐先不要去挪动,看看冻得结实的冰葫芦,冰面并不平整,必有一面突起一个冰疙瘩,老人们说冰疙瘩向着那个方向,来年那个方位的粮食定会获得丰收。
腊八葫芦被从瓷碗里提起,晶莹剔透,糖水中的胡萝卜似乎也有了生命力,更加红润鲜亮,孩子们看着腊八葫芦,心底里燃起了节庆的欣悦,爱不释手的在大人嘱咐下轻轻舔一口,冰甜的快感提神而透爽,大人喊吃饭,腊八葫芦被轻挂在门拴上,在冬阳里泛着诱惑的亮色,孩子们早饭吃的很急,或是吃一碗腊八面,或是喝些甜香的腊八粥,就急不可待,高高兴兴地提着自己得意的腊八冰葫芦向外跑,或是到闲人成堆的土场上,或是到学校与小朋友们共同显摆,互相攀比,看谁的漂亮,谁的有创意,你尝尝我的,我舔一舔你的,看谁的最甜,及至把玩的差不多了,你碰我的,我磕你的,最终都敲碎了,都打成了冰渣和碎块,小手一个比一个快,脸蛋儿一个比一个通红,一个比一个激动,抢食是最动人的时刻,也顾不得小手透冰,咬嚼的嘎嘣脆,吮吸的津津有味,满是童年的滋味,尽享稚童的快乐,腊八节也在快乐的冰甜里醮透诗心!
仔细回味,我们无法不惊诧于先民的智慧,腊八葫芦的历史尚不可知,但其绝对是冰淇淋、雪糕们的鼻祖,在现代文明还没的到来之前,人类科技的应用发现极为有限,能利用自然的条件,把糖水以胡萝卜之类做点缀,在天气最寒冷的季节里冻成可食冰,使之成为特定节日的节庆元素,给无数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带来欢欣,这又何尝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尤其是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时代,节庆味曾是多少孩子的欣悦憧憬?童年时代的我们,白糖都是奢侈品,冻腊八葫芦往往用的是五分钱一包的糖精,适配物也只有胡萝卜和冻香菜,那时候还没有蔬菜大棚,物流更是落后,远不似今天的物质丰富,但大人们也会想方设法讨孩子欢心,把开水放置冷是为了防孩子吃冰肚子受凉,有条件的甚至加放冰糖或红糖,而今天的冻腊八葫芦的条件就无比超前无比优越了,除了胡萝卜还有各种水果,有葡萄干、梅子果,各种果仁,但今天玩腊八葫芦的孩子却似乎越来越少,乡间还有许多孩子玩,而城市里却已近乎绝迹。
我并未调查过腊八葫芦的历史和传承区域,却为故乡节庆里的孩童文化感到无比温馨,故乡正宁的大多节日都有孩子的乐趣,端午的香包,七月七的巧娃娃,腊八的腊八葫芦,春节的烟花,元宵的灯笼……无不是为孩子订制的节庆礼物,孩子们向往着一个又一个的节庆,追溯着节庆气息里浓浓的节味,在憧憬里长大,在追求里生存,把人类对生活的向往一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