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一场与《教室的那一间》的偶遇吧,真正的青春在等你

那些让导演砸锅卖铁都要坚持的梦想,才有最闪亮和真实的青春!

是的,战台烽这一次要pick的剧,就是由贾炳祺一人肩挑编剧、导演、美术、剪辑等等诸多工种,所打造出来的青春网剧《教室的那一间》。当然,在筹备和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他更大的苦恼,在于——筹钱,借遍了亲朋好友,还为拍片办了一堆的信用卡来刷,终于完成了这部经历堪称神奇的作品,也凭借令人刮目相看的品质,在爱奇艺顺利上线。

看多了拼话题、炒噱头的作品,这部《教室的那一间》真的将所有的功夫都花在了作品中,剧里虽然没有大牌明星,却够真诚又真实,很清新又麻辣,有些燃还有些丧,确实好看。观剧的感觉,就像回顾曾经的青春,一幕幕如此的新鲜有趣却又似曾相识。我们常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身为导演的贾炳祺一定是被一个超有趣的灵魂附体,才能凭借记忆、观察与创作,为我们带来整整十三集怀旧碎片,并组合成这样一段花漾甜涩的青春。

当然,料想导演应是个很"深情"的存在,毕竟在整部《教室的那一间》中,都仿若是以他的回忆视角而展开的剧情,剧中的男主角陈末或许就是导演的化身,毕竟在片尾的导演手记中如是说:

谢谢你,17岁的贾炳祺:那时的你,骑自行车都要漂移,会为了等一条短信,而辗转反侧整晚。会绕道几条街,去偶遇一个人。因为可以见到熟悉的朋友,而对每一天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这也正是剧中陈末的成长写照。那个爱听周杰伦,爱迟到,一到考试就抓瞎,说话时而直率,时而又有那么一点点言不由衷,不由自主的会逞强,看似对一切都漫不经心,但当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却可以自带滤镜般的深深沉醉的感觉,所绘制出的青春图谱,似乎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于其中找到共鸣。

当然,导演也很"逗逼",在剧中,不仅仅是他借众角色之口,金句迭出,段子纷呈,而且还有给自己走"后门"的部分,比如学校的广播里,所表扬的,俨然是:"恭喜高三二班的贾炳祺同学,被保送到了北大!"这与全剧开篇,由陈末十年以后的白日梦中,被邀回母校参加校庆,慷慨捐款,胁迫校长开除当年对自己不爽的老师,由他在招聘时,对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无限蔑视,就可见一斑。

或许正是因为导演所自诩的"高不成低不就",然后"还对未来不死心",才让我们得以看到这样一部精致的作品,虽然碍于制片成本与创作经验,《教室的那一间》并不能算一部在技术上非常优秀的作品,但也是由于保留了太多的本真与初心,才会让人如此的感同身受,那些来自于生活中的小细节,生动而有趣,让人看到爱不释手、手不释卷般欲罢不能。

战台烽也会思考,剧名为什么叫做《教室的那一间》,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有千千万,每座学校的的教室也众多,这部网剧的故事,仅仅是发生在数不胜数的教室中的一间的故事,平凡、普通,却又有着很强的概括性与代表性,也正如剧中的陈末、赵小雨、苏周、姚从良、贝贝等等同学,似乎也是每个人的青春投影。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那一间"的教室内,也是有着学渣和学霸,有着男人婆和娘娘腔,有着运动派与书呆子,有着各种数不胜数的喜怒哀乐。

青春和时代,在这帮莘莘学子身上,刻下了别样的印痕:诺基亚手机,周杰伦盒带,《一帘幽梦》电视剧,《男人帮》画报,每科作业一张卷子,考试时的小纸条,有关换座位的战争,各种原因的罚站,有事没事就请家长,青春初恋的阳光灿烂和醋味十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谊,等等。这里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直白的"我爱你",却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了我们作为观者的干涸已久的内心。

《教室的那一间》每集一个主题,最喜欢的是第十集的"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对于创作者贾炳祺而言,这部剧的拍摄,则是带着一帮人,和自己一起"兵荒马乱",重整记忆。幸而《教室的那一间》得以顺利上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网友,注意到这部与众不同,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第七集的主题是"谁的青春里没有策划过一场偶遇",对我们来说,选择与《教室的那一间》来一场偶遇,同样不会后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