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给小人物的一句忠告:人生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

作者|鬼谷信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我们可以称其为“理想主义者”,比如儒家的孟子。
当魏国的梁惠王向他请教说:孟老先生,想当年我们魏国也曾风光过,说干架谁也没怕过。可如今,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整天被隔壁邻居秦国和楚国按在地上摩擦,您有没有啥高招,让俺们再回往日荣耀?
梁惠王颇有点像当下山西煤老板总在回忆过去的风光无限,总想再大干一把。
孟子怎么说的呢?让你的士兵爱他们的父亲和兄弟吧,这样的话“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什么意思呢?用爱发电,那么魏国将士们哪怕手拿木棒也可以击垮那些手持刀剑,身披战甲的的秦楚军队了。因为,仁者无敌。
相信梁惠王听完后的内心跟你我是一样崩溃的,要么是我疯了,要么是他疯了。
孟子这一席话颇有点“坐谈客”的意思了。
个人道德毋庸置疑是重要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道德是主观的,也就是孟子说的良知。什么是良知?孟子说“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
不需要思考,是人的性本善的天性。比如,虽然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小张看见嫂子掉井里了,他不需要思考,肯定会去伸手救嫂子。这就是良知。
或许孟子是历史上最早的标题党了,提出来“仁者无敌”的观点。不知道,他有没有上过战场,有没有跟敌人对垒过。
战争是以消灭敌人为手段,迫使敌人屈服为目的的行为。就如让魏国一蹶不振的马陵之战,当孙膑命令士兵瞄准射杀庞涓时,他讲究的是仁者无敌吗?是兵法奇正虚实。
如果他不杀庞涓,不杀魏武卒,一旦庞涓的援军一到,被屠灭的就是孙膑自己了。
即便后世极度推崇良知的王阳明也说过“草若是碍,除去何妨?”,莫非也要悲天悯人的感慨,草也是生命吗?
道德良知是主观的,修的是一个诚意,爱是主观的,这本没问题,即便是鬼谷子也说过“不见而命,不行而至”。
问题在于两点,第一,我们太高估自己了,因为我们的道德修行,良知显现还没达到圣人的境地,所以我们做不到。我相信让孟子用他的“仁者无敌”的观点带兵(当然,梁惠王不会给他机会),也不可能像吴起一样训练出第二个魏武卒。
第二,辩证态度,也就是主观和客观辩证思考。以我肤浅的认知看来,依然分成三层,第一层主观,第二层客观,第三层主观。也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问题。根据辩证法的观点,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应该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有人认为主观更高级,阿信耍个滑头,窃以为是一体的,抛弃客观谈主观,就是耍流氓。毕竟,这个世界是客观的。如果我们的主观与现实脱节,结果会出问题。
关于这一点,明朝人吃尽了苦头。张居正之所以要改革变法,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发现了税务上的诸多弊端。
诸如,两个县,一个富庶,一个贫穷,但是朝廷在收税时,由于忽略了客观因素,根据“县”为单位征收相同的税赋,结果“一刀切”必然是一个收少了,一个收多了。
实际上,后来的李自成就是被这种主观主义的政策逼上梁山的。
无独有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评价张居正的继任者内阁首辅申时行时说:这位昔日的首辅对自己的过去毫无忏悔之意,他的思想平静,他的良心没有遗憾,因为形格势禁,他只能用调和折中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他自信他在执政期间的所有措施均出自诚意,这一大前提使他们扪心无愧,至于成败利钝,那又是并非他个人的理想所能左右的。
这段话很中肯,申时行在用主观的道德良知在执政,其背后逻辑正是孟子假想的“仁者无敌”。也就是说,我的思想和行为是符合我的诚意的,是符合良知的,所以我就是对的。
那么结果如何呢?明朝党争越发的严重,百姓越发的艰苦,东北的努尔哈赤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善意的未必就是有效的。
这让阿信不禁疑惑,主观的道德如果与客观的现实脱离,还属于道德吗?即,我的初心是善良的,所以善良一定会发挥功用,战胜邪恶吗?
明末的史可法为我们交上了一份答卷。毋庸置疑,他是个道德上的英雄,却不是能实战的英雄。
北京沦陷、崇祯上吊时,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书,军政大权都在他手上,却让一批佞臣牵着鼻子走:说让福王继位,就让福王继位;说让马士英入阁,就让马士英入阁;说让你离开南京,去平定叛臣,就离开南京。最后自己被架空,让昏君佞臣把持朝政。那时,多尔衮大败李自成,相当于为明朝报仇,所以史可法对满清仍存妄想,一厢情愿的奉行“借虏平寇”。
史可法的爱感动了马士英、多尔衮了吗?结果自己杀身成仁了,也把明朝最后的精锐给打光了,明朝彻底完了。
史可法的幼稚和软弱致使明朝满盘皆输。其实当时,占据江南的南明朝廷完全可以效仿南宋、东晋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窃以为,这种纯粹主观的爱,是病态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却被当下很多人奉为圭臬。阿信想说的是,善良不是错,毫无底线的善良才是错。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动物,叫单细胞动物,明明处于生物链的低端,却执着的信奉“简单就高级”,试图用简单的直觉思维处理复杂的事物。
这并不是简单出了问题,而是单细胞东西的进化出了问题,自己明明是只“虫子”,却高估了自己,把低级理解成了高级。要知道你我皆凡人,而非圣人,毕竟你我既不是孟子,也不是王阳明。
既然是凡人,就需要“进化”,而非“退化”,明明是个人,非要退化成了单细胞的虫子,以主观直觉思维处理信息,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由于忽略客观现实的复杂问题,便容易出错。
举例说明,根据我们的直觉,现在的电商环境已经饱和了,实际上,202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2万亿元,但阿里,京东,拼多多的GMV加在一起,也不过10万亿左右,占比甚至不超过三分之一。
根据直觉,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电商环境已经饱和了,没有机会了。有趣的是,黄铮通过深度思考发现,其实爱占便宜的并不只是穷人,富人也爱占便宜。
于是,拼多多异军突起。这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同时也证明了,普通人未经深度思考的直觉可能是错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别拿圣人的直觉说明问题,正因为你我不是圣人,所以才需要理性思考,而非仅靠直觉。
辩证法告诉我们,不能绝对的否定主观和直觉,但是孟子绝对主观化的“仁者无敌”确实是有问题的。
学者康纳曼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思维中有两个系统:系统一、系统二。系统一是直觉反应,2+2=4,这是直觉反应,不需要动脑筋;系统二叫理性思考,29×39是多少,你反应不出来的,你要开动脑筋好好算一算,你看算计其实这么来的。你多算一份就多一份胜算。
但是,由于系统一不费脑力,系统二很费脑力。绝大多数时间,人们是用系统一来处理信息、认知世界的,大多数时候靠直觉,靠条件反射。
通过这段话,相信大家也明白了,鬼谷子为什么提倡劳心苦思了,其实就是为了打破直觉思维,学会理性思考。
由于我们的大脑习惯了处理简单的事情,使得我们的思维模式以直觉为主,缺乏深度的思考分析,一旦直觉出现偏差,便出现了错误的认知,结果给人生带来诸多坎坷。因此,我们需要打破直觉思维,学习理性思考。
在没有经过劳心苦思的过程,思维模式就是感性的。有趣的是,劳心苦思又最能锻炼一个人直觉的准确性。最后,阿信想说的是,
之所以我们需要劳心苦思,本不是直觉的错,而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聪明啊。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简简单单的成功,都是劳心苦思的结果。而反对者,大多是因为懒。
人生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
END

学鬼谷子,找鬼谷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