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古人书论,道尽书法之妙

一 李斯《用笔法》

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回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理当自见矣。

二 赵壹《非草书》

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秘玩。余惧其背经而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又想罗、赵之所见嗤沮,故为说草书本末,以慰罗、赵、息梁、姜焉。

三 崔瑗《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点□,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后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四 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有二代,靡有同焉。

五 蔡邕《九势》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国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六 钟繇《用笔法》

魏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乃活。繇苦求不与。及诞死,繇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

繇曰:“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临死,乃从囊中出以授其子会,谕曰:“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七 卫铄《笔阵图》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

“一”[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 陆断犀象。

“┐”[折] 百钧弩发。

“丨”[竖] 万岁枯滕。

“ㄟ”[捺] 崩浪雷奔。

“”[横折钩] 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人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窃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八 王羲之《自论书》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

九 羊欣《古来能书名人录》

●臣僧虔启:昨奉敕,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索未得,续更呈闻。谨启。

●秦丞相李斯,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篆小异李斯,见师一时。

●陈留蔡邕。后汉左中郎将。善篆、隶,采斯、喜之法,真定《宣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

●杜陵陈遵,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座”。

●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

●师宜官,后汉人,不知何许人、何官。能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是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俟其饮足,削书而退。

●安定梁鸽,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得师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鹄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鹄手也。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鹄后。毛弘,鹄弟子。今秘书八分,皆传弘法。又有左子邑,与淳小异。

●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后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崔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瑗子实,官至尚书,亦能草书。

●张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匆匆不暇草书”。人谓为“草圣”。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英弟子,并善草,诞书最优。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亲手写。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子盛诞,辘轳长口引之,使就榜书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比下焚之。乃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鸿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河间张超亦善草,不及崔、张。

●刘德升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

●颖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征。二子俱学于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 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繇子会,镇西将军。绝能学父书,改易邓艾上事,皆莫有知者。

●河东卫觊,字伯儒,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觊子瓘,字伯玉,为晋太保。采张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藁。草藁是相闻书也。瓘子恒,亦善书,博识古文。  敦煌索靖,字幼安,张芝姊之孙,晋征南司马,亦善草书。陈国何元公,亦善草书。

●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荥阳陈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晋宫、观、城门,皆畅书也。荥阳杨肇,晋荆州刺史,善草隶。潘岳诔曰:“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无綴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肇孙经,亦善草隶。

●京兆杜畿,魏尚书仆射;子恕,东郡太守;孙预,荆州刺史:三世善草藁。

●晋齐王攸,善草行书。

●泰山羊忱,晋徐州刺史;羊固,晋临海太守:并善行书。

●江夏李式,晋侍中,善写隶、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

●琅邪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钟法。

●晋丞相王导,善藁、行。廙从兄也。

●王恬,晋中将军,会稽内史,善隶书。导第二子也。

●王洽,晋中书令、领军将军,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恬弟也。  王珉,晋中书令,善隶、行。洽少子也。

●王羲之,晋右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隶。羊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藁,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羲之第七子也。兄玄之、微之,兄子淳之,并善草、行。

●王允之,卫军将军、会稽内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王濛,晋司徒左长史,能革、隶。子修,琅琊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王绥,晋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善隶、行。

●高平郗愔,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郗超,晋中书郎,亦善草。愔子也。

●颖川庾亮,晋太尉,善草、行。庾翼,晋荆州刺史。善隶、行,时与羲之齐名。亮弟也。

●陈郡谢安,晋太傅,善隶、行。

●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

●晋穆帝时,有张翼善学人书,写羲之表,表出,经日不觉,后云:“几欲乱真。”。

●会稽隐士谢敷,胡人康昕,并攻隶、草。

●飞白本是宫殿题八分之轻者,全用楷法。吴时张弘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号为“张乌巾”。此人特善飞白,能书者鲜不好之。

十 索靖《草书状》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

●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

●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官毕修,事业并丽。

●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虫蛇虬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羸羸,欻奋□而桓桓。

●及其逸游盼向,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窳窿扬其波。

●芝草葡陶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

●举而察之,以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窃娆廉苫,随体散布。

●纷扰扰以猗,靡中持疑而犹豫。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

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

●或者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俶傥而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

●于是多才之英,笃艺之彦,役心精微,耽此文宪。

●守道兼权,触类生变,离析八体,靡形不判。

●去繁存微,大象未乱,上理开元,下周谨案。

●骋辞放手,雨行冰散,高间翰厉,溢越流漫。

●忽班班成章,信奇妙之焕烂,体磥落而壮丽,姿光润以粲粲。

●命杜度运其指,使伯英回其腕,著绝势于纨素,垂百世之殊观。

成公绥·隶书体

●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灿矣成章,阅之后嗣,存在道德,纪纲万事。俗所传述,实由书纪;时变巧易,古今各异。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

●随便适宜,亦有弛张。操笔假墨,抵押毫芒。彪焕□硌,形体抑扬。芬葩连属,分间罗行。烂若天文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

●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缥缈。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

●尔乃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纨,染玄翰。彤管电流,雨下雹散。点□折拨,掣挫安按。缤纷络绎,纷华灿烂。絪緼卓荦,一何壮观!繁缛成文,又何可玩!章周道之郁郁,表唐虞之耀焕。

●若乃八分玺法,殊好异制;分白赋黑,棋布星列。翘首举尾,直刺邪制;缱绻结体,劖衫夺节。

●或若虬龙盘游,蜿蜒轩翥;鸾凤翱翔,矫翼欲去。或若鸷鸟将击,并体抑怒,良马腾骧,奔放向路。

●仰而望之,郁若宵雾朝升;游烟连云;俯而察之,漂若清风厉水,漪澜成文。

●重象表式,有模有概;形功难详,粗举大体。

(0)

相关推荐

  • 草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创作和审美要点有哪几方面?

    草书之称,起于草槀,始创于汉初.时通行者为草隶. 盛行于汉魏间,为章草,特征各字不相连绵,尔后去章草之波磔,圆转用笔,遂成今草. 晋王献之又创诸字相连草体,到唐张旭,怀素发展成了字字相连属之狂草. 记 ...

  • 国展评委揭秘|手笔合一,掌握用笔关键法门与草书符号归纳诀要

    行草书学习中,<书谱>是必须要用心研究的! 一是可以给我们提供最扎实的基本技术训练,丰富,断.连.方.圆.轻.重.曲.直.铺豪.聚豪等等: 二是墨迹本,这一点,如果与各种版本的<十七 ...

  • 需要口传身授的笔法不是没了,古人书论和墨迹中有书法的九阴真经

    书法传承了几千年,到我们这个时代,却逐渐没有良师指导,真正的用笔法去哪里学?古人书论和墨迹就是教科书生疏了.关于书法有很多的疑问没有标准的答案,毛笔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既然做成圆的了,书写又那么讲究藏锋 ...

  • 古人对联大全,书法临创之利器!

    左宗棠 山高水長中有神悟 風朝雨夕我思古人 李鴻章 閬苑有書多附鶴 春城無處不飛花 李鴻章 詩書千載經綸志 松竹四時瀟灑心 翁同龢 蕙草饒淑氣 扶桑昇朝暉 張之洞 筆下江山轉蔥蒨 堂前水竹湛清華 張之 ...

  • 王羲之去世前,传给王献之的一部“秘笈”,800个字道出书法真相

    书法是一门极其简单的艺术,也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说它简单,就是谁都可以写几笔,说它复杂,就是它可以包罗万象,人的一切性情.智慧.艺术感悟,都能被容纳其中,写出一定的境界实属不易. 这里面的核心关键就 ...

  • 看古人是怎样教书法的? 一文点醒梦中人!

    其实很多教科书都是害人的,不仅书法一门.当然,害人的老师也很多.如果你到现在没有遇到书法老师,那赶紧烧香感谢老天吧.本来大多数用筷子吃饭的人,都有学习书法的潜力,不过很可惜被众多错误的学习观念给耽误了 ...

  • 古人是怎样教书法的?

    其实很多教科书都是害人的,不仅书法一门.当然,害人的老师也很多.如果你到现在没有遇到书法老师,那赶紧烧香感谢老天吧.本来大多数用筷子吃饭的人,都有学习书法的潜力,不过很可惜被众多错误的学习观念给耽误了 ...

  • 看古人是怎样教书法的? 一文点醒梦中人!(深度好文,默默读思)

    其实很多教科书都是害人的,不仅书法一门.当然,害人的老师也很多.如果你到现在没有遇到书法老师,那赶紧烧香感谢老天吧.本来大多数用筷子吃饭的人,都有学习书法的潜力,不过很可惜被众多错误的学习观念给耽误了 ...

  • 王羲之《笔势论》,道出书法创作诀窍

    告汝子敬:吾观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舛谬,撮其要实,录此便宜,或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 ...

  • 厉害了!原来古人是这样教书法的!

    文源 | 网络 · 编辑 | 思思 设计 | 晓洁 具体而言,古典书法有两种最常见的执笔法,分别对应于高桌与矮几.第一种执笔法我简称为'筷子法',其实就是拿筷子姿势.这个姿势好象是拿钢笔的姿势,其实不 ...

  • 日本小野道风书法欣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