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不死

年轻时我也和你一样,特别愤世嫉俗。每当在书店里看到领导干部出的“诗文集”,总是露出很不屑的神情;在旧书摊看到这些“诗文集”一块钱一本都没人要时,则颇有些快意。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并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而是一天比一天更同情人,所以有时候也随手翻一翻这些“诗文集”。老实说,确实臭得很,其中有些还是有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的“大作”。于是,我不免有些疑惑:这些干部的智商都比我高得多,他们难道就看不出这些诗文非但没有给自己增光,反而是出丑?

胡适先生以对人宽容著称,据说就连因贿选而臭名昭著的曹锟在他眼里也有优点:公正。我也试图以胡适先生的眼光重新观察这些“诗文集”,果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可贵之处:诗心不死。

人人都说现在当领导的都很累,会议、公文、宴会(饭局),哪一样都不是省油的灯,很多领导都遗憾自己分身乏术。过度沉重的应酬摧垮了一批干部,他们渐渐地成了酒色之徒。其实,世上没有人真正愿意成为酒囊饭袋的,所以,那些腆着啤酒肚的干部内心也无比痛苦。深夜从应酬场所归来,透过车窗看到挂在天上的半个月亮,猛然想起,若干年前的那一天,也是这样的月色,因为和她分手而写下了300行长诗,而如今,打着酒嗝,一句诗也写不出了!“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心里暗暗下着决心,尽管明天的工作还是要继续,但是时间像海绵,要挤还是能挤出一些来的,就用这些时间“种一点自留地”。我们看到的“诗文集”,大概就是这些“自留地”上长出来的“作物”吧?它们尽管不甜美,但很可贵:是不死的诗心的结晶。

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每个人都有超拔于现实生活的愿望。然而,过度紧张忙碌的生活往往会埋没我们的诗心,尽管它们永远不会死,但也会受损害,这就是某些领导干部的“诗文集”一块钱都没人要的原因。深受诗心受损之苦、深知诗心之可贵的领导干部们,当然也知道培育、保护诗心的任务,一点也不比搞几项“政绩工程”容易。希望某些领导不要有畏难情绪。

小编注:此文刊发于2004年5月20日《检察日报》声若蚊蝇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