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读懂《人类简史》,人类是如何从动物到创造上帝的?
《人类简史》是无人不知的巨作,它的作者尤瓦尔 ·赫拉利1976年出生,首次出版时是他仅仅36岁。尤瓦尔 ·赫拉利,一位怪才,写出了一本奇书,一场引发无限思考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人类探索之旅。
《人类简史》被翻译成将近30种语言在世界内爆红,最可贵的是,每翻译一个语言版本,作者就会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等细节修改,可以让读者更有切身感受。就像你读到的书中大量提到了“中国”字样。比尔盖茨和Facebook的扎克伯格私人书单上都有这本书。
作者用太空间谍卫星的高度,俯瞰整个地球的发展历史,角度奇佳。他语出惊人,观点奇特,就是因为这个角度超出了自我身份,自我价值,自我认知,三观皆毁。
把我们强拉硬拽到卫星高度,并用强有力的证据回放你的前世今生,并告诉你:你不是看起来那么高贵,请收起你的盲目骄傲,你只不过是“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你觉得自己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那只不过是生灵涂炭的浩劫,你就是动物性使然,请不要为自己的残暴虚构故事,那只会让知道真相的我们更卑微。
人类请不要在随意拉帮结伙,歧视、战争、搞事情,你们原本一家是六种人类最后生存下来的“智人”的后代,亲兄弟何苦相爱相杀。
本以为站在高处,来一场多角度赞美人类利用无以伦比的大脑,保护弱小的身躯走上食物链顶端一曲曲赞歌的时候,被当头一棒,顿时大惊失色,跪地泪流满面大喊:“为什么?”
尤瓦尔 ·赫拉利强调了伟大的三项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
在赫拉利德论证逻辑里,所有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是一时一地的局限,人类制定规矩,或者制造观念,却挡这种规矩和观念是自然的,认定它颠扑不破,放诸四海而皆准,并可永世流传,而历史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我们当时认为会永恒的正确观念,最终都会被突破,变成对立面。
这本书部分观点借鉴贾雷德·戴蒙德1997年出版的《枪炮、钢铁和细菌》这本书,意犹未尽的小伙伴可以继续烧脑的一部力作。
尤瓦尔 ·赫拉利
一、让人类与其他动物真正拉开距离的,居然是编故事的能力
人类如何战胜其他物种?
小朋友问起:“为什么小狗不会说话?小猫不用上班?”
父母会得意的说:“因为我们人类有发达的大脑啊!”
如今的人类深深迷恋着自己的高智商,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大脑。但对于几百万年前的智人来说,大脑是件极其麻烦的累赘,我们为了保护它,必须放弃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四肢行走,改成直立行走。为了这个消耗人体25%的能量大脑,要找更多的食物供养它,婴儿头部越来越大,越来越硬,只有在婴儿头部比较小和软的时候提早生下来,母亲才更有机会存活,于是,人类就在不停的提前生产,以至于很多器官都买没有发育完全,非常弱小,不能像小马、小猫、小狗一样出生几天就可以和爸妈撒欢儿玩耍。
虽然人类解锁了2个新技能纵火和烹饪之后,一跃成为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可是,15万年前,全部人类加起来也不足百万,
7万年前,智人走出东非,到达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美洲,所到之处,其他物种就会惨遭杀戮,在澳大利亚,24种体重在50公斤以上的物种灭绝了23种。体力和数量都处于劣势的“智人”,到底是哪一种能力可以让智人成为掌控者?
如果一个智人和一只大黑猩猩对决,必败无疑。如果1000个智人和1000只大黑猩猩群殴,大猩猩必败,为什么呢?人类学家邓巴发现无论是远古狩猎采集的部落还是哺乳动物,很难超过150数量的互动链接。而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超越邓巴数字150人以上的协作上。
但人类语言除了描述客观事实,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八卦工具,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信息,譬如其他动物语言仅限于:“小心,有狮子!”的信息,人类能够说:“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等虚构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中国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譬如《圣经》、《创世纪》等。
故事能让智人拥有前所未有的集结你能力,成千上万的人力集结、灵活合作后,开始主宰地球,这就是所谓的“认知革命”。而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
二、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幸福
在一万年前,小麦不过就是许多野草的一种,而突然间,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后开始占据人类大部分时间去耕种,这就是农业革命。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最为出名的观点就是这句“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为什么说“骗局?”
采集社会每三天打猎一次,可以养活整个部落,比现代人工作时间还短。而自从耕种小麦开始,人们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被自己身边这块耕地牢牢锁住,不能随意迁徙,人口越来越多了,抵抗力越来越低了。
从农业时代一开始,“未来”就一直是人类心中小剧场的主要角色。在农民得靠雨水灌溉的地方,雨季一开始担心也就开始。每天早上 ,农民会凝视着远方,闻闻风的味道,盯着眼睛发酸。那片是云吗?能不能来场及时雨?雨会下得够吗?雨会不会下的太大,把田里的种子或秧苗都冲走打坏了?
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的更好、过的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
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的挑水耕田。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小麦,但其实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同样的道理,如法炮制,如今,人类以为发明创造了互联网,但其实是互联网绑架了人类。互联网科技带给人类生活的便利,我们已经体会太深,甚至一刻也不能分离。叫外卖、打滴滴专车、淘宝购物、邮件沟通,微信、视频,互联网让世界变小,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是绑架了我们。我们没有它,不知所措,无法正常生活,我们下班最想得到的放松,就是捧着手机,至少三个小时别理我,有网络就行,可是真的轻松了吗?
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方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不是小麦的错,更不是互联网的错,说到底,是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误入歧途,贪婪或者欲望过犹不及,过度就是最大的损耗。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说过:“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三、金钱、帝国和宗教是改变人类社会结构,推动社会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
赫拉利从几百万年前开始讲述人类起源,我们就逐渐清晰,今日我们看重的所谓金钱、帝国、宗教等所有都是人类共同的想象结果,人类共同编织的故事,又共同的信任。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护新系统。金钱是最强劲的粘合剂,也是最强劲的裂变题体。
金钱和宗教本身都不是坏的,在人类历史中,宗教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比如帮助人类组织起人类社会,维持社会窒息等等,虚构故事本身也不并非好或不好,而是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
四、科学就是承认自己不知道,承认“知”比“行”更重要
1500年前,科学革命发展之前,人类认为自己什么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有疑问,习惯从先贤那里去寻找,没人投资搞研发,就连火药都是给皇帝炼丹的时候,不小心爆炸了才发明出来的。
原因在于人类不相信科技能够解决问题,不相信武器的进步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他们从意识上就切断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譬如,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但时间早于欧洲,规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规模最大的一次,舰队将近300艘船,成员近3万人,而哥伦布仅仅带了三条小船,120个水手。
没有探索的欲望和野心,就是限制了能力和行动范围。
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苏格拉底 《柏拉图选集》
科学探索带了什么呢?改变了什么呢?
人类开始相信科技、相信自己的无知,相信未来更美好。我们一直都强调“知易行难”,道理我都懂,做起来很困难。但实际上,认知才是最大的壁垒,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花100年,才真正理解西方社会,不了解就无法借鉴和超越,不好奇没有探索之心,更没有迎头赶上那么一天。这就是科学革命,承认和发现自己的无知,带给大家的全球视野,以及全球探索科技。
科学家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 —— 高尔
赫拉利在文中讥讽人类的自恋,指责人类的作茧自缚,但实际上他背后都有一个宏观视角,是全球论调。我们身处世界,是一个所有国家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也都是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全球变暖、全球不平等、核战争、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颠覆性科技。
在阻止气候变暖或核战争方面,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一己之力控制生物工程或人工智能技术。
如果美国不采取任何行动,仅由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俄罗斯或日本扔允许机器人杀手的存在,即使欧盟禁止生产,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善。为了在21世纪生存、发展、人类需要强有力的全球合作。正因如此,人们有必要用全球视角去看待历史。仅只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