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古拙之“颤笔”,绚丽明艳、五彩斑斓、令人振奋
钱松嵒在作画
钱松嵒(1899.9—1985.9)和同时代的许多老画师一样,并没有进过艺术院校学习。但其自幼对书法、绘画有极大兴趣,后自行临摹《芥子园画传》,并留心民间画师和民间艺术作品,经常徜徉在裱画店中。直到十三岁(1912年)时,方始入其父亲所任校长的杨巷镇立第一初小,然不久,他即嫌课程太浅而辍学,返村过起了五年半耕半读的日子,并学习国画传统技法。
华山
1918年钱松喦进入无锡江苏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1923年),此间,他受教于书画家胡汀鹭,主要研习石涛、石疗、唐寅、沈周等人的画法,同时学习透视、色彩、解剖、光影等西画技法,待他从第三师范毕业时,他已经出版了平生第一本个人画册。由于他成绩优异,时任校长的陈谷岑力 劝其进大学或出国深造,被钱婉言谢绝。与之相反的是,宜兴同乡徐悲鸿(1895—1953)则分别于1917年和1919年留学于日本和法国。于此,或可见其举动不合时流处之一斑。
孤村残榭
从1923年到1956年,钱松岩先后在多所小学、中学以及美专任教。相对于1957年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之后直至晚年的安定生活来说,钱松岩30年 代至40年代的生活是动荡不安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他不仅饱受了生活的颠沛流离,同时,国难给予他心里的感受也直接反映到他的绘画之中,从而体现出一个传统型文人画家的品格与胸怀。
荒村风雪夜
1954年,钱松岩创作了《娘做新衣儿读书》(展出时称《渔家乐》),基本上表达了他对新社会的看法,这幅画反映了他对渔民生活的感受——旧社会“愁浪愁 风艇上居,打鱼苦自食无鱼”的渔民,翻身做了主人,脱离了衣不蔽体、目不识丁的苦境,正是“万般欢乐从今数,娘做新衣儿读书。”这也几乎是他自我人生经历 的写照,抗战胜利后,他在师范任教的工资难以养家,因此,不得不辗转苏州、南京、常熟等地办画展鬻画谋生,其中一次到南京,非但没有卖掉画,还要付每天的 房钱、饭钱,最后连回无锡的车票都买不起。而“黄山近在咫尺,因在旧社会不获一游,徒存梦想”,这是他在新中国游黄山之后的感叹。
黄山瀑布
新中国要求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并为人民服务,而钱松岩所擅长的山水、花鸟一时难有作为。现实的境遇不仅使得这位老画师难以施展拳脚,也为全国的国画家出了一个时代的难题,因此,他们都在积极地寻求突破。1953年,艾青在 “上海美术工作者政治讲习班”上作了一篇题为《谈中国画》的重要讲话,后来发表在《文艺报》1953年第十五期上。作为著名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和美术界的领 导,艾青在文章中论述了“国画要不要改造”的问题,并给予了一个明确的回答。同时还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认为“新国画”必须“内容新”、“形式新”。这一年,北京的画家开始到北京近郊各风景名胜点写生;1954年春,吴镜汀、惠孝同、董寿平到安徽黄山、浙江富春山一带作写生旅行;而李可染、张仃、罗铭赴西湖、太湖、黄山、富春山写生,并于北海公园举办了《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当这些写生作品出现在这一年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展览 会上的时候,虽然画面中的电线杆、火车、写实风的房屋、穿干部服的人物等受到了一些非议,但是,却在整体上获得了认可,并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莲峰旭日
在延安,当傅抱石和钱松岩“不约而同地走到雄踞延河上的延安大桥,只见四周山上一片片的梯田;延河两岸的杨树,虽然已是深秋天气,还是那么绿沉沉的。向西 望去,峰峦起伏,雄浑极了,动人极了。钱老欣然说:'若是把延安如实地画出来,人家一定要说我画的是江南了。’过去认为不入画的延河大桥不仅入了画,而且在钱松岩的画中还成了画面的主体;过去认为一画就俗的那种现实的场景,在钱松岩的画中成了着力表现的对象。
红岩
雪山
南湖
钱松嵒仿古山水欣赏
钱松嵒 陇畔稻香图 1942年作
钱松嵒 巫山巫峡气萧森
钱松嵒 江山帆影图
钱松嵒 秋山访友图
钱松喦 灵岩秀嶂图轴 144X76-cm
钱松喦 农乐图 立轴
钱松喦 山水图 144.5X79.5cm
钱松嵒 高柳长林图
钱松嵒 山居清话图
钱松嵒 岁朝图
钱松嵒 溪堂雅集图
钱松嵒 松下听泉 1946年作
钱松嵒 杜甫诗意 1946年作
钱松嵒 石径归樵 1946年
钱松嵒 丰收图
钱松嵒 南山献寿
钱松嵒 松瀑图 1945年
钱松嵒 柳荫渔归图
钱松嵒 观瀑图
钱松嵒 闲挹岫云护画堂
钱松嵒 茂林修竹图
钱松喦 山水
钱松嵒 桃李夜宴图 1945年作
钱松嵒 雪景山水 1940年作
钱松嵒 开元图
钱松嵒 竹观图 1943年作
钱松嵒 酒祝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