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通,耳朵才通!一张方子,势大力沉,治耳鸣耳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今天这篇文字,我给你说一张特别有意思的医案故事。

它生动地告诉我们,耳朵和阳气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6岁,成都人。

这个人啊,一个礼拜之前,她在家里洗衣服。

洗着洗着,停电了,洗衣机用不了了。

这怎么办?不能洗到半截不洗了啊。

于是,她就把衣服都掏出来,手洗。

不过,这衣服量太大了。为了洗完它们,她的两只手,在冷水中浸泡了大约3个小时。

当时正值隆冬。等把衣服洗完了,当天下午,她忽然就感觉到身上怕冷、恶寒、发热,同时还伴随耳鸣。

这个耳鸣就好像吹哨子。但没过多久,耳鸣声没了。

接下来,更可怕的事儿出现了,此人的听力开始下降,觉得身边的声音越来越小。

等到第二天早晨,此人发现,耳朵已经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耳朵聋了!此人心中万分焦急,连忙到医院求治。在耳鼻喉科,她治了一大通,没有半点效果。

就这样,发病一个多礼拜以后,此人转投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沉紧,舌苔白腻而薄,舌质略绛,嘴唇发紫,浑身有轻微的恶寒怕冷之症,身体还觉得疼痛。看身体,比较瘦弱,面色发青灰,目光暗淡,精神头也不足。

当时,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非常简单,总共四味药——

枸杞5克、侼灵参3克、覆盆子2克、桑葚3克,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五剂之后,就感觉到自己开始出汗。这汗流着流着,忽然耳朵里蹦的一声响,随后不到3秒钟,耳朵就听到声音了。

再服用五剂之后,恶寒、身痛之感完全消失,听力进一步恢复,但精神还是有些不足,身体乏力。

这时候,再服用五剂,诸证悉平,完全康复。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我给你仔细讲讲。

我告诉你,这人的耳鸣耳聋,就是身体阳气不通,耳窍没有阳气贯通的结果。

阳气是什么?是身体功能发挥的动力。耳朵要想听见声音,也是需要阳气的。

那么,这个人的阳气到底怎么了?

首先,这个女子身体瘦弱,可见她在发病前,全身可能属于阳虚之体。她的禀赋,不怎么样,阳虚气弱。

偏偏在这个条件下,她把双手浸泡在冷水中,洗衣服三个小时。

冷水,凉不凉?凉。洗衣服三个小时,冒汗不?容易冒汗。这边冒汗,腠理舒张,汗孔打开,那边又被寒水刺激,再加上时值严冬。所以,这个患者外感寒邪,就在所难免了。

现在患者的状态,是里头阳虚有寒,外头也被寒邪郁滞。寒邪伤及肌表,卫气与之相争,所以患者恶寒、发热。太阳经经脉为寒邪郁滞,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所以身体疼痛。阳气,精则养神。外寒束缚,内寒盘滞,阳气被遏,所以无法养神,患者就没精神。阳气不宣,无法温运气血,所以寒凝血瘀,患者嘴唇就会发紫,脉象就会沉紧。脉沉,主正气亏虚,脉紧,主寒邪内滞。

阳气被遏,失于布散,官窍就得不到阳气滋养。所以耳朵先耳鸣,后失聪。

那怎么办啊?思路就是,既要驱散体表的寒邪,还得温补内里的阳气。这样,才能一鼓作气,将体内和体表的寒邪都驱赶出去。

只要这个寒邪被打开,阳气能通开,耳朵听力就有可能恢复。

有人可能会问,漆老师,你说的这个病例,太奇葩了吧?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多的。

你说得对,确实不多。但是就耳鸣耳聋来说,由于肾阳不足而致病的人,数不胜数。他们虽然没有冬天洗衣、感寒发病的经历,但是从症候表现来看,都和阳气不足、宣达不畅有关系。

比如说,有的人,耳鸣耳聋,同时腰背酸软乏力,畏寒肢冷,小便还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这个时候就得考虑是不是肾阳不足、耳窍失养所致了。此类人往往伴随精神不振、头晕的现象。此类患者,临床多见,尤其是以老年人多见。

总而言之,我们的耳朵,要想发挥功能,是以阳气为基本条件的。平素体寒虚弱的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疏忽大意,医案里患者的经历,说不定就会在你身上发生。

好了,这个事儿,我基本说这么多吧。医案里的配伍,充分体现扶阳派的用药特色,重用侼灵参温补肾阳。这验案验方,出自扶阳派名家卢崇汉先生的临床治验,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