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雁门关抒怀

  【郭进拴原创】雁门关抒怀

金秋时节,我们慕名来到了雁门关。
我国有十大名关,顾名思义是我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十大著名军事关口,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地位,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它们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西北的雁门山腰,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

雁门关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雁门山地处险要,历来是兵家鏖战之地。战国李牧,秦汉名将蒙恬,卫 青,霍去病,李广,唐薛仁贵等都曾在此鏖兵。抗战时雁门关战役,平型关战役也都在此附近。

许是为了增添旅游氛围吧,城墙上,一面面写着杨字的旌旗在劲风中猎猎作响,风过处,隐隐传来杨家将戏曲的音乐与唱词。但即使没有这些,这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上,沉寂在千年劲风中的古老城墙,早已饱含天地时光赋予的沧桑与壮美,在无言中,震撼着人们的心魂!

慢慢走下城墙,沿斜坡踏上归途。风,愈加劲烈,阳光下,映得红叶如血。放眼望去,蓝天如洗,青山如翠,阳光挥洒在斑斓的秋色上,温暖而平和,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夹着隐隐的笑语之声,一片祥和。只有强劲的风,吹得旌旗猎猎,松涛阵阵!不知何时,耳边,有“呜呜”的风声,如哨声,却又不那么尖锐,是风声,却又不那么激烈,只是“嘘——嘘——”的,婉转的,轻轻的响着,幽深绵长,不绝如缕。一时惊奇:这旷野 之风,竟有如此婉转之声!然松涛阵阵,旌旗猎猎,分明有更强劲的风声!我摇了摇头,以为是幻听,“嘘——嘘”的哨声依旧!路边有块巨石,上刻着''雄关锦绣’’四大草书。游人都从这里顺山路往上爬。山路颇陡,路两边都是大怪石形成的高墙。每走一步总使人感到这里一是远古,二是雄奇。50多米的路,我走的大汗淋淋,气喘嘘嘘,但终于来到关城的主城门—天险门。

  天险门是明代建筑,门高12.5米,门洞上方有额匾书《天险》二字,是武则天所题。城门上是燕楼,楼上匾额题写《中华第一关》五个大字。楼下门洞内的青石板路,是明代原物,已有六百多年。六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志士仁人经过这里,青石板路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它多彩而辉煌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多年前,日本鬼子的铁蹄,也践踏过这里,留下了它们的罪恶的兽行。
  我拾级上了雁门关城楼,第一眼便看到六门大炮,架在城墙上。大炮,它的原名叫'火铳’,又名'火筒’。它用火箹来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当年炮声一响,便有入侵者丢下尸体,在冷兵器时代,当年这种武器算是先进的。
  大炮两边架着两面大鼓,古时候每当入侵者来到,保卫边关的官兵便立马投入战斗。据史料记载,自西周以来,这里发生过两千多次战斗,所以抚摸着战鼓,我耳边仿佛想起了厮杀声,眼前好像闪起了古代的刀光剑影。
  离雁门关不远处是地利门,地利门上是宁边楼,又名六郎庙,是为纪念北宋名将杨六郎而建。楼高12米,1937年日军队来到这里,放火烧毁了六廊庙。杨六郎一生抗敌卫国,忠心耿耿,大约日本鬼子觉得杨六郎所作所为对他们不利,所以放火烧毁了六郎庙。日本鬼子真是无恶不作。现在的六郎庙是2010年修复的。“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风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说是路过当年杨六郎镇守雁门关时候的感受。而我最早对雁门关的认识却是从《四郎探母》、《金沙滩》、《穆桂英挂帅》等京剧、豫剧、秦腔等戏曲传奇以及民间艺人的鼓词和评书中,那杨家将满门的报国心和雁门关上浴血厮杀的英雄情结,让人荡气回肠扼腕长叹。杨令公撞死李陵碑,杨七郎乱箭身亡,杨四郎流落番邦,杨六郎把守三关口,杨八姐闯幽州。七个儿子或是代君王死节,或是被奸臣害死,或是被俘招为“番帮”驸马,或是看破红尘出家五台山,为了宋室君臣 ,杨家满门在金沙滩血战成仁,力尽殉国。传唱了多少年杨家将的故事曾经感染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也使人想到那滚滚硝烟的古战场,想起那个曾经让杨家将浴血奋战的雁门关。城楼的四侧,还插着各种的红黄彩旗,其中一杆杏黄旗上还书写着“杨”字,在山风的吹拂下起伏飘扬。让人回想当年宋辽交兵,狼烟四起,杨业跃马横刀狙辽军于云州地面,旌旗舞动云飞扬,战鼓擂鸣彻四方,风云帐下英雄立马,鼓角灯前雄姿勃发,一杆枪左勾右挡尽显光华的故事来。杨业的主要功勋是镇守代州,把守雁门关。据《宋史》所载,宋太宗对杨业十分倚重和信任,以杨业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监及代州刺史。公元980年三月,辽发兵三万攻打雁门关。杨业手下仅有数百骑兵,引兵从雁门关西经崎岖山路绕到雁门关北辽兵背后偷袭,辽兵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杨业趁胜追击直至辽境,俘老幼万余口,获牛马五万计,杨业也以战功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郑、代二州太守。杨业在代州镇守七年,立下赫赫战功。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北征契丹,以图收回幽云十六州,辽军出动10万大军进犯雁门关,杨业把大部分守军留在关内,扼守要冲,自己带少量骑兵穿山越岭经小道绕到了雁门关北部埋伏。当辽军未遇任何抵抗来到雁门关前时,突然传来阵阵呐喊,只见尘土飞扬,辽军不知有多少宋军抄了自己的后路,吓得四处逃命,宋兵大获全胜。几年后,辽国大权落到萧太后之手,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杨业当了潘美的副将,潘杨兵发雁门关,一路势如破竹。但曹彬率领的另一路宋军在歧沟关被辽军打败,宋太宗立即下令全线撤退,并令潘杨将已攻克的四州百姓护送入关。杨业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式提出佯攻引敌,精兵要道埋伏,掩护军民安全撤退。但潘美不听进言,要杨业大张旗鼓行军撤退。杨业无奈只好率兵士打头阵,并要求潘美陈家峪派兵接应。杨业且战且腿,谁料想潘美根本没有伏兵接应,早已撤回关中去了。杨业与数倍敌军刺杀数日,儿子杨延玉战死,自己身受数十处创伤,战马中箭被辽俘虏,绝食三日,壮志未酬英灵在,捐躯赴国慨而慷。杨业是被奸臣潘美陷害而死,这在当时和后世多有评论。杨业自己就说:“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为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这里所说的奸臣就是潘美。正如北宋大文豪苏辙出使契丹,作《过杨业无敌庙》诗,云:“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苏辙在末两句点明,以晋代周处死事比杨业,以梁王彤隐指潘美,主张杀潘美以谢忠魂。现在不少的历史学家们也认为,戏剧小说里描绘的潘美陷害杨业的故事,尽管有许多夸大的虚构,但潘害杨的基调并没有错。据说杨业战殁后,雁门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宋元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逃”,“契丹因获杨业之胜,乃遣耶律逊宁号于越者,以数万骑取瀛州”,致使契丹乘势大军压境,曾一度攻至代州城下。由于杨业的战殁,虽不致立即导致宋廷灭亡,但“杨业死,长城毁”,给宋王朝在军事上带来严重后果。杨业死后,其子杨六郎长期率兵驻守在这里,统领句注山卜八隘口的堡寨之兵,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北宋的安全也金戈铁马,气吞长虹。当然,雁门关并非仅仅由杨家七郎八虎的赫赫战功建构而成。雁门关的历史,比杨家将故事要悠久得多。据关下镇边祠的相关史料统计,三千多年来,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从公元前4世纪起到20世纪,这里前后发生过规模战争1700余次。战国时期李牧镇守雁门防备匈奴,曾采用“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的策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匈奴此后十数年不敢南下而牧马。秦皇“扫六合”后,谴大将蒙恬将兵三十万,出雁门,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北筑长城以守藩篱”。
  雁门关景区有30平方公里,我站在楼边的城墙上往下看,关外游人如织,有好几千人,导游们,一手扬着小旗,一手拿着话筒,向游客们讲着雁门关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我再远处一望,古城墙无边无际向东延伸着。峰火台高耸入云,展示着雁门关苍凉,凝重,雄浑,磅礴的边关风情。

(0)

相关推荐

  • “潘杨不通婚”习俗是历史误会?事实上,潘美就是害死杨业凶手

    拜小说<杨家将演义>所赐,杨家将成了中国百姓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杨家将第一代领军人物杨业杨无敌更是万众心目中完美而又充满悲情色彩的大英雄. 这位大英雄,一生征战无数,浴血疆场,战功赫赫, ...

  • 「京畿人文」漫说令公杨继业

    "杨家将"故事在我国盛传古今,家喻户晓.清人俞樾说:"演义家所称名将,在唐曰薛家,皆薛仁贵子孙也:在宋曰杨家,皆杨业子孙也."现代文化巨匠郑振铎也言:, &qu ...

  • 忻州市,雁门关,北宋初杨业之“忠烈”

    危难勇担当 忠义传千古忻州学习平台2021-07-06订阅作者:杨继东 中华第一关--雁门关(杨继兴 摄) 杨业画像 杨家将壁画 杨忠武祠正殿北宋初期,重要历史人物杨业之"忠烈"的 ...

  • 细说“杨家将”

    关于"杨家将"抑或是"杨门女将"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今天,本报记者就为您讲一讲见于史料的"杨家将",因为他们与咱赤峰地区是有渊源的 ...

  • 杨业扬名处,乔峰埋骨地,雁门关那7年,是杨家将最幸福的时光

    雁门关是个神奇的地方,小时候看到乔峰在这里自杀,第一次看电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本以为雁门关只是小说虚构或者夸大的地方. 后来才明白,雁门关的真实故事远比金庸先生写得还要精彩,中国历史上很多 名将,都曾 ...

  • 此地空余杨家将:访代县雁门关 | 寻宋

    代县寻宋的主要目标是杨业的雁门关,但一路所见多为元明以后的文物,而代县这个地方,它的辉煌历史更在宋代以前.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先逃亡至代县,"入得城来,见这市井 ...

  • 【总第1451期】郭进拴|井冈山抒怀

    [河南]郭进拴|井冈山抒怀 平顶山智泉流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回复『 早安 』,迎来一天好心情-   郭进拴,笔名智泉,河南汝州鳌头村人.自幼家贫,放羊出身.1980年参加工作后,主编<乡音 ...

  • 郭进拴|竹沟抒怀

    [郭进拴原创]竹沟抒怀 日前,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竹沟.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题写馆名.是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

  • 井冈山抒怀 郭进拴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 ...

  • 建新山庄抒怀 郭进拴

    建新山庄抒怀       郭进拴 初次听到张建新先生讲的"观音井"这个地名,我还以为是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寺庙.当我于蛇年春天,在张建新先生带领下,来到建新山庄的几十亩盆地时,只见 ...

  • 【郭进拴原创】 响潭沟锦鸡峰抒怀

    在响潭沟,有座山峰,叫金鸡峰(又名锦鸡峰),离那里不远 的大庄村有条石板桥,叫金鸡桥.峰和桥为什么都用金鸡取名呢?这里头有个故事.     早时,大庄一带还是一片荒野,中间穿过一条溪流,溪 上架着一座 ...

  • 【总第1068期】郭进拴丨井冈山抒怀

    井冈山抒怀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

  • 【总第602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卢氏卢园抒怀》

    [郭进拴原创]卢氏卢园抒怀在卢氏县参加奔流文学院第七期作家研修班的一星期时间里,我几乎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到我们住宿的迎宾馆附近的卢园转一转,看一看.当我站在卢园中心的卢氏历史文化雕刻柱前,我心潮激荡, ...

  • 郭进拴:原创散文《湖滨路抒怀》

    往日,我到市政大厦上班,常常凭借通勤车上那一叶小窗,远眺新城区的巍巍雄姿.透过那如纱似幔的云烟,犹见一幅热气腾腾.多姿多彩的巨幅画卷.但是,坐在车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走马观花&qu ...

  • 郭进拴|湖滨路抒怀

    郭进拴|湖滨路抒怀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