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主人公是一位廉吏,在传统的官场上,能够坚持原则,不怕上级领导的压力,这是需要勇气的,关键是他这样做,最后的结果还不错,反而升官了。什么道理呢?
【原文】
黄琮,字子方,莆田人。宣和初为福州闽清令。平日多蔬食,但日市肉四两供母。为人方严,不畏强御。时方兴道藏(叶本作“教”),郡守黄冕仲尚书(裳)使十二县持疏敛之民,琮独不应命。既闻他县皆数百万,乃自诣郡,以己俸四月输之。冕仲虽不平,然以直在彼,莫敢诘。内臣为廉访使者,数干以私,皆拒不答,常切齿思报。会奏事京师,每见朝士,必以溢恶之言诋琮。尝入侍,徽庙问:“汝在闽时知属县有贤令否?”其人出不意,错愕失对,唯忆琮一人姓名,极口称赞之。即日有旨,改京官通判漳州。使者既出,始大愧悔,乃知吉人之报,转祸为福如此。(刘图南说。)
【白话语音文字版】
黄琮(字子方)是莆田人。宋徽宗宣和初年(宣和元年是1119年),他做福州闽清县令,平日里大多吃蔬菜素食,只是每天去市场买四两肉供母亲食用。他为人刚正严肃,不畏强权。当时朝廷发起要修道藏(叶本作“教”),福州太守黄冕仲尚书(名裳)让福州所属十二个县的官员拿着有关文告向本地人民收敛费用,唯独黄琮不搭理此事。他听说其他县都收上来数百万钱,于是来到郡里,把自己四个月的薪俸交上去应命。黄冕仲心里虽然不高兴,但黄琮所做也在理,黄冕仲没敢责问黄琮。有个内臣(太监)到福建做廉访使者,他有好几次找到黄琮要其以权谋私,都遭到黄琮拒绝,这个内臣经常切齿痛恨,想着要报复黄琮。正赶上他回京奏事,每当见到朝官,他都会恶言诋毁黄琮。有一回,他到宫中服侍皇帝,徽宗问他:“你在福建可知道属县有什么好县令吗?”徽宗的问话出其不意,这个内臣错愕半天,竟然一时失对,唯一想起来的就是黄琮的名字,于是极口称赞他。当天朝廷就有了旨意,改黄琮为京官,并做漳州通判。这内臣出得门来,才痛感惭愧和后悔,此时方知,老天对吉人的报答,竟能如此的转祸为福!【祥宏点评】:道藏,类比大藏经(佛经),是历代道经的总集,卷轶浩繁,没想到徽宗年间修道藏还会向民间集资,这是故事透露的一个细节。这次修道藏恐怕有倡议乐捐的性质,所以黄琮得以硬扛,他不想给本县人民增加负担;廉访使者,又叫“走马承受”,为路级监察官员,通常是皇帝特派,身份公开的使者,有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边防及州郡不法事的责任。每年一次赴朝廷直达奏事;从故事看出,黄子方是孝子,公正廉洁,不畏强权,体恤民情,这样的人老天爷自然要帮,帮的方式是“夷坚志式”的,徽宗启问,内臣作答,表面看是这样,但背后是谁在控制?就不好说了:黄裳(1044-1130年),字冕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宋神宗元丰年间的状元,曾任礼部尚书,累官至端明殿学士;这位内侍,估计没少受贿,很多人巴结他,他不一定能记住别人的名字,黄琮不吃这套,他反倒会把黄琮的名字记清楚,这也正常。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5-从《夷坚志》看宋代的“模范百姓”-现场交流)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