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是说人蠢吗?一开始可并非如此

很多朋友曾经告诉小珏,汉语的变化相对于其它语种,算是比较小的了。比如说我们今天可以并不费力地阅读四书五经,明白其中的大致含义,但就拿英语来说,能直接读莎翁原著的并不多。英语并非我擅长,不知是否如此。但我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相当多的汉语字词也改变了原有的意思,比如“愚不可及”这个成语。

在今天,我们使用这个成语,当然是用来形容某人非常愚蠢,蠢得谁也比不上。这个用法一点毛病都没有,哪怕《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权威的工具书也是如此解释的。然而,它在诞生的时候,却有着大相径庭的用法。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作为儒家最经典最核心的著作,《论语》也是“生产”成语的大户。在《公冶长》一文中,“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现了: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评价宁武子这个人,国君有道时,他就非常聪明,国君无道时,则变得非常愚蠢。他的聪明,还有人能比得上,但是他的愚蠢,这无人可及。

光看孔夫子的这句话,我们还是很难判断这个成语与现在的使用有什么不同。所以,我们要回到宁武子这个人本身,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真正破解。

宁武子,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他是卫国正卿宁速的儿子,出身贵族家庭,后来也当上了卫国的大夫。他在政治舞台上,主要经历了卫文公和卫成公两位国君。

其中,卫文公在位时,政治清明,宁俞表现非常活跃,多次代表卫国与诸侯会盟。因为国内形势好,许多贤人也愿意投奔卫国,所以孔子才会说“其知可及也”。此时,也看不出宁俞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卫成公在位时,昏庸无能,国力开始衰弱。更头疼的是,卫成公曾经为难过晋国公子重耳,而重耳在此时当上了国君,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所以,卫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许多“聪明”的大臣看到形势不对,连忙抽身而出,跑到别的国家谋求发展。

宁俞却留了下来,依然苦苦支撑着卫国的大局,斡旋于晋卫两国之间。有一次,晋文公重耳命人下毒毒死卫成公,还是宁俞得知消息后,买通了下毒者,减少了毒药的分量,才让卫成公捡回了一条命。这样的行为,在许多人眼里是“愚蠢”的,良禽择木而栖才是他们的选择。

然而,孔子却褒扬宁俞,认为他是忠诚、勇敢和大智慧的聪明人。这样的“愚”并非一般人可以做到,这才是成语愚不可及的原意。

我们的古人肯定明白这一点,并没有用错。比如谋士荀攸为曹操立下过大功,曾经献计水淹下邳,活捉吕布,又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文丑两名大将。另外,奇袭乌巢、火烧粮草、招降张郃都是他的主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能顺利击败袁绍,统一中国北方,荀攸的贡献极大。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感叹:

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所以,哪怕是在汉末,这个成语依然没有走味。到底什么时候变成今天的含义,小珏也没有找到根源。大概还是因为字面意思过于迷惑,一代又一代人的望文生义是最大的根源。哪怕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范爱农》也写道:

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另外,鲁迅在《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中也有类似的引用,肯定不是用的成语原意。这倒不是说先生就用错了,而是成语本身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意思完全相反了。这种变化,兴许还将持续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