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痛 || 刻在记忆中的温暖/轩诚清读(第475期)
文:张来明
诵读:梁轩诚
远处随风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歌声“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我被这歌声深深的触动,生命中曾经历过的美好幸福时光,母爱的温暖一幕幕勾起我的对童年记忆……
孩提时,一年中从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冬的收藏,在四季交替与期待中迎来了一一一除夕。大年三十是我们家最热闹,也是最忙碌的一天。大哥全家、二哥全家都从外地赶回家过年,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嘴,父亲脸上也会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从小就喜欢过年,一到过年的时候,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各种零食,穿新衣服,还可以领到珍贵的压岁钱。从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儿那天开始,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就开始弥漫开过年的味道。腊月二十八,母亲早早的开始发面,大哥、大嫂忙着蒸饽饽,我在旁边插着枣子,山东人最具年味儿的年俗莫过于蒸上几锅大饽饽。二哥、二嫂忙着准备着年夜饭的所需的菜肴。两个蜂窝煤炉子同时烧着,父亲坐在煤炉边炒着瓜子,花生。侄儿们则凑到一起放鞭炮,疯着、喊叫着、闹着、开心着,快乐着。
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飘着雪花,屋内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的包着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放在圆圆的盖帘上,这是多么惬意的画面啊!年三十的饺子非常讲究,母亲将事先准备的,十颗小枣,十粒花生,十枚硬币放好,侄儿们围着奶奶问为什么要准备小枣、花生,硬币呢?母亲总是笑眯眯的告诉她的儿孙们:“等一会儿把小枣、花生、硬币包到饺子里,你们谁吃到后,来年就会带来好运气”!大家围坐在一起,哥哥揉面,嫂子擀皮,母亲包着饺子,我在一旁帮母亲摆饺子,一边听母亲讲过年的风俗:“年三十的饺子要摆成圆形的,寓意是象征着一家人的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在母亲眼里不变的是一个观念就是饺子是美食中的盛宴,在她看来,让儿孙们吃上一顿美味可口的饺子是她最大的享受!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饭。侄儿夹了一个饺子放在嘴里,突然,他叫了一声,牙齿好像咯了一下,吐出来一看,呀!是一枚硬币,他大声喊到:“奶奶!我吃到硬币喽”!母亲高兴的说:“好啊!我孙子长大定有福气,能够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寓意着富贵健康。”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到奶奶的压岁钱,高兴地喊:“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母亲高兴的接过话:“好!大家都健康!也祝你们学习进步!开心,快乐!”在相互的祝福声中,在欢声笑语中,每个人都深深地体验到家的温馨,母亲的温暖,烘托着家园意识,亲情的感召力。年夜饭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美味可口的佳肴和饺子,更重要的是享受人世间无与伦比的亲情和母爱……
我结婚后每次回家都觉得母亲又老了些,白发多了,眼睛愈加浑浊了,唠唠叨叨地讲一些琐事。她总问我吃什么呢?然后自言自语,还是吃饺子吧!你喜欢。的确,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尤其喜欢吃母亲包的鲅鱼馅饺子。母亲包的饺子馅大、味鲜、煮出来的饺子个个圆滚滚,我常常在朋友面前炫耀,母亲包的饺子很好吃,也很漂亮,个个像元宝一样。母亲常念叨一句话:“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多少年来无论是哥哥、姐姐,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出门之前母亲总会包饺子。一大早母亲在市场买回鲅鱼回来处理清洗干净,沿着鱼骨上下片开两片儿,然后把鱼肉一点点与鱼皮分离,用刀把一小块肥肉剁的放进鱼肉中,加入葱姜,不停的顺时针搅拌鱼肉……吃着母亲包的饺子,带着母亲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我们兄弟姊妹渐渐地长大成人……
小哥打来电话说母亲住院了,我接完电话一下子懵了,昨天回家看望母亲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住院了呢?我气喘吁吁赶到医院,母亲见到我说:“我是一点小毛病没什么,你忙你的工作,不要为我操心”。我问母亲想吃点什么,母亲笑笑说:“今天特别想吃素馅饺子”。小哥说:“到超市给母亲买点儿饺子吧”。我没有同意,还是坚持自己包饺子,我马上跑到市场买好韭菜、虾仁,回到家中用韭菜、虾仁、鸡蛋,给母亲包了顿三鲜馅饺子。把刚下好的饺子送往医院。我问母亲:“饺子好吃吗?”母亲连忙说:“好吃!好吃”!看这母亲吃饺子的样子,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诗人洛夫在他的《母亲》诗文中写到:“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诗中字里行间是对普天下母亲最真实,最永恒的写照,很久很久没有吃母亲包的饺子了,曾经拥有过的、曾经渴望过的、曾经梦想过的,那些失去的美好,那些无忧无虑有父母陪伴的温暖、幸福时光,母亲的微笑,总会从我的脑海里飘过,母亲包的饺子在我幸福美好的记忆中如同星辰闪耀,在母亲离去后化作永恒,永远刻在我温暖的记忆中。
首次投稿请附100字内作者简介与个人照片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