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宗玉:百听不厌“失·空·斩”

第一次听京剧传统戏《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后简称《失·空·斩》),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从 1987 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开始,“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便成为常见参赛戏。今夏,“奚派”传人、北京京剧院老生张建峰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奚派”的“诸葛亮”。

《失·空·斩》讲述了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以“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尔后挥泪斩马谡,以证军法的故事。这出“三国戏”剧本始自清代,编剧佚名,却一唱好几百年,经过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关正明等名家一再打磨,《失·空·斩》已经成为一出京剧经典剧目。

“奚派”的特点是唱腔清雅,“洞箫之美”,婉转流畅如林间溪流、松下之风,人物具有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忧伤。这与“奚派”开创人奚啸伯先生出身满族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琴棋书画教育有关。张建峰的“奚派”《失·空·斩 》亦是以唱腔取胜,兼之以细腻生动的表演,刻画出一个儒雅、智慧、隐忍的“诸葛亮”形象。

我素来爱听《失·空·斩》中《 空城计》一折。诸葛亮登上城楼那一刻,我觉得“戏”就来了,那是一种知识分子独立承担国家兴亡的胆识,是一种临危不乱、不畏强权的精神。传统戏的好处就在这儿,不需要真刀真枪、打雷闪电,演员的气场在那儿,胡琴一拉,什么样的氛围都烘托出来了,这就是中国戏曲的意象美。

《 空城计》最精华的两段唱腔是“西皮二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和“西皮慢板”“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诸葛亮轻摇鹅毛扇,悠悠地唱着……一句“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翻”字的“拖音”、“马”字的“上扬音”,处理得格外别致,将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千军万马时内心的紧张、同时又控制情绪、理智对敌的心态表露得极为微妙。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唱腔委婉迂回间,一个胸有成竹的隐逸高士形象自然而然立在观众脑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外儒内道”的实质,在诸葛亮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出戏好看,不单是唱腔好。《失·空·斩》这出戏节奏明快,人物性格鲜明,马谡莽撞冲动、刚愎自用,而《斩马谡》中,马谡临终记挂老娘,又凸显出他的孝心;司马懿野心勃勃,心机深重,观众从戏中也能窥探到此人今后必定能成为曹魏政权统一中国的重要人物。

再看《失·空·斩》,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西蜀亡于曹魏,其重要原因在于人才凋敝。司马懿出征时,曹魏政权依旧有精兵强将,而西蜀这方,关羽、张飞已逝,赵云已一头白发,马谡无实战经验,导致“失街亭”。诸葛亮西去以后,阿斗无能,蜀汉亡国,也是意料中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