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的探索【一点资讯】

元·张三丰的《无根树》24首,自古以来有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丹法始终皆泄尽,火符进退皆写全。二十四词长生诀,知者便成不死仙。”尤其是其中的第五首“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经常被人注解、引用和讨论,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清·刘一明对此有一大校注,注曰:“顺则为凡,逆则为仙,所争者在中间颠倒耳。这个中字,其理最深,其事最密,非中外之中,非一身上下之中,乃阴阳交感之中,无形无象,号为天地根、阴阳窍、生死舍、玄牝门,人生在此,人死在此,为圣为贤在此……。修道者能与此处立定脚跟,逆而运之,颠倒之间,灾变为福,刑化为德,所谓一时辰内管丹成也。噫!中间人不易知,颠倒人安难晓。采战家以男女交合之处为中间,以男采女血为颠倒;搬运家又以黄庭穴为中间,以气血后升前降为颠倒。凡此皆所以作俑而已,岂知神仙中间颠倒之义乎?好学者早为细辨可也。”文中虽指出了“中间”但却未指出如何颠倒。

最近,拜读了一篇《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之我见》一文,受益非浅。文中认为:

由否返泰之运行是逆中有顺,顺中有逆,但总方向是“逆”的。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张氏仅用“颠倒颠”二字来概括,可谓精乎其精,妙乎其妙,全仗修炼者之领悟矣!但不管怎样的颠来倒去,只要抓住其要领就不难行之。那么要领在哪里?张氏把之暗藏在该句的“中间”两字之中,什么“中间”?即阴阳也。这就十分清楚,“颠倒颠”始终是在阴阳反复地调合、不断地平衡,才是修炼成仙之根本大法。

作者认为“颠倒颠”是由否卦到泰卦的变化,“中间”是指阴阳。但阴阳本为天地、日月、冬夏、男女等等,怎么成了“中间”?可见他虽也发现“中间”二字,但仍未破译。

不过,此文对我启发很大,从卦爻中去探讨,并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我认为“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指的是坎离颠倒,坎外阴而内阳,此一点先天之元阳,位于坎卦的中爻(中间);离外阳而内阴,此一点元阴,位于离卦的中爻(中间),而练功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元阳与元阴的颠倒。坎、离中爻的颠倒,离转化为乾,而坎转化为坤,后天便返先天了。由此可见,张三丰所说的“只在中间颠倒颠”,难道不是指坎、离颠倒?

实际上他在《无根树》第五首的前半首词中,已经直接指出:“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奈何人们往往只在后半首“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上作文章,现在看铅者为何?坎中之一点元阳也;汞者为何?离中之一点元阴也。为了不让它们孤阴寡阳各在一边,怎么办?唯有使其中爻(中间)的元阳、元阴互相颠倒颠才成。当然,这个坎离颠倒,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在练功实践上也有证验和实际意义。

张三丰在《玄机直讲·返还证验说》中道:“肾水上涌到如外水泉一般,咽纳不完,滋味甚异,比糖蜜更不相同。又其至妙者,临炉下手之初,地将产其金莲,天亦垂乎宝露,忽然一点真汞下降,透心如冰凉”。这里所描述的正是还丹的情景。

梅自强在《颠倒之术》一书中亦说:“紧接取坎填离,河车运载逆行的坎阳入于性宫之后,就意守于性宫,因此地正阳极的‘六月’,可能小息以待阴生。阴生即炼气化神化液,或见醍醐自顶下灌;或见甘露洒心,或有结块物如冰淇淋掉在舌上,甚至来势很丰,哽然咽下。其共同的特点是‘味道美极了’,‘此物只应天上有’!真沁透心脾·……”。

张苏辰亦有以上体会:“体内一团真气,氤氲全体,满口津液,味如冰片,甘中带凉,咽下汩汩有声,如甘霖泽物,滋润五脏六腑,增长功能。”笔者也曾有过这种体验。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即练功必须要有物质基础——精。如果缺乏精,则“壶中若无真种子,犹将烈火煮空铛”。当然练功所用的是元精,即坎中之一点元阳。但张伯端云:“精虽元精,然无日用之精,则元精不见。”并介绍为什么要采活子时之精,这是因为全身其它处之精不直观,不好采,而此精易见而好采的缘故。所以,从气功实践看,取坎填离,就是取这一点先天之阳,坎离颠倒就是“铅”与“汞”的颠倒。

不颠倒行不行?不行!不颠倒就是“顺为凡”,“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了。那么“颠倒颠”,则“逆为仙”,成为长生之人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