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社会经济走向对汽车金融行业的指引

2018年,看来注定是汽车金融行业不平凡的一年,一月还未过,就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热点信息,认真分析后,发现信息量很大,今天开始一一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哪里开始说起呢?重点就放在三大攻坚战上吧。我们先看看刘鹤是怎么阐述的。“三大攻坚战”,就是中国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比较好理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其中最重要的指的就是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如果您读懂了这句话,也就理解为什么今年资金会这么紧,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合规了。那为什么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到如此高的位置呢?记得白云先生一篇文章中说的好,现在世界格局的斗争中,战争已经不是首选,金融战和文化战已经成为主流,这也就是我们国家提倡的兵不血刃。而我国发展到这个阶段,欲要崛起,就必须守住金融的阵地。金融不出问题,经济就不会出问题,经济不出问题,民生就不会出问题,这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哪能不重视?而精准脱贫,我所能想到的途径就是激发农村的活力,包括土地流传,农村城镇化,增加有农村特色的产业投入,从而完成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污染防治说到底也是推动绿色低碳的发展,这也与中国整体战略调整息息相关。

接下来我们开始划重点,看看这些政策对于我们汽车金融行业的影响。

在强合规、重监管中如何完善自身,迎合大势

回归我们的主题,汽车金融领域的风险防控问题。不能不说,近几年国内汽车金融业务迎来了大发展,各种资本疯狂投入,上市的上市,融资的融资,几大汽车金融公司疯狂的市场增长率搞得额度都不够了。农村需求也在逐步地释放,后面会说,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们静下心来,正因为发展的太快,很多问题,很多困难我们都没有遇到过,也就自然没有了所谓的经验。而整个市场的状态又与2003年第一次汽车金融风险大爆发的前夜异常的相似。说句一家之言,当履约险重出江湖的时刻,也就是大风险即将爆发的前夜。怎么办?合规、监管都只是阶段性的手段而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规模。

所以个人认为,这次国家聚焦金融风险管理是来的正好,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小环境的所有表现都是有依据的。那么下一步有可能给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

第一:在强合规,重监管,控规模的前提下,今年资金紧张,成本偏高已成定局。总规模受限的直接体现就是没有额度,那么,仅有的额度自然会服务于收益高的产业。但同时,合规合什么?监管管什么?首当其冲的是内容的合规和监管。投放对象怎么样?合作伙伴怎么样?市场能不能说清楚?客户能不能管得住?交易真不真实?过程清不清楚等等一系列我们原有的模糊地带都会慢慢变得透明起来。所以说,今年开始,想在汽车金融市场做投机生意的,不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市场的机构,面临的就是被洗牌和被淘汰。能把市场和客户说的清清楚楚,能够通过有效地服务和提供更多的附加值获取客户的机构,不仅仅可以承受相对较高的成本,也更容易得到资方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要清楚,钱紧了,一方面说明钱不好搞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能拿到钱的机构也就会得到更加专业和有力的支持,更容易获得发展的机会。

第二:金融科技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风险管控的不严,就会造成风险的大面积爆发,风险管控的过严,就会造成市场的停滞不清。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度”。金融在什么状态下最好控制和管理?应该是在市场、产品都非常成熟的状态下。我们都见过,都经历过,自然也就把风险降到了最低。这会造成一个什么问题?有可能造成所谓的金融创新脚步的减速。请关注所谓的三个字,也就是说要避免盲目的创新和不可控的创新。那么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怎么才能促进行业的继续前进,那么方向就很明确了,就是金融科技的创新。通过金融科技的创新,提升客户的体验度,优化流程,通过数据的应用,降低人为的干预,自然也就觉少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平安银行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第三:人才,特别是懂市场、懂运营、懂风险、懂沟通、觉悟高的全面型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科技创新、进步靠什么?还不是靠人来实现。每一次大的调整最终仍需要人来落实。在一切互联互通的时代,专才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整体需要。所以大家要有紧迫感,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养蛤蟆身上了,有那些时间,多看看书,多交流,多学习,比什么都管用,不然你面临的就将是市场无情的淘汰。另外一个方面,也不能傻傻的就知道学,现如今的社会讲究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真正自我价值的实现恰恰是建立在整体价值的实现之上,所以,洞察人性,跟紧时势也就成了一门必修课。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本身没有问题,真正的高手是能在冲突中找到那个平衡点,满足大家的利益,从而推动事物的整体向前发展,这恰恰是如今最欠缺的。

第四:如何获取资方的支持呢?首先你要先分析你的资方的特点,比如说银行,五大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等,本身特点都不尽相同,各区域所呈现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他们各自的偏好是什么?规模怎么样?生存环境如何?业务开展经验如何等等一系列,您是要事先做功课的。只有让自己的特性和你想合作的资方在一个频率上,你的成功率才会几何倍数的提升。其次,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要学会营造自己的生态,能理解吗?什么叫生态?举个例子啊,比如说主机厂金融,貌似不紧不慢,不思进取,远没有市场上那些牛的融资租赁公司会造势,但是即使这样,每年的增长率也在50%以上,凭什么?凭的是有汽车圈的生态。生态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起着最后决定性的力量。

农村市场的爆点在哪里?

从精准脱贫这个角度深入,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在mpv和商用车领域,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为什么这么说?年青一代能种地的,愿意种地的越来越少,怎么办?农村土地种植产业化,公司化、集团化将是不可逆转的方向。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产生,怎么办?中国分配体制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在经济转型期,农村城镇化无疑将是过渡期内中国经济最稳定的保障。

农村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带动商用车领域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中巴都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这里可以沿用其他一线城市的发展轨迹来预测,在这里也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平原地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增量的土地,有了土地也就有了一切的可能。那么山区呢?并定时鼓励种植,鼓励旅游。那么答案就出来了,轻卡、皮卡、多功能MPV自然就会产生庞大的市场需求。

想明白这些道理,我们要干什么?布局啊。怎么布局?首先,要了解政府针对不同区域农村的发展规划;其次,了解这些区域、这些农户的特点和真实的需求;最后,设计适合的产品,做好至少三年的规划,慢慢的去引领和深耕。

如果还有精力,就要研究这次变革的产业链了,只要涉及到商业,就不能不考虑产业链,而农村,恰恰是产业链最不发达的区域,大把的机会摆在眼前,就看您怎么干了?所以我仍然强调,所谓的新汽车金融零售模式,其实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您不仅仅是汽车金融提供者,而应该也是产业链金融提供和服务者。多元化大潮已经席卷而来。

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

污染防治,对于我们的机会,目前基本等同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为什么会如此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必最主要的是三点。其一,在汽车制造业上实现弯道超车;其二,对发展绿色低碳事业做出表率。其三,逐渐摆脱石油资源对于我们的钳制。所以说,新能源汽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根本不用在考虑什么趋势和变数。需要考虑的是发展的节奏和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把这个考虑明白了,基本就可以立在不败之地了。

新能源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和成熟性。还没有哪一家既懂技术,又懂营销,能把新能源汽车的生态环境独立的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大势只是在来的路上,多久才到不好说。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什么时候参与?怎么参与?投入多少?早了不对,晚了错过。这才是最头痛的。这既是时机的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看不透?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那是因为对整个生态不了解。所以目前我们做什么?那就是要投入大的精力去学习,去研究整个行业,研究技术,研究战略,研究市场。只有懂得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您再提布局和操作也不晚。

另外的一点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头脑的解放。在新事物上,在理解本质的前提下,就要鼓励创新和非守旧了。发现很多朋友仍然用传统的燃油车汽车金融操作方法来研究新能源车,那就如同走入了一条死胡同,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因为对于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最终买单的客户的痛点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您用老的思路、老的方法去套用新的模式,那怎么可能会成功?说几个简单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新能源汽车的租赁,一定是车本身的租赁吗?新能源汽车一定要有二手车吗?充电设施建设和普及一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备条件吗?

既然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就要遵循两个重点去识别和观察。一个是不变量,那就是汽车依然是代步工具和生产资料,懂得了这两点,就能找到其与传统燃油车的共同之处。一个是变量,那就是虽然都是车,但是结构和特点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要用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产品模式去满足新的需要,就不能因循守旧。一切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都是基于以上两点,知道不变量,就能知道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知道了变量,就能使你的创造变得与众不同,充满灵性,成为唤起市场需求的澎湃动力。一静一动,一阴一阳,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道。

今天这篇文章写的淋漓尽致,一气呵成,内心激情澎湃。请允许我自己吹个牛,我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我的扛鼎之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多多支持老穆。再次感谢大家耐心的看完这篇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