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路:“壮志未酬”的市政工程

原创 海峡问史 海峡问史 今天

图 1:厦门旧城区之一角(陈亚元收藏)

1931年9月,路政处决心再辟新路。其布告曰:
查新路头、番仔街、亭仔下一带,现计划开辟马路,定名大通路。两旁原有旧路,南通升平路,北至新路头,均应拆卸,辟为新区。区内房屋,限三星期依界拆卸。区内各业主,务予一星期内向堤工处取阅分区□则,及收用章程,切勿逾限,自贻伊戚。除饬堤工处按户分发通知书外,合行布告周知。司令林国赓[1]
路政处分发的《拆迁通知书》,内容五点:
一、区内新旧平房楼房,均应拆卸,原业主得照堤工处规定铺位,享有优先承购权。缴契时应即声明,并付给地价(照堤工处规定)半数,作为定洋。如或逾限,以不愿承购论,归公家估价收买。
二、区内原有地积,除海关不计外,约470井,除开辟马路及公家收用约230井外,尚余地约230井。准由各原有业主按原有地积,比数均摊,优先承购。其他段应照第四条办法分配之。
三、凡原业主之地不足10方者,无优先承购权,须由公家收用,照章给价。
四、凡原业主之地,在10方以外至3、40方,可以优先承购铺位二间以上者,准载原业部分领一间,其余由堤工处指定。
五、遇有第三条所载情形,该业主自应承领堤工处其他新区未售之地者,准照定价九折承购,以示优待。[2]
说白了,就是被拆屋主的土地面积必须达到10方以上,才有“优先承购权”。有“优先承购权”的业主,必须先缴纳新购地地价的半数,承购才能生效。10方以下的业主、不缴纳地价定金的业主,原有的土地归公家收用。该给多少价,由买方说了算。

图 2:今日惠通巷

“大通路”辟路,牵涉的地面有新路头、番仔街、亭仔下、港仔口、惠通街等等。地段上的商家住户,自然不满。于是依例组织“临时业主团”,上书当局。主要意见大致有二:其一,拆卸地段“在海关后,东连镇邦路,西连岛美路、南有升平路、北有大同路,四面本极通达,早为繁盛之区,商铺洋行,鳞排栉比,无开辟新区之必要”。新拟的大通路“距大同、升平两路均系数丈”,没有必要“添开一线于其中”。其二,传闻旧屋地收买“每方丈给价500金”,而售出价则是每方丈1900金。出入价额悬殊巨大,路政处“名为收买,物权实被剥夺”。[3]
对业主团的意见,路政处作如此解释:
厦市繁盛市区,首推岛美路头、甕菜河、火烧街、港仔口、史巷及海后一带。惟该处多旧式街巷,房屋参差,地方狭隘。加以高低不平,污浊满路。既碍交通,复不卫生。近中山路、思明路、大同路、升平路、镇邦路等,均已次第辟竣,通行无阻。而新路头、惠通街、番仔街,适当该地之冲,故拟加以改良,以贯交通。[4]
业主们的反对、抵制,当局可以不当回事。真当回事的,是海关的反应。按规划,海关楼房也在拆除范围内,路政处拟海关新址移往蜂礁(帆礁)地方。事涉迁建,既要海关同意,还须与中央财政部商榷,能否获批尚未可知。[5]
图 3:海关旧照(陈亚元收藏)
第二个大问题,是该如何向金主交代。大通路开路15万元工程款,全向柯清源“大通公司”借贷。借款前提,是大通公司首先享有各户的“收买权”。同时又约定,“如开辟时发生阻碍不能实施时,得原款付还”。[6]将15万元贷款再吐出来,会使为钱发愁的路政处更加发愁。
大通路一事,磨蹭到了11月底才算有了结果。24日周醒南答复记者采访,大通路“现因海关不允拆让,已将原定计划取销”。[7]一桩设计好的美梦,悄无声息地从历史中抹去。
1933年之后的厦市城市建设,进入了退潮期。路政处还想开辟新路,只能是步步艰难。1月,路政处宣布将计划再开三路:开禾路、宏汉路和同元路。同元路,计划在“塗堆一带,由大同路打通至开元路”。但时至今日“同元路”,依然不见踪影,地面依旧称呼土堆巷、麦仔埕、二王宫、土地公祖巷……[8]
图 4:今日土堆巷
1933年9月,工务局再计划开辟“开明路”,经由后厅衙,连接开元和思北二路。定于10月15日兴工拆卸,然而到11月底还不见业主动静。工务局抱怨,开明路分明是你处商民主动申请开辟,如今标也投了,工期也定了,你们耍赖不动。于是,再发布告,饬令快快搬迁,最后期限定于12月10日,否则将派工强拆。[9]然而,多少个12月10日过去,后厅衙还叫“后厅衙”,全没有新式马路的模样。
图 5:今日后厅衙
在工务局酝酿开明路的同时,“梧桐埕新区”的建设也在酝酿之中。然而计划甫出,又一如既往地遭受反对。反对派有二个称呼:怀德保“保民公会”和梧桐埕“业主联合会”。“业主联合会”,由梧桐埕、待人巷、塗崎、天一楼、大埕头、山仔顶等街巷业主组成。
反对派意见也很明确,即此地不宜开路。“梧桐埕等地包围于大同路、大中路、思明西路、思明北路,各大市区之间,幅员极少,全部民屋并非街市。该处居民安居有素,且处四面市区之中。事实上并不感受任何不利便之处,绝无需要市区之开辟”;而且当前厦市,新开的店肆“供过于求,空屋相望”,倘再开辟新区,将“使全厦地价益趋减削,影响社会经济,减损人民财力,有百害无一利”。
反对派们怀疑新区的开辟,被资本所利用。“本埠有少数经营地皮之野心家,以大地主之主义,广事勾结钻营,左右路政计划,贼民谋利,深堪痛心。此次新区规划,难保营此类从中怂恿”。[10]
前期的市政改造给了厦市新的容貌,狂拆滥卸也普通百姓更多的忧虑。“业主联合会”的呈文说道:
以梧桐庭(埕)、塗崎、待人巷、天一楼、大庭头、山仔顶等,原系居民稠密,楼屋焕然,以供附街之贸易,勿因少数人之瞒耸,任意开辟,使三四百户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对于仁政之设施,殊有未合。假使旧路进行,缩小路线,而拆卸余地原还各业户,虽无摊派各费,亦有不可能者。一尽开辟,经年累月,满目凄凉,反成荒废之区。际此铺多于房,供过于求,已日十室五空之叹。加以景气不佳,营业日败,失业之民,已有三分之一。当局亟应设法救济,开源节流,岂可藉修路为名,任意开辟,不用收买,而用摊派,无异收买之变相。一待人民无款以缴,悉数收买,几等没收,将人民维持生活之末路剥尽而无遗。[11]
呈文上递,却没有下文。不过,“梧桐埕新区”却也没有了后续。
图 6:今日梧桐埕
1934年3月,周醒南代表市工务局公布11项市政计划:
1、人力车:本市人力车馆,向未规定地址建筑。现全市人力车馆数十家,工人2000余众,分散各区杂住,管理至为不易。工务局为使人力车工友及车馆集合一处,便于管理起见,经择定顶大人及虎头山新区(大同厂附近)两处,为人力车馆及车工友宿舍。工程设计,现正规划中。
2、畜牧场:本市居民,多在住宅饲养牲畜,或在商业区内,牧牛放马,不特有碍公众卫生,而且损坏路面,妨害交通。职是,工务局特制定禾山水磨坑新区附近之洗马河地方,划为公共畜牧场。所有工程设计及章则,均已进行测量及拟俱中。
3、洗衣场:市内各洗衣店工人及住宅佣妪,洗衣场所多在虎溪岩、仙洞脚、万石岩各山麓一带之水坑中,以致污水胥流入中山公园,殊碍卫生。现计画在将军祠后附近溪流之处,建筑水坝,为市内各洗衣店工人及佣妇集合浣衣之所。
4、二公墓:第二公墓,经前路政处择定禾山乌石埔圆山开筑,嗣因该乡民众请求撤销,事遂中辍。现第一公墓余地无多,非经速建筑第二公坟,不足以资调剂。现经选择禾山梧村社之宝山岩一带,为第二公坟。该地面积200余亩,较第一公坟少百余亩。
5、游泳池:公共游泳池,为促进体育与娱乐之必要设备,现拟在厦港下澳仔社附近滨海之淡水塘改筑,引海水入池,以供公共游泳。
6、大桥头:厦港大桥头一带,居民渐多,有设立市场,利便市民必要。现正择地设计中。
7、住宅区:前路政处建筑南太路,拟将该路两旁地段,画为园林住宅区。该段路线自南普陀起点,经西山等处迄金榜山为终点。路线长凡8000余尺。现已开始测量,一俟测量完竣,即可将南太路画为市区内及市区外之界限。至目前之南普陀后新筑十三湾马路,亦画归为南太路线。
8、造林区:前路政处整理路政之初,曾画定虎溪岩等处为造林区,并拟辟为森林公园。惟格于经济,迄未实现。目下先设立深林公园办事处所于仙园路,由张有海主持一切事务,惟仍直辖于工务局。
9、避风坞:厦港原有避风坞,在电灯公司附近,因该处面积不广,不足容纳多船。前路政处拟定在胡里山炮台附近建筑新坞,预算需费10万金。嗣因款绌,致未能实现。将来如筹有巨款,当实现该项计划。否则,就旧坞建筑之。
10、公共厕:本市公厕,原拟建筑36所,现已筑成12所,余24所正继续建筑,及益求改良中。
11、铁桥:枋坪尾地方,位于禾山之偏僻处所,欲往该处者,须经过美仁宫、双涵、莲坂、江头数社始得达。以途程计之,适环行筼筜港一匝,交通不便,纡徐有如此者。现拟自水鸡腿填一马路横冲筼筜港中,直达枋坪尾,中建一铁桥,下设水闸,俾便筼筜港中养鱼之用。全线马路长约4600尺,铁桥闸约占100尺之谱,马路宽为2丈。预算需费10万余元。现正进行中,期能早日实现。
以外,本市人口逐年递增,惟市面面积较小,拟将市区扩大范围,如禾山之文灶社,及南普陀后之南太路一带,将来决划为市区内。至从前拟定在西山(即南太路)建筑新监狱一所。俟筹有的款,亦当继续办理云。[12]
这计划,在今天读来也觉得新鲜。当年若能实现,厦禾面貌又将更加不同。可惜此时的周醒南,业已官司缠身,深陷“盗卖国土”丑闻之中,最终只能赍志而返。
图 7:厦门建设工地(陈亚元收藏)
1937年,厦门有挑战天堑的计划问世,在高崎与集美间海面架设交通道,名曰“高崎铁桥”。此计划有省府支持,由市工务局设计。大桥设计两套方案:
1、自高崎经狮球屿,至吟头社,用乱石堆筑长堤一条,实长2230公尺,堤顶高出最高水位0.75公尺,宽10公尺,用一比二斜坡,平均填高9公尺,计堆石方数561.960立方公尺,预算需费100万元。
2、自狮球屿至吟头社,计长360公尺,建造固定铁桥一座,规定桥面高出最高水位0.75公尺,宽10公尺,桥台平均高度15公尺,约需80万元;首尾各筑石堤连接两岸,计实长1870公尺,规定堤顶高度与桥面相同,宽度12公尺,平均填高6公尺,计堆石方数269.280立方公尺,约计需50万元,总计造桥及筑堤需150万元。[13]

建造过钱塘江大桥的美国“丹麦康益洋行”,受邀承建大桥工程。至于百万元工程费,各方献计献策,或提议向中央申请“庚款”,或建议先银行贷款再设“出洋船票附件费”偿还,或主张在海外华侨中募股再征收“过桥费”还息。诸事顺畅,只待开工大吉。然而,紧接着的抗战全面爆发,厦市沦为战区。城市建设的一切良愿美景,只能留待于将来的和平。


[1]《路政处计划,开辟大通路》,《江声报》1931年9月26日。

[2]《大通路线变更》,《江声报》1931年10月21日。

[3]《港仔口业主交涉免拆大通路》,《江声报》1931年10月13日。

[4]《大通路线变更》,《江声报》1931年10月21日。

[5]《开辟大通路计划不变更》,《江声报》1931年10月23日。

[6]《大通路线变更》,《江声报》1931年10月21日。

[7]《大通路原定计划取销》,《江声报》1931年11月25日。

[8]《路政处计划再开三路》,《江声报》1933年1月8日。

[9]《开明路房屋限期拆卸》,《江声报》1933年11月27日。

[10]《怀德保公民交涉撤销梧桐埕新区规划》,《江声报》1933年3月31日。

[11]《梧桐埕业主联会请撤销该新区原计划》,《江声报》1933年6月30日。

[12]《厦市建设,周醒南十一项计划》,《江声报》1934年3月16日。

[13]《高崎建造铁桥有两种计划》,《江声报》1937年6月28日。

(0)

相关推荐